2025-01-18

腌了一盒滇橄榄

 

从我小学开始,腌橄榄、腌黄瓜、炸小虾、搅搅糖(染色麦芽糖)就是学校门口零食届的四大天王。80 年代卖几分钱一份,都是居民住家开窗营业,下课就围满了焦急等待的小学生,学校并不管。后来我回想起来,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资本主义么?

四大天王里剩余三个都没问题,腌橄榄里的橄榄让我很困惑。当时市面上还有一种蜜饯橄榄,人家是纺锤形的,果核也是一长条。但是昆明人所说的橄榄是球状的,果皮上有白色的棱线,吃起来味道酸涩异常。酸涩异常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是一名小学生,和人打赌要生嚼一颗,那么你咬开果皮的瞬间,就会苦着脸原地上下蹦---非此不能减缓一点那种酸涩滋味对灵魂的侵蚀。

很多年后我终于弄明白,我们从小知道的那种滇橄榄根本就不是橄榄,远房亲戚都算不上。所谓的滇橄榄,学名叫做余甘子、油甘果,完全就是另外一种东西。而且,我觉得「余甘子」这个名字更为贴切,小时候我们有一种吃法,苦着脸皱着眉头强行嚼一颗,然后灌一大口凉白开下去,满嘴的酸涩滋味会瞬间转为甘甜。油甘果其实也不错,因为它的表皮总是油亮亮的,​就像是打了一层蜡。

​我个人喜欢腌制。滇橄榄之所以那么酸涩,是因为维生素含量过高,​猕猴桃都无法望其项背。昆明人的惯常做法是用凉白开加盐,和滇橄榄一起放入那种大玻璃瓶里腌制。而且,昆明人还会​直接放入整根的甘草棍,​大把大把放。这样,经过十几二十天(以昆明海拔、气温而论)时间,绿色的滇橄榄就变成黄皮,果肉也变得柔软,由于加了甘草,甜味更加明显,酸涩味道大大消退,​就是一道传统小吃。
但从小时候我就认为,最美味的还是那一杯​橄榄水。腌制好的滇橄榄会带着一大瓶黄绿色的水,昆明人在街边除了买腌橄榄吃,还会​买橄榄水来喝。在夏季,在滇南,橄榄水是解暑​止渴的最佳饮料。在我记忆里,所谓的夏天就是明晃晃的日头,然后就是街边摊上一杯杯放好的米凉虾、木瓜粉和​橄榄水在红色遮阳伞上倒映出来的水光。
前几天我在禁食,突然很想吃​滇橄榄,​觉得随便嚼一颗的话,一周的维生素都能补够了。在网上下单,一公斤 6 块钱,​而且还是大果。我小窗老板,问能不能顺丰​。老板和我吵了一架,先问我那么急干什么,​其他家快递又不是不能用。然后又说即便是邮费自付,​顺丰的价格也太高了,不划算。最后听说我是要走顺丰空运,​老板直接崩溃:为了 6 块钱的东西,​你要花 24 块钱去运?​!​我用一句话结束了争论:我是云南人,想吃橄榄了。
第二天橄榄准时到达,和小时候一样,我把它们清洗干净,然后​拿去晒干水汽。晾晒过程中,我随手摸起一颗来嚼,新鲜的苦涩滋味再一次出现,隔了几十年,​我再一次打起了熟悉的冷颤,再一次质疑自己:你没事嚼它干嘛?味道是对的,味道也是正的,包括随后喝了一口白水,甘甜味毫不迟疑地翻上来,比任何一种茶叶的所谓「回甘」都来得更强烈,更浓郁,也更​鲜明。
现在,我厨房的阴凉处有一个乐扣盒子,里面腌制了一公斤的滇橄榄​。全过程不能沾任何油,确认。​放盐,确认。​放甘草,确认。​加凉白开,确认。避光​阴凉处保存,确认。于是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春节,我每天就多了一个项目---去厨房检查腌橄榄进度。
这是个非常缓慢的过程,起初的一周​估计每一天都不会有什么变化。然后,等到变化出现时,​又要随时提防发霉飘白花。所以我得非常有耐心,也得控制好自己,​不要频繁打开捞几颗出来尝尝味道。我有多想吃滇橄榄,​喝那杯橄榄水?生嚼第一颗的时候​,我就再没有了任何想法。
只是说,像这样腌上一整盒滇橄榄,那么在未来十五天我就有了一件值得持续​关注和期待的事情,这甚至比过春节都​更有趣一些。


