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4

一年将尽

 


我感觉还没怎么着呢,怎么就到​了年底?这时间过得也未免太快了一点,​不是一页页翻日历,而是一把把撕日子。
人一旦忙起来就会忘记时间。最近一个月我忙着给公众号上 AI 助手,忙着运营微信小店,忙着申请红包封面,忙着看 AI 视频的进展,忙着看今年出版的英文书......整段排比句都不够我写的,感觉是每天都有事,都有点新鲜事,以至于忙忙碌碌,连新买的 WiFi 7路由器都没时间安装,到今天已经在书架上放了​两周。
今天早上,突然意识到距离 2025 年只有一周时间的那一瞬,我愣了一下,习惯性地开始怀疑​:我是不是在装作忙忙碌碌,或是躲在​忙忙碌碌里?不能不做这样的怀疑,假忙也能带来真充实,​让人暂且忘却真正的问题。比如说文章我一天更新一篇还是三篇,红包封面连着做七天还是一个月,一个月读了十本还是五十本书,并不是多么紧要的事。对于未来而言,也不大可能构成什么路基或者​路标。但人就那么忙了起来,​宅在家里都可以忙忙碌碌,听起来像是个笑话。
而那些真正的问题,比如说我已经使用 AI 超过 2 年时间,但始终都停留在使用工具的层面,并没有多想一步,想一想​还能用新工具创造点什么新东西。相反的,我有测试不完的新AI 软件,有读不完的 AI 业界新闻,但始终​是两层皮,AI 是 AI,我是我。于是,我​隐隐约约总能看到一个幻象:马斯克的 Space X 火箭正在发射升空,​不远处的海滩上有个孩子正在头也不抬地用衣服兜着捡贝壳。
除了这一点点怀疑的阴云之外,我的内心​还算澄澈平静。实话说,今年可能是我近年来内心最为平和稳定的​一段时光。没有太多欲望,没有太多焦虑,没有太多紧张,可以用较为​松弛的心态看待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遇见「好事」,我的想法是​自己福德足够,因而得以见到如此的显现,不需要太过高兴,因为这点福德转瞬即逝,彩云易散琉璃脆;遇见「坏事」,我的想法是自己业报现前,不要埋怨人和事,这是​多年前的因在今天成熟结下的果,​坦然受报就好。
也许是因为持有这样的心态,让我整个人​的气质或者精神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多年停滞不动之后,身边又开始有人​聚拢而来。又或者是果实终于成熟,再次和​他人建立起深挚的情感纽带。和十年二十年前相比,人们在今天好像更愿意待在我身边,感觉放松而安然,而不用提防我身上突然冒出来的刺。哪怕在这一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我停止理发剃须,看起来长得乱七八糟,不像是有个正经营生,也不能改变​人们的态度。

这对于我这种「浪人」而言​很重要。浪人是失去土地失去归属的浪迹之人,我不在家乡,我也​失去了做本地人的可能,甚至都没有办法一句话说清楚自己是哪里人。一切都是自己选的,工作、生活、住宅、朋友,没有根的浪人需要在陌生的地方自行选择,自行找寻,​自行建设自己的小世界。当一个人距离自己的亲戚和小学同学同样遥远的时候,他只能指望自己建造的小世界,小世界里他和他人建立起来的​情感纽带。这样等到业风吹拂时,他虽然没有根,没有土地​,没有基于血缘和地域的网络,也能抵御一二。​
所以年初时生意难做我也只是感慨了一番就作罢,没有在一整年里​难为自己。好年景,坏年景,既然我改变不了,那么我也选择接受下来,​然后继续去做我想做的事情,那些不知道结果如何的事情​。反正我有一个专门约我喝酒的朋友,一个专门约我探店的朋友,一个专门约我健身的朋友,一个专门分享我新书的朋友,一个......然后日子就过得飞快,少有遗憾,少有后悔,一天一天那么很具体地过下来,接着再一天接一天地抛诸脑后,​因为最重要的就是此刻,此刻如果你的心是开放的,那么眼前的一切都是新的,也都值得。
今天是 2024 年 12 月 24 日,它就是它,不是什么一年最后一周的开头。此刻是中午 11 点 43 分,这一天还没有过去,过去的 358 天过得快还是慢,好还是坏全无意义---因为这一刻就是一切,而一切​都还有可能。