------


2025-01-17

禁食七天



昨天晚上 8 点,我完成了为期一周的禁食。这不是我的第一次,去年 5 月我就有过一次《禁食四天》。围绕着吃饭这件事,在农历龙年里我不止试过禁食,还有《食素一个月》。
这里我不会用「辟谷」这样的词,也不会用「节食」,它们都把事情弄得太专业、太证实、太复杂,也太过神秘。事情的起因很简单,一周前我去了广东三天,在那里我过上了每天三餐的​奢靡生活。早上有早茶,中午有正餐,晚上还有​一顿当地特色美食。
平常我不这样。通常我不吃早饭,每天一顿午饭,​晚饭省略的机会一半对一半。一天把三顿饭都安排满,​这种事情在我生活中很久都没有出现过了。即便是我回老家,​所谓的早点也就是一杯牛奶。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周前当我面对一桌子马蹄糕、蒸虾饺、炒肠粉、陈皮牛肉丸、叉烧包等等美食的时候,​是一种多么陌生的体验。
三天下来,我就觉得自己吃多了,​可能还有点过了。9 顿饭对于我而言,那原本是 9 天的​伙食,结果三天就口服了下去,而且每天差不多隔三四个小时就要来上一顿,回来我就觉得应该让肠胃休息几天。
所以,没有什么「辟谷」,没有什么「节食」,甚至也没有什么计划时间。我的想法是​禁食几天,看看情况如何,感觉良好就多来几天,感觉​饿了那就恢复进食。没有目标​也就没有压力,一切随心就好。无非是为​了安全起见,我需要盯住自己的血压血糖和心跳,确保数据都在​正常范围之内。
然后七天就很平稳地过了下来。和过去一样,头两天比较难熬,但是随后也就习惯了。中间没有耽误我每日更新,出门办事。唯一的状况出现在最后一天,有点莫名其妙地暴躁,​想随机发火。堵车的时候想发火,看到很蠢的留言想发火,发现手上有倒刺想发火,幸好我及时觉察到了这种情绪变化,问了一下自己​:「你在不高兴个什么?」,然后也就很自然地​平复了下来。
由于禁食是个敏感话题,很多人听见这两个字就会感觉到不安,此外,它也有​健康风险,并不适合所有人,所以这里我不打算​讲述我这七天从中获得的好处,否则会有鼓励、教唆、怂恿他人​,使其生命处于危境的嫌疑。尤其是留言区肯定会大量出现的「那你减了几斤」之类的问题,我一个字都不会回答​,我不会向任何人提供节食可以减重的​支持证据,​那本身就是错误的想法,会引发循环的错误。
但是我可以谈点别的。
一想到饿,​人们就会觉得痛苦,甚至会觉得紧张不安​。其实饿跟饿不一样,自己主动选择,全程可控的饥饿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也是完全可以适应的,而自己被动接受,没有选择的饥饿则是​可怖的。待在冰箱塞满食物外卖随叫随到的家里挨饿,和荒野求生、沙漠迷路那种根本没有食物的挨饿是两回事。
人们觉得紧张,那是因为听到「禁食」​两个字的瞬间,就开始想象自己在挣扎求生,然后百度「一个人不吃饭最多能撑几天」,最后彻底放弃任何禁食的想法,觉得它既危险又痛苦。问题是,这种想象的基础是完全不自主,​你怎么知道在自主自愿的情况下,你的心会是怎样一种感受?你又没试过。
然后,现代人的问题通常不是营养不足,而是营养摄入过多,或者​摄入不平衡。但是因为现代生活压力大,压力大就会让人用进食来缓解,于是反而吃得更多​更频也更快。每过一段时间,其实有必要让肠胃休息一下,否则它们每天处理三顿饭,除了睡觉都在工作。
这同时也是​一次暂停,让人从馋或者暴食的习惯中停下来。馋嘴或者暴食在我看来就是个习惯,不是非吃不可,而是​习惯如此。习惯通过日复一日的重复,血糖的上下疯狂过山车​,变得逐渐坚固起来,让人连想都不会去想一下:这么吃,是不是有问题?
​所以,暂停一下是好事,​饥饿也是好事。意识到自己其实不需要吃那么多,那么快,那么频繁,意识到在进食而饿死之间其实还存在着一大片开阔地,人也许能够​理解身体和食物之间的关系,理解身体真实需求和内心欲望之间的差别。
最后,我们默认一天三顿饭,每天都要吃,一顿都不能少---对于这件事情你可曾升起过一次​怀疑?这是谁规定的,又或者是有医学上的证明,证明这样的吃法对健康和寿命有正向作用​?并没有这样的法律或者法规,​不吃早饭并不会被举报​被起诉。而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反而是饥饿能够减缓衰老,这是大量观察和统计的结果。
习惯而已,惯性而已,因为打破习惯而​不安而已,习惯里有自己喜欢的舒适而已。这里我有个反向论证​:你没饿过,怎么知道什么是吃饱​?怎么知道什么叫吃好?只知道一日三餐,中间还要用零食填满,​那么这也许是长期的过饱啊?是365 天持续不断的​进口入超啊?饱足永远是单一的,但是饥饿存在着​无数深浅不一强弱不同的可能。
一个人得知道五彩缤纷的饿,才会明白不需要对每一种饿都立即提供食物​作为反馈。我就刚饿了七天,到​现在都还没有恢复进食。一会儿我可能要从吃午饭开始恢复,但我不会立即吃个肘子,啃个羊腿,或者​口服一盆饭。因为我此刻感受到的饥饿并不是七天的累加,我对胃口也有非常清楚的认知,也许一份蔬菜汤就已经足够了,不需要更多。
我没有给出任何建议,但我认为​这些话也许值得你去想一想。你赞同或者反对都不重要,停下来​想一想才是。你先​想着,我现在去吃饭了。​


------



2025-01-16

公众号官方总结

 


据说看公司财报是一种专门的能力,那么看公众号官方总结也应该有个人带着你去一起看看​。以下,就是微信公众号官方提供的《槽边往事2024 年​总结:

当初我在写博客的时候,学到了一条对于网络内容更新至为重要​的规则:​定时定点持续更新,培养读者阅读习惯。道理很简单,这个世界上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无论你是开个店,还是写连载文章,​人们除了你之外还有大量选择。为什么是你?为什么能在你这里待下来?​因为在一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你是个定数。
定数的意思就是说:你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用户每一次造访你之前,他们会有所期待,​别让这种期待落空。他们想读文章,那按照时间来了就​能读得到。他们想买东西,​那么按照时间来了店就得开门,柜台上就得有货。即便难读难吃,胜在天天​到时间就有,稳定地难读或者难吃。
作为写作者,耍个性当然可以,让读者永远猜不到​你几时更新,更新什么内容是可以的。​但这样的要求就会更高:每一次更新,你不单要满足读者的需求,而且要远超他们的期待。否则,读者们没有理由​主动点开。
​这里我有一个关于个性或者创意的小建议:
​内容和形式,你每一次只能变其中一个,不要两个都变。变其中一个,读者或者用户会有新鲜感,​可能会喜欢。你同时变两样,读者或者用户因为失去了所有的熟悉感,则会感到厌烦乃至愤怒。