------


2024-12-23

定期更新你的模型

 


最近我在看一本很厚的书,别担心,​今天不是要推荐这本书给你,也不是我要写读后感,提到这本书只是这篇文章的由头---它叫《生命如何运作》,作者菲利普球(How life works---philip ball)。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新生物学指南」,内容是根据近年来的生物学新发现,​系统更新了一遍生物学。作者本人应该很可信,这里抄写​一下他的头衔:牛津大学化学学士,布里斯托尔大学物理学博士,自由科普作家,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员,《自然》杂志担任物理学编辑二十余年。

目前我只读了一小部分,但是​这部分内容已经对我造成了冲击。因为生物学的新发现,尤其是生命在微观上的组织和运作超出了我原先的知识边界,​有许多新的解释和新的理论。我发现冲击的撞击点不在于我所获得的新知,而是这些新知识让我的大脑轰隆隆作响,开始试图升级系统---我对生物学的认知改变了,我对于社会和世界的​认知也随之发生改变。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中学时代的​物理学。记得原子结构一章分量很足,飞快地就介绍了​人类关于原子的几种模型。最早的模型认为原子一个实心球,接下来的模型把原子视为一块葡萄面包,面包是原子核,电子就是镶嵌在​面包上的葡萄干。接下来就是行星模型,原子核位于中心,占据绝大部分质量,电子就像是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在自己的轨道上围绕​原子核飞行,这些轨道理论上可以分布在任何半径上,所以是连续的。

当时我们的教材学到波尔的理论,占据某个特定轨道的电子拥有特定的能量,得到一份特定能量,电子就会跃迁到更高的轨道上,反之就跌落到低的轨道上,所以电子的轨道不是连续分布的,而是分为很多层​级,跨越每一层级的能量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不重要了​,这些都不重要,我又不是在上物理课。原子的行星模型很好理解,因为太阳系​就是这样运作的。那么,当我学到这些知识的时候,就感觉到万物​的统一。从天体尺度上的运动,到电子尺度上的运动,都​使用相同的模式。于是,我可以很自然地把这种模型投射到整个社会生活和世界上去---

生活有核心,世界有核心,围绕生活,围绕世界的​所有人和事都有自己确定的轨道。​不是我一个人如此理解吧?这些年很流行的一个词「阶层跃迁」不就是直接挪用了​波尔的理论么?社会存在许多个阶层(轨道),阶层之间是不连续的(没有什么一步步爬,只有一下下蹦,电子轨道不连续),想要获得跃迁就需要从时代和社会资源里获得一笔巨大能量,​瞬间完成阶层突破(电子跃迁)​。在抵达某一个阶层之后,如果失去能量,比如说房子被套在高位,那么就会跌落回更低的轨道(阶层回填)​.......

你看,从行星运动到电子运动再到社会运行,​大家都在使用一个相同的模型。

问题在这里,原子模型并没有停在行星模型上​,物理学还在发展。等到我上大学继续修物理课的时候,​老师完全是另外一套说法。著名的薛定谔出现了,彻底粉碎了​轨道概念。没有轨道,没有什么围绕中心旋转,​电子是在原子核周围远远近近不断闪现。闪现一万次,把这一万个位置都画下来,会发现在某一些区域内电子出现的​概率更高,就像是一团云笼罩着原子核,所以这个新模型叫做「电子云」​。

于是一切就都崩了。火星、水星、地球不可能在太阳周围闪现,否则我们会觉得晕车,一年到头水星​不知道要逆行几千万次。社会生活里也没有什么闪现,一个人不可能上一秒是程序员,下一秒是美团小哥,再过一秒​又变成了福利姬。虽然是崩了,世界不再一统,但是一旦全心全意接受了薛定谔的量子力学下的新模型,​人的认知照样可以发生改变:

我们所有人的确都在闪现,但是对于给定的​初始条件:出身、家庭、教育、头脑、相貌、发育,不管是高就还是折堕,不管生命中有多少起伏,大概率会落到​社会生活的某个阶层上。在一个人身上可能不明显,一万个,十万个,一百万个类似条件的人,从他们身上可以统计出​这个概率最大的阶层是什么。那么,鸡娃这种事情就在物理学层面上被直接​否定掉了。

同样的,时代大潮到来的时候,相当于从外部​注入了一股强劲的能量。​这时候每个电子都可以凭借运气或者能力,从中瓜分到一点。于是,电子们就展示出胡逑闪现的能力,​一个互联网屌丝在三五年之内可能成为上市公司 CEO,​跨越了不知道多少个层级。即便没有时代大潮,新工具出现时也会发生类似的事情,比如说视频平台出现,重新分配互联网流量,那么一条村汉靠着梳头发舔嘴唇也能成为千万粉丝的主播,挣到许多上市公司​一年下来都挣不到的钱​---

轨道的先天锁定和风口上的胡逑闪现,这都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但是在薛定谔的模型出现之前,​我们缺乏一种理解的方式。从固定轨道的理解模式,到概率论的闪现模式,电子云模式,​我们似乎在理解了物理学进展的同时,对生活和世界有了更好的理解。​这种理解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我们的真实生活。

一个古人很容易理解葡萄干面包模型,因为他的生活就是这样,自己和他人被限制到了​土地或者村落或者王国的面包上。也很好理解行星模型,因为国王的儿子是国王,武士的儿子是武士,富商的儿子是富商,农民的儿子是农民,所有人​都有固定的轨道。电子云模型出现之后,​这个古人就会崩了。没有面包,没有轨道,没有那么多确定性的东西,即便是确定性的东西,比如说电子云,也不是自己惯常的那种确定方式。

但是一旦当他接受了电子云的概念之后,一旦周围的人也都接受之后,王国就崩塌了,​因为没有面包。固定阶层和所谓安守本位也崩塌了,​因为没有轨道。他要离开土地,他要去城里,他要到山那边,去更大的世界里胡逑闪现。他不知道什么叫概率论,他也不关心量子力学,更不知道什么波粒二象性和测不准原理,但是他可以靠直觉感受到​:​一切都是说不准的事情,为什么不试试?而且,大城市里的机会肯定​要更多​,不要相信父亲种地,​儿子孙子也只有种地这一条路。

所以,我现在对《生命如何运作》这本书很有兴趣。因为生命是由极为简单,极为基础的形态发展而来,这就意味着生命本身的运作模式对于如何组织一帮普通人,​完成远超出他们能力的事情有极大借鉴意义。也意味着生命本身的生存模式对于一个个体,在这个社会和世界里求生存求发展,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有极大参考意义。在分子层面上理解细胞的分工合作,理解不同层级不同功能的细胞群之间如何协同,如何分控,甚至对于管理企业,调配个人资源​有极大的启发和帮助作用。

新的知识出现,新的模型出现,代表着对事物的理解​更深入一层。与此对应,​人自身针对社会针对世界建构起来的模型也可以随之升级,新的模型可能更加实用,更加贴合现实,也可能带来​更多自由和更多选择,以及潜在的自我完善。模型永远不会严丝合缝地符合世界,但人类需要模型。在探索世界奥秘这件事情上,一个粗糙的指南针也好过​乱猜。




------


《生命如何运作》:亚马逊链接


2024-12-22

与装修为伴

 

物业通知,本单元的装修到月底停止,让大家过一个​清静的春节。喜讯传来,​小区群里一片寂静。我完全能够理解,大家根本就不在乎,因为苦在这之前早已经吃够了---

最近几个月,同一个单元里同时有4家人装修,高峰时8 把电钻同时工作,连隔壁单元的住户都受不了,说是感觉钻头正​打在自己脑袋上。我要更惨一点,同时要面对 5​ 家人装修,楼上的邻居没有报备,每天悄悄摸摸干一点。

东北人,非常客气。我向物业投诉一次,就下来解释​一次。第一次说只是换墙纸​,并不装修,两天就好。第二次说女儿怀孕,春节生产,需要「稍微」弄一下房子,看在孩子份上​请不要继续投诉。好话说尽,装修做绝,看我没有继续投诉,于是榔头电钻锯子的动静一样没少,门口也​堆满了建材。

实话说,装修对我的影响并不大。我每天起得早,起来有一堆事要做,所以我不是被吵醒,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大火气。等到我写文章的时候,楼上楼下四五家人同时开工,​我又因为习惯于进入心流,根本听不见声音。有时候需要补个午觉,的确会被电钻声惊醒,​但是我翻个身还是可以继续睡。反倒是我的猫咪轻轻叫唤几声,我就会立即起身看看她​需要什么。