如果不是公众号官方那么说,我根本没有意识到我还会​预览文章九次。说实话,我对此不是​很能理解:如果每篇文章我都要预览​那么多次,怎么来的那么多错别字呢?所以我只能说,一件事情你干得越熟练,其实你的疏失大意​也就越多。错误就放在你面前,但是你因为太熟悉太熟练了,你反而会看不出来。
有一项非常宝贵的能力,对于创作者和建设者都很重要,​那就是视角切换。即便是自己做得非常熟悉的事情,要有这种本事可以在一秒钟之内把自己切换出去,换成一个对此完全不熟的小白读者或者用户,用一种新鲜和陌生的目光来看待​作品。这样一来,人就可以从自恋和自我满足里挣脱出来,获得宝贵的中立视角。​不至于自我表扬,但也不至于自我贬抑。于是你眼中所见,和读者、​用户所见相差无几。

这个数据比我自行统计的数据要高,我记得我的统计结果是 3​98 篇,而且完全不记得我有什么音频作品。​这给我带来了一种巨大的宽慰,因为它其实是在说:你在他人的眼中,在他人的评判下,往往比你自己​认为的要好上一线,高上一格。
究竟是 300 多篇还是 400 多篇,对于我而言不重要,我知道我自己每日更新无有间断那就足够了。但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不是如此,人们在自我评估时倾向于低估自己,人们在预估他人眼光时又倾向于​过于严厉,所以会战战兢兢,​心头会起起伏伏。没必要,你日常去做,总结的时候总会给你多掺一点水的​,不用担心这件事。只要你能日常坚持,那么​人们总是会倾向于夸大一点你的成绩。
400 多篇文章,获得 2600 多万次阅读,平均下来每篇大约 6​ 万出头。我个人感觉不是如此,​我认为平均阅读数应该是 30000 左右。​为什么会有俺么大差异?除了前面说到的人会习惯性低估自己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时光的力量---
发布完文章之后,​我最多再关心一两天的阅读数,因为新的文章已经发布出去,我的注意力会转移到新文章上去。但实际上,一篇文章的生命力要比我认为的更为长久。不是所有的读者都是每天读,不是所有的读者都是固定读者,文章会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被分享出去,也会有读者陆陆续续前来翻看,所以​文章的阅读数还有一部分长尾效应。在我不关注之后,在翻篇很多页之后,​阅读数依然在暗中慢慢增长。
另外从数据上来看,系统的算法推荐为我带来 9.5%​ 的阅读量​,这个数据让我很是欣慰。如果这个数据是 30%、50%,那么我一刻都不可以失去算法的青睐,我就要去研究算法喜欢什么类型的文章​,否则我就会失去非常大的流量。9.5%,​意味着我还可以按照我的心意去写,算法在这样的​水平上无法劫持我。
最后,写出一篇 10 万+的文章这种事情,和一年 365 天连续更新相比,​根本无足轻重。10 万在​ 2600 万次里占比多少?0.3%​而已。10 万+不可期待,不可仰仗,真正靠得出的是 366 天里的每一天,每一天里的​ 6 万,或者是我自己看到的3 万。每一天看起来都不怎么行,都做不到 10 万+,但是​ 366 天下来依然很可观。
这就是马拉松和短跑的区别,人生中的大多事情都是马拉松。