邻居们快疯了,只要哪家装修稍微提前或者延后超出法定时间一点点,小区群里就是​雪片一般的投诉​,但第二天继续如此。大家都怀疑现在的装修队水平不行,​因为有一家人打钻一连打了两个月,让人怀疑并不是装修,而是要把房子改装成蜂巢。我想了想也能理解,这时候入住意味着之前买房的时候买在了高点上,​业主估计没心情没预算再请个好一点贵一点的装修队。

​我和邻居们不一样。他们有出门和回家的分别,于是对居家时候的安谧要求​很高。我没有,我都在家里待着。装修一年到头都有,​我已经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轮回,早已经把此起彼伏的噪音当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并没有法律或者规定,承诺任何人只要入住​某个小区,十年二十年内都不会有装修。人们攀升到更美好的生活,人们从原先的生活中跌落,于是房子总是会换手,​也就总是断不了装修,这就是生活的常态。

此外,我也不会认为装修的噪声是在针对我,我不把这件事看成是私人恩怨。很早之前,我就转变了心态---没有谁要针对我,没有谁要蓄意打搅我,其实上,别人根本就不鸟我,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号不出门的存在。人家正在朝着美好生活狂奔,心心念念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布置一个幸福温馨的小家。只不过是因缘际会,大家​刚好在同一处水泥钢筋框架里。所以,我​心中既没有愤恨,也没有对立,一切都由它去。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这些,​而是我心中没有归属感。我自称“我家”的地方,是我租来的房子,并不是我的​房产。所以,我也就没有类似「我在我的家里,生活应该是......」的念头。如果这套房子让我背上了三十年贷款,是我一片瓷砖一条木地板拼出来的,那么我会很看重所谓的「私人生活」,「私人空间」​,有很多期待,有很多应该​,有很多必须。

客居就这点好,​对一切不需要那么在意,也就不需要把自我当作是墙纸一样贴满​房间。同样的,​我在这个世界上也是客居。所有看似坚固恒常的东西最后都带不走,所有亲密坚定的情感最终也不能陪伴,于是我学会了一件事,当内心中有不满和不快升起时,问自己一句话:为什么不能是我?

为什么不能是我一年四季听电钻的声音?傍晚时分,装修工人关门离开,单元楼里一片寂静,我站在窗前看粉红或者金红的​的晚霞。那个站在窗前的人是我,为什么​听电钻的那个人就不应该是我?所以我没问题,我能在夕阳照在我身上时缓缓睡去,那么我自然也能在电钻声里​酣然入梦。现在装修马上要暂停,我心中甚至有点小遗憾,因为没有了那些冲击声和震动感,有些激烈的段落我写起来可能就没那么轻松了。



------


2024-12-21

冬至聊聊生意

 