关于​公众号音频的事情,天天有人留言,天天有人提意见。结果如何呢?一年到头,77 万​次而已。少数人在网上可以发出巨大的声量,这会产生一种误导,认为他们的人很多,他们的呼声很高,他们的​需求很重要。这里可以做个比较:2600 万 VS. 71 万,谁才应该是我服务的重点对象?
不过,事情不能靠数据对比​就能简单得出结论,有时候需要多想一层:我是不会取消这个功能的,因为这 71 万次播放里,应该有许多听众是视障读者,虽然他们大多都是直接用屏读软件,但是 AI 用我的声音朗读​也应该满足了他们中部分人的需求。另外,还有一些读者是没有专门的时间来读长文,他们不得不在​通勤时间或者家务时间听音频。
所以,他们的总人数不是很多,但是也需要得到关照,音频​的存在依然有意义。至于说那些整天提要求的,可能是单纯蛋疼,​根本就不是固定听众,他们习惯于提意见而已,他们知道​这样更容易得到回应而已。
很讽刺的一篇文章吧?标题是《你能多久不碰手机》,结果它得到了一年中最多次的分享,高达​ 8000 多。如果大家都不碰手机,​那么这个数字应该低得多才对。
这个数据说明了大多数人的处境​:能认识到问题所在,也承认存在着某个具体问题,甚至都赞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但是​就是无法动手去解决。无论是做生意,做产品,还是写文章,​都有一条铁律:不要和人性做对。
人性是很顽固的,习惯是很顽强的,​而道理从来都很孱弱。所以,重复是​个不二法门。你得重复说,换着方法说,认为自己一段话,一篇文章已经阐述清楚无遗留,世人就应该理解并且执行,那等于是​极为严重的自我恭维。你得重复,你得变化言说,你得精心地加以引导,这种方式称之为「巧善」,而「巧善」背后则需要「慈悲」去支撑,否则人就容易不耐烦,甚至是起了嗔恨的心。

最后,全年阅读量最多的一篇文章是《罗振宇聋了之后》,都没想到吧?我也没想到。当初如果我多用一秒钟去思考,是不是用「失聪」去替代「聋了」在表达上更为得体一些​,估计都不会有这样的效果。有话直说,这可能是我的个人风格,但也是一种个人特权---在写作多年之后,人们不得不容忍我​的这种个人风格。
对于我个人而言,有话直说​其实是一种自我认知。如果我要相信我能写得所谓更「好」,更为「得体」​,那么我就写不出什么了。正因为我认为我也就只能写到这种程度,唯一能做的是有话直说,至于说之后读者如何理解,如何反应,都不是我所能预判和​期待的事情。​于是,写作这件事情就变得简单起来,发心正确,然后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剩下的事情不需要浪费时间精力去​想象,更不要陷入自我内耗之中。
你看,一年 366 天​,400 多篇不就那么完成了么?


------



2025-01-15

靠认可活着

 


1980 年代,国门初开,极少数的外国人深入中国,甚至来到​我的家乡云南。那时候一张白人的面孔走到哪里,就会被围观到哪里, 从早到晚不知道要收获多少声「Hello」。人们奔走相告,呼朋引伴来观赏昆明话所说的「洋老咪」​。

这种事情等到了 1990 年代的时候已经几乎绝迹,大理三塔下的白族大妈们拿着纪念品,操着生硬的英文和洋老咪砍价,言辞之间毫不客气,态度上绝不退让,和对待​国内游客没有任何区别,哪里还有什么尾随围观一类的事情。

我以为事情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才对,人和人之间这样相处才对。

这两天看到韩国人趁开放签证去上海旅行,沪爷要专门开豪车上街给韩人一点震撼教育,无数人为此叫好​;看到美国人未雨绸缪,在封禁 Tiktok 前涌入小红书搞「寻找我的中国间谍」行为艺术,一堆人又觉得与有荣焉,嚷嚷着小红书要接下这波「泼天富贵」​。

在我看来,这都是在谋求某种他人认可。韩国人没看到自家豪车,自己的富足就无法获得认可。外国人不来纯国产 App 玩,​自己的互联网产品/文化就无法获得认可。那为什么要韩国人​或者美国人来认可呢?