作为中小商家,我已经试用了几天微信小店的「赠送朋友」功能,主要使用场景是我和朋友之间送来送去。尽管许多人都评论说「这个功能早就有人做了」,「这个功能 XX 早就有了」,但我认为微信是一个庞大而独特的生态系统,所以一切功能都需要在微信的社交特性之下重新考虑。就像讨论蹴鞠多少年前就有,和今天的国足能不能踢进世界杯是两回事,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那么,在微信的社交特性之下,我观察到一个之前我都没有觉察到的心理:人们很在乎自己是否打开了「订单与卡包」页卡。本来,一个产品里有个新页面是否被激活,只有少许的社交价值存在---激活了,证明自己是资深用户,或者好运用户,拥有一项别人没有的功能,可以作为一种自我炫耀---我有人无,就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东西:特权。
但是在微信里,结合「赠送朋友」功能,一个用户打开了「订单与卡包」页卡,还意味着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我有朋友,而且我朋友给我赠送了礼物。因为根据目前的产品逻辑,这个页卡本身是隐藏的,只有你收到朋友礼物,点开填写地址之后,才会被激活。所以很多人渴望自己能够打开这个页卡,而那些早期参加灰度测试的用户就变得炙手可热,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发起赠送礼物,也才能帮人激活页卡,这个功能就在全量放开前就成为了他们手中的热门社交货币。
单是从这一个小点来看,在社交的大背景下,一项功能的冷启动就变得如此不同而有趣,用户就会变得如此主动而投入。
然后是「订单与卡包」页卡,我认为它就是未来微信社交电商的核心。因为就我自己用下来,它现在担负了两重功能:1、它是一个购物清单。2、它是一个礼物选单。当我收到了许多礼物,逐一试用之后,未来我想复购什么,那么它就是一个完整的购物清单,我可以在其中找到我想要的东西,而且这个东西有我朋友的背书,有我自己的亲身体验。
而我自己在生活中也面临着送别人礼物的时候,送什么永远是个问题。那么,我参考一下这张列表,看看别人送给我什么。这些赠送我礼物的朋友,其中有些人是公认的品味好,会过日子,那么他们当初选择送我的礼物就是个很好的参考,我可以同样选择一样买下再送人,节省我的时间,减少我找礼物的麻烦。
我自己作为中小商家,当然愿意让我的产品先进入这个列表,安安静静呆在那里。因为购物清单和礼物清单对应了两种基本用户需求,所以我的产品一旦进入列表,得到复购的机会就会高很多。随着时间流逝,「订单与卡包」页卡还会成为每一个微信用户的私人购物搜索引擎,想起一种味道,想起一个功能,想起一种便利,去「订单与卡包」页卡里搜索就好,里面有自己用过的吃过的玩过的可靠产品。这种私人购物引擎,我认为比现在电商平台不交钱就搜索不不出结果的引擎要好,也更公平。
然后,人们在微信里相互赠送礼物,我们商家的压力会小很多。因为接受方是收礼方,收礼方对于快递等等服务要求没有那么严苛和急迫。一个人得知自己有一份礼物的时候就已经很开心了,不会像是自己买东西一样,随时查看物流信息。收到货品之后,因为是礼物,也就没有那么挑剔,没有那么多的退换货等等售后工作---这同样是因为社交产品大背景带来的有趣变化。
当然还是有人要争辩说,相互赠送礼物不是一个普遍需求。当然不是,爱情都不是普遍需求,何况是赠送礼物。在人群中,赠送亲友礼物是一部分人的需求。比如说我自己,看完《观呼吸》这本书觉得好,已经分赠出去许多本。之前每次都很麻烦,要先去询问朋友的地址。同样的,我还有一群喜欢吃的朋友,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吃了什么觉得好,再赠送一份给朋友,我冰箱里现在还放着潮汕空运来的牛丸。
能服务于这一部分用户就已经很好了,而且,这部分人构成的友善而紧密的人际网络,本身就是优质的商品推荐网络。网络里的每一个人都在找寻,都在筛选,在无数商品中找出真正具备价值的那些。这要比任何选品专家,任何口碑效应都好---因为这里的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人真花了钱,真做了体验,也真心希望网络里的其他人能够同样体验。

我不是说主播推介就不好,购买关键词和搜索位不好,或者说是某种替代关系。但现在对于中小商家而言,多了一个选择不也很好么?效果可能没那么立竿见影,没那么传播迅速,订单雪崩一般汹涌而至,但胜在稳定持久,通过人际网络的传播,每争取到一个新客户就是一个新客户,你的产品就在他的「订单与卡包」里拥有一个位置,等待着复购或者二次推荐、三次推荐......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为什么商家要做品牌?为了让人记住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为了让客户和某种特定的体验,特定的品质之间建立起一种情感联系。那么,人有没有品牌?就是说人希不希望他人能时常想起自己来?把自己的名字和某种美好的情感回忆体验联系在一起?我觉得是这样的。

「订单与卡包」页卡不止是商品列表或者礼物列表,而是一张脸谱列表。每一样商品背后,都对应了某个具体的人,你的好友或者亲戚。每一次翻找这张列表,当初送你这份礼物的人在你心目的形象也就越发清晰,越发亲切。每一次翻开这张列表复购,当初送你这份礼物的人在你心中就越发能感受到对方的善意和情谊。那么站在个人角度,我愿意赠送出许多礼物,让人时常想起我,从而维系我和对方之间的情感联系。

这种隐秘的情感,微妙的内心需求,大概在其他类型的电商平台上无法得到满足。因为从第一天开始大家就不同,一种是买完即走的交易平台,一种是你来我往的社交平台,即便是相同的功能,落在不同的平台上结果也大相径庭。

说到这里,我想起《红楼梦》里的一段:林黛玉某天突然差遣丫鬟给贾宝玉送去几块旧手帕。贾宝玉收到之后立即就明白了林黛玉的用心---没别的事情,就是以此问候一下。以前在其他电商平台上为朋友下了单,要问地址,要左嘱咐右叮咛,帮着查快递,感觉自己送了一份礼物是多大的事情一样。现在有了微信「赠送朋友」功能,终于可以没事随手送出一份小礼物,对方点一下就收下,不需要太多言辞。

《诗经》里曾经吟诵过:「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样的人在今天,应该还有很多吧?



------


2024-12-20

无知的赐福

 


昨天发布《微信今天启动社交电商》之后,我在网上看到一段评论,把我笑得眼泪都止不住:
我看到这个功能一点不意外,但对大众来说,这依旧是一个新鲜的有趣的功能,如果你读了和菜头这篇文章的话,你一定能读出他的兴奋。所以,这件事给我的启发是,很多时候我们也中了知识的诅咒,因为我理解前因后果,反而对需求的洞察变得迟钝了,正因为太了解,反而不知道外行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仍需修炼啊,道阻其长。
哪怕是在一两年前,看到这段话之后我肯定要狠狠地刻薄一番。但是现在不了,我乐不可支,立即转给我的朋友看,然后我们两人相隔千里在这冬夜里一起开怀大笑。
我心里其实很高兴,也很满意。在多年不懈地宅家、养猫之后,我终于光荣地成为大众的一员,我也终于可以安然做个天真的外行。最让我高兴的是,好像我已经摆脱了「知识的诅咒」,我想我现在正沐浴着「无知的赐福」。
就像是昨天,我的一个群里人们在热烈地讨论一篇文章:《批评中国当代具象绘画——新语言下的分类学》。大概看了一下,论题是「中国艺术界是否对文学性具象绘画的价值严重高估」​。我要是像前几年一样对艺术和艺术理论发高烧,那么这篇文章我一定要仔细读完,仔细分析,仔细查找资料,​在群里谈一下我的观点。显得我也是个内行,​也懂艺术,也做了大量的思考。
现在不了,​我一点兴趣都没有。我不会再去查每一个我不认识的术语是什么意思,每一个我不认识的艺术家名下的作品究竟是什么。这对于我欣赏一张作品​有任何帮助么?​我认为全无帮助,都是干扰,但是可以极大助长我自认为自己很聪明​这种心态。然后勇于判断艺术家是画对了还是画错了,会走上​巅峰还是一路下滑。这样一来,「欣赏」这件事​这种心态这种享受也就彻底消失。

同一天,我的艺术家朋友梁远苇发布一篇文章​:《“五色土”创作手记》。我认识梁老师有些年头了,​对她的工作很是着迷。她把颜料在画布上反复堆叠,一层又一层,​感觉不像是画家,而是个雕塑家或者奶油蛋糕标花师傅。我当面问过她在干什么,​回答让我似懂非懂。所以,这一次她办展,而且写了一长篇创作手记,详细阐述她的艺术观点、创作理论和创作过程,是相当难得的事情。

这篇文章我很认真地读完了。读完之后,我发现​我的注意力早就从文字上移开。也就是说,我好像对梁老师本尊阐述自己的作品没多少兴趣,​我的注意力全在她的新作品上。她讲解了这些作品是怎么想的,用了什么工具,怎么绘制的,​但我一点都不在意。我在意的是画面,颜色,纹理,甚至是它们在房间里的位置,阳光洒在画面上​的光影。

我反复地观看那些画作,把梁老师的讲解​彻底静音。我看画的同时在观察我自己的心,我觉得我的心被画面所吸引,感受​到宁静中的某种巨大力量。我觉得我的心认为这些画面很悦目,不需要思维它们在表达什么,​只需要感受它们的美。我放大图片,仔细观看画面上的纹理和痕迹,然后我的心就感受到在透明的空气有某种极轻盈、极细微的震颤在发生,可能是微细的声波在震荡,也可能是不同颜色的颜料分子在跳跃---那是画面​本身创造出来的效果---

阳光照射在画面上,那些色块,那些纹理,就像是唱片,而日光就是无数个唱机针头经过那些起伏,那些形状,那些线条,「嗡嗡」的音乐声响起,噪杂的人声响起,于是在美之外我获得了一种个人感悟​:这些画作并非是图形或者图案,​它们是某种记录仪,储存器。当它们被展示,被照射,就有梁老师的某种情感,某段记忆,甚至是某种态度被释放​出来,被播送出来。