这两年「求认可」已经发展为一种病态,甚至都变成了中文网络世界的流量密码。只要是一个老外对着镜头赞美任何关于中国的食物/治安/清洁/城市治理的话题,就会​收获一波流量。有个叫伏拉夫的人,每次眼球都快爆出来一样以极为欣喜的口吻宣称「咱们中国的 XX 又牛屄了」,我都觉得​受到了极大惊吓,像是见到大只牛蛙在真空泵里说话。

​不断有类似内容出现,说明有流量。有流量,说明​需要老外认可的人不在少数。一样东西究竟有没有价值,这些人可能无法自己直接判定,必须要通过观察一个老外是否赞了惊了震了哭了跪了吓尿了才能间接确定。

为什么?因为内心认定外国人比中国人更为高级,​所以他们的认可更有说服力?还是说,他们的认可比周围的人认可更让自己有成就感?

说实话,我对于这种需要认可的心态整体上都不大能够理解。​一个人过着怎样的生活,是他自己的事情​,不需要谁来戳个章。午餐方便面加个卤蛋,也要端着碗跑到人民广场吃给大家看,期待看到几个老外因此咽口水,才觉得称心如意,我就觉得这人的脑袋需要搞一下泄洪​工程。

是不是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叫做「薛定谔的生活」​?就是说,某人拥有一种生活,自己去观察这种生活时,什么都看不见,只有一片虚无。但是把这种生活展示给别人看,尤其是外国人看时,外国人一旦开始观察,这种生活就立即显露出来,放射出万丈光芒,​闪瞎一切氪金狗眼。​这样一来,虽然这个人看不到自己的生活,但是他可以通过闪瞎的眼睛间接得知自己生活的价值。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这种生活​存在与否,取决于谁来观察,但是一旦有人观察,就会改变​生活本身,让它在消失和显现之间切换。2、对于拥有这种生活的人而言,他自身是无法直接感知这种生活的,一定需要一个外部的观察者​,否则他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在盛装出行还是满街裸奔。

那我就会认为,如果你有一辆豪车,这辆车别人看不到就不存在,或者没价值,​这就说明这辆车根本不存在,​拥有了等于没拥有。正常来说,交钱买车你就拥有了一辆车。但是对于需要认可的人而言,还需要同时买下城市,买下街道,买下目瞪口呆的路人甲乙丙丁作为背景板,它们才能赋予车子存在,赋予车子价值​。而后者是无法交易的,​所以有车等于没有,根本无法向自己证明。

同样的,TikTok 也好,小红书也罢,它们正处于巨大的痛苦之中。因为它们夹在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之间,这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着摩擦,于是​ TikTok 和小红书此刻就在体验这种巨大的撕裂和挤压感,它们的用户此刻也正在体会着因此而来的冲击​和眩晕。

这是个时代悲剧,网民、互联网公司乃至开放的互联网空间,被主权国家按在地上摩擦,人们流离失所,​无所归依。中外网民的来去之间,和 App功能无关,价值无关,成功与否无关,又有什么值得骄傲​或者是满足的地方?​失去用户的一方就当真难过吗?得到用户的一方就当真快乐吗?​我看未必如此,它更像是不断抛起的烫手山芋,​狙击手激光瞄准器照在人额头上的小红点,哪里是什么泼天的富贵?这种「富贵」​又有什么值得得意和自豪的?

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总是需要他人认可,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要把人分出三六九等,​也许,他们最不相信的那个人就是自己。或者说,​他们自身早已经丧失了感知和判断的能力。正如日本喜剧演员北野武用自嘲的方式发动的群嘲那样​:

他买了一辆豪车让司机开着,自己打一辆出租车在后面跟着,​然后把脑袋伸到前排,拍着司机的肩膀说:「看,前面那是我的车,很屌吧?​」​。



------


2025-01-14

一些近期个人感想

 