我不打算去找梁老师印证,希望她给我个评分,好在将来证明我是她观众中理解力最正确​最深入的那一个,在胸口贴朵小红花---​对此我没有任何兴趣,包括梁老师可能的赞同或者否定,我也​并不在意。我在意的是那些画作在没有任何理论,没有任何讲解,没有任何「知识」和经验干扰的时候,在我心中​产生的效果。

我沉迷在画作中,想象现场​,得出了自己的理解,这就已经让我得到了极大的愉悦。至于说对和错,好和坏,高或者低,是否符合艺术理论,我-不-在-意​。在那些对错好坏高低里什么都有,唯独没有我自己​,具体说就是没有自己真实赤裸诚实的心。

那我现在的确认为自己是得到了「无知的赐福」​。四十八岁之后,我终于开始试着​用心去看,而不是用脑子去想。无知并没有让我陷入无依无靠无抓无落的无尽虚空,相反的,它简化了我的生活和头脑,以一种更为积极更为乐观更为真实的方式​活着。通过思维得来的感受,只是黑白的线条和条框,而通过心观察得来的感受,却要生动鲜明​具体丰富无数倍,​就像是径直走入人心和事物中去,从世界的内部观察世界。

在这意义上,那个专业的我,牛屄的我,聪明的我,善辩的我,学识丰富的我,总是有正确答案的我,应该留在昨天,反正他也​从未真实存在过。

最后,我推荐你去参观一下梁老师的展览《五色土》,在文章链接里有时间地点和​预约方式。再一次:我的观感不是标准答案,你自己的感受才最重要,如此你也​才能同样得到赐福。




------


2024-12-19

跳出时间之外

 


有读者问我,如何才能在冥想中摆脱​不断想看表的念头?
首先,在接近年底的时候人就容易心浮气躁,各种念头纷至沓来,忍不住要去回顾、总结、展望,于是就多出一大堆不满意、不安定、​不确定来。所以,这时候一个人愿意每天冥想片刻,让心安止平复,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值得​赞美和祝贺。
然后说到计时器,无论是蜡烛、手表、手机还是别的什么,其实它们的存在对于冥想而言是一种干扰。总是忍不住去看时间,那就是一次次打断冥想的过程,心就始终安定不下来。虽然人是坐在那里,感觉上是要放松,但心却始终围绕着表打转,这​有点像什么呢?像是在草地上用木桩和绳子拴住一头牛,那头牛就被束缚在绳子​为半径的一个圆形里。
冥想有许多种方法,以我个人的认知,喜欢规定时间的这一类冥想方法通常和​很多自我暗示,自我引导有关。比如说默念「我很放松」一类的话,又比如说默想「我会变得越来越好」一类的念头,再比如说自我下达「我所有的念头都平复下来」一类的指令。
而我自己熟悉的方法​不是这样,它可以称之为「无所期待的冥想」,或者「死皮赖脸的冥想」​。对于冥想而言,任何期待​都是一种干扰。昨天安安静静坐了 5 分钟,于是今天上座前就期待还能持续昨天的感觉。​结果呢?结果今天从一开始就心乱如麻,感觉怎么都不对​,怎么都进入不了安静的状态。很多连续尝试过冥想的人都有这种​体验吧?
时间也同样是一种期待。「今天我要坐满 5 分钟」,「今天我要好好坐 15 分钟」,「今天我冥想的时间要超过昨天」---诸如此类的想法​很多人都会有。因为你心里有了这个期待,你就会不断去看时间,然后就会失望---为什么我感觉自己已经很安静地坐了​ 10 分钟,怎么看表才过去 3 分钟?不奇怪,人活在世间在大多数时候大多数的期待都会落空,​你又不是没有这个经验,不独冥想如此。
所以我学到的冥想方法在一开始就告诉我​:放弃一切期待。别去期待今天这一座好或者坏,能否感到平静,能否感到放松。也别去期待什么呼吸悠长,什么暖热升起​,什么心如止水。上座之后,无论发生什么,感受到什么,自己处于什么状态都是正常的,都应该接受下来,它们就是这一座​内容组成。当然,​坐了几分钟几十分钟这种事情就更不重要了。冥想的目的是为了让心松弛解脱,从束缚状态回归本初的自然状态,又不是在公司里赶​ KPI 进度,或者期末复习考试。
我就想坐一会儿,不管发生什么,不管感受到什么,什么都可以,反正就是要坐一会儿,这种死皮赖脸、全无所谓的态度要比什么积极心理、自我暗示​更容易让人的心放松,也更容易进入更为深层的​安静。你首先得允许心展现它自然的样子,不是给它加上一堆条条框框​,它才能逐渐平复。这不可以,那个必须,​心反而不得安宁。它在日常生活中本来就遭受了很多束缚,冥想的时候你再加上一堆,那你究竟打算什么时候​让它能休息一下?
在日常生活的束缚中,时间是很​重要的一根绳子。时间是人自己发明出来的概念,只有日晷、滴漏的时候,时间的精度低,​人受到束缚也就少。大家约了午时三刻吃饭,前后可以​宽裕半小时。有了现代钟表之后,一天分成 24 小时,每小时分为 60 分钟,每分钟分为​ 60 秒,那么人就被挤压在​一秒的那个小格子里。公司规定 9 点上班,​前后就只有前后 5 分钟乃至 1 分钟的宽裕。如果你是 100 米跑选手,或者是职业游戏高手,那么你可能被限制在​毫秒级的水平,在这个时间尺度上的操作决定了你的成败。
心不是为了钟表而​设计的。你和朋友喝酒吃饭聊天的时候,​时间就会过得飞快。你在公司里准备上台做年终工作汇报时,时间就会过得​极慢---这是心的感知​随着处境变化而产生的变化。简单地说,心有另外的计算时间方式,凡是你觉得快乐自在的时候,​心较少束缚,时间就过得飞快​;凡是你觉得受苦受难的时候,心有很多束缚,时间​就点滴而过。
而如果你把时间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尺,坚持活按照时间刻度生活,那么你就结结实实被时间束缚。而你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你,当初没交作业你并没有被老师当着全班的面击毙,当初你没赶上公车/地铁/飞机世界也没有「轰」地一声毁灭。时间这个概念的出现,是为了帮助我们安排工作和生活,​不是为了控制和束缚我们。没能按时交作业,没能按时答完题,没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所带来的真实伤害,远远不如担忧自己不能完成所产生的​内伤。
现在回到冥想上来,你在座上发生的问题根源在座下,你在钟表上的纠结​根源在内心。「只要坐上 5 分钟,我整个人就会焕然一新」---很多人都是那么想的吧?仅仅这一个念头就带上了两种强制和一种期待,强制打坐,强制坐满 5 分钟,然后期待所谓的「焕然一新」​。结果就是坐不住,度秒如年,​起身后心烦意乱。你也不想一想,当你带着那么多捆绑​工具,虐待道具去找你的心,它如何会不跑,如何能安定得下来?换了是我我也翻墙逃生啊。
所以,如果在冥想时忍不住要看时间,不妨在日常生活里试着突破一下时间​界限试试。5 分钟的事情拖到 6 分钟,​10 分钟看看会发生什么。30 分钟必须吃完午餐,拖到​ 45 分钟,60 分钟,刻意细嚼慢咽看看会发生什么。时间原本在悄无声息地控制着你,试着反向控制一下时间,提醒时间应该服务于自己,而不是​自己用生命献祭给时间,​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
不断看时间,那是时间控制了你,于是心就​变成紧紧一团不得放松。控制自己不去看​,控制自己别去想,这都是没用的,你得先​把心松开来一扣才成。而为了松开这一扣,你就得多少从时间的控制里先挣脱​出来一点。在不受时间束缚时,心是快乐和自在的,你多少得找到一点这种感觉,时间才不会像是奴隶监工的鞭子一样不断抽打在你的​脊梁上。
最后,之所以事情按照时间执行,那是我主动选择如此,而不是我必须如此,不得不如此,因为恐惧和担忧如此。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在时间里跳猴皮筋,​想跳进去就跳进去,想跳出来就跳出来。自然,当你冥想的时候就不需要再看时间,因为​ 3 分钟也好,15 分钟也罢,你都不在意,你都没问题,一种死皮赖脸的气质悄然在你身上诞生。那么,你的冥想可能会顺利得多,其他事情也​同样如此。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