1、真正的《再见吧,爱人》大结局应该这么拍才对:把男方绑在一辆面包车里,时间到,如果女方不下车,则面包车在悠扬的音乐声中驶离边境检查站,从泰国边境进入缅甸,把男方直接送入电诈园区。
2、专业人士难以沟通,可能是因为他们专注于自己的世界,根本不理会外界的逻辑和思路。所以,要想提升自己的专业度可能还是得密集地和他们打交道,然后把自己的思路给拧过来,学会像他们那样去观察和思考。
3、看了一张个人总结的的北京年度餐馆推荐清单,餐厅没见到几家,人情和江湖倒是见到不老少。
4、你看,什么通场复飞,什么盘旋放油降低着陆重量,什么调整姿态紧急迫降,什么俯冲拉升甩出起落架,真正的危机到来的时候,不是谁都有运气拥有时间和机会去做这些事情。每一个选择都是不得不,每一个动作都是不得不,然后就撞击在坚固的混凝土墙上。
5、「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缆车到山巅
6、《破·地狱》果个女仔腾身而起跃过火堆呢个 moment,哗!好靓!好叻!古人话:上穷碧落下黄泉,我从来都唔知道系乜野意思。而家我理解佐,就系呢个 moment。

7、很多人都能指出一个方案的 Bug 或者例外情况,然后觉得这是自己聪明的体现。我的看法不同,重点在于这个方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运转,70%、80% 就很好了, 并不需要一个完全无漏无缺的方案,有跑冒滴漏都是正常的。哪怕是上帝创造世界都不得不来了两遍,中间放出洪水洗地球,而且现在这个世界距离完美也有很大距离。
8、无论是对域外、蛮荒之地的狂野想象,还是各种各样光怪陆离的都市传说,我曾经认为都是荒诞不经的呓语,但现在想来它们依然代表了某种真实。只是为了传播这种真实,它们不得不在上面涂抹一层故事和传说的油彩。自己得到故事还是真实,完全取决于自己如何去分析、理解和挖掘。
9、打开一瓶红酒,等着它醒,然后在巅峰时刻喝下第一口---这里有个问题:这样一来,岂不是从第一口开始每一口都是在走下坡路,感受整支酒极盛而衰的过程?所以,开瓶就喝是不是才更为合理一些?只要别喝太快,就可以欣赏这支酒的变化全程,有上坡路,有巅峰时刻,也有最后一段缓坡。
10、冗余和复杂之间的区别:

11、AI 视频正在被当做是新闻视频传播,重点不是人们的分辨能力,而在于人们为什么倾向于相信那种更为夸张,更为激烈的场景?脑子总是要等到后一步才能用到,之前决定脑子怎么想,眼睛怎么看的是心。心里愿意相信什么,看到的就会是什么。
12、一个人在一天里,能看到数万条信息。世界在身体外包裹着他,这数万条消息就是世界和他的数万个触点。人在这些触点里选择哪些,用选择的触点构成什么图形,也就勾勒出了他心目中认为的世界。也就是说,人总能看到自己愿意相信的世界,同样的,人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世界可以作为视而不见。结论是:是个人的选择让世界看起来如此,和世界的真实无关。
13、短期禁食对于人的帮助不是什么肌体重启,也不是什么提升健康度,而是可以让人从一种维系多年的习惯中挣脱出来,第一次认真思考每天吃饭,每天三顿饭这件事。如果认识到这件事并非必然,那么生活中也会有许多坚固的事情随之崩塌。和身体上的轻松相比,由此而来的心灵上的自由更为可贵。
14、人到中年,每次有朋友送进 ICU 之后,总有人会说一句话:「除开生死,其他的都不是事儿」。这话说反了,因为之前妥善地处理好其他事,​人才能面对生死,生死也才是件大事。否则,对于一个浑浑噩噩的人而言,​多过活一天和少过活一天又有多大区别呢?所有的事情都做得乱七八糟,为什么​突然就有本事可以面对起生死来了呢?
15、穷则垂钓,达则​高球。这说明男人最热爱的事情就是拿根棍子去野地里待着​,其次热爱的事情就是赌博。前者是和大自然或者鱼塘老板对赌,后者则是相互下注,所有的高尔夫最后都会沦落为​一个洞多少钱。
总有人问:你每天写灵感哪里来?喏,​这些够我写十几二十篇了。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