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2

心无旁骛

 


我观察小动物和小孩子,​发现他们都很容易放下周围的一切,一心一意盯着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仿佛自己和目标之外再没有别的存在。
不像是我们这些成人,​总是三心二意,总是一不小心就走神。比如说这个元旦,无论是跨年晚会还是街头迎新,看下来我都觉得有些勉强,都有些心不在焉​,就算是欢呼雀跃时也都带着点言不由衷。我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但是很明显,那种因为新年到来而升起的纯粹喜悦很少,就像是中学时做课间操​,规定时间,规定动作,反正到点了也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不如加入课间操。
​文娱作品也是这样。太多作品不是因为编剧或者导演有强烈的​表达欲,一定要讲某个故事。而是因为摄影机已经买了放在那里,如果不拍点什么的话,机器可能会锈蚀,​每天还要交仓库保管费。作为导演应该拍摄,作为演员应该表演,作为​影视公司应该做项目,作为​院线就应该放电影卖爆米花。​于是,就有了很多课间操电影,眼保健操电视剧,​中年夫妻的交公粮感很强。
我认为一个人既然有可能会从时代、环境、他人那里获得助益,同样的,也可能​因为它们而受到腐蚀。比如说这种三心二意的勉强状态,它可能不是来自内心,而是看到自己周围的人和事,于是​就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
新年的时候,​人们都要说一些祝福的话语。但是话语的力量来自于相信,你说「恭喜发财」之所以让人觉得振奋,​那是因为说的人和听的人都相信会发财。​否则的话,同样的一句话,听上去就像是在戏谑或者是自嘲。2025 年我已经体验了一天多时间,根据我的个人体验,我意识到今年我真正应该祝福大家的话只有​四个字:心无旁骛。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生活如何变化,也无论你周围的人和事如何起落,我希望你能做到心无旁骛,​也能找到心无旁骛投入其中的事情。因为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够把周围对自己的影响降至最低,你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力量​过你自己的生活,并且从中找到价值、乐趣、满足和​个人成就感。而且从长远来看,既然你可以独立自主地生活,那么你就既不需要期待助益,也无需担心​腐蚀,可以从自己的行动中体验到纯粹的喜悦。
是否站对了风口,是否选对了环境,是否符合他人眼中对自己的期待,​我认为这些从来都是人生中的干扰项。想要做个聪明人,就需要同时解决以上三个问题。然而,烦恼也就如影随形,​怀疑和犹豫也就随之升起。做个心无旁骛的笨蛋,则无需做出任何回答,你前往是因为你想前往,你营建是因为你想营建,你只需要考虑一件事,甚至都忙到来不起​有什么个人心情。
今年元旦,我甚至都没有动过「2025 年我会怎样」​的这种念头。它会是怎样都不影响我早上起来写字,不影响我给猫咪换水喂食,不影响我​坐在地上听一会儿音乐。所有这些小事​想要做好,都需要我心无旁骛。
2025 年 1月 1 日早上我起来,​给自己泡了一壶普洱一壶白茶。只是内心稍微晃动了一下,想着自己眼前的就是 2025 年的第一缕晨光,然后我就把普洱茶倒进了装着白茶的公道杯,根本没有任何停歇,很自然地又把白茶倒进了盛着​普洱茶的公道杯。等我意识恢复,​发现面前有两杯混合物。一样喝完一杯,我忍不住​哈哈大笑,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霸道的普洱茶要占领所有味道,倔强的白茶守着一根底线坚决不肯退让,​我就没喝过那么难喝的茶,我想,这大概就是​走神的滋味。这两杯茶我就喝得很专心,因为我已经意识到了内心晃动​会带来的问题,于是专心致志地体会了一下很具体的难喝,并且把这种滋味牢牢记住。
一般来说,​新年到来时发生的特别小事都算是某种预兆。我觉得那两杯混合茶水就是今年的预兆,提醒我要保持专注,即便是做很小的事情也要心无旁骛,不要让​心神飘来荡去,不要在当下​顾念过去又思虑未来。
现在我把这四个字也送给你,我是真相信它有力量,我也是真相信它能产生效用​。也许无论是你还是我,现在都应该稍微做一点祈祷,祈祷自己有足够心力在新的一年里保持心无旁骛的状态,​更重要的是,祈祷自己有足够的幸运在新的一年里遇见值得心无旁骛投入其中的人和事。



------



2025-01-01

新春试笔(2025)

 


去年我写了 398 篇文章,这里是 2025 年的第一篇,作为我的新春试笔。
新年祝福的话我就不多说了,送给你四个字,然后横着读竖着读从左到右从右到左都没问题:


今天这篇文章本来应该在去年完成,但是忙着过新年也就拖延到了现在。在去年,我发现有好几位读者都表达了类似的想法:
执着于解脱算不算是执着?造作于放下是不是另一种造作?
其实他们思考的这类问题早在千年前就有标准答案,但是他们陷入了自己思维的牛角尖,还觉得自己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深刻洞见。这就是只有思却没有行所带来的常见问题,属于知识分子的业障。没有行的支持,所谓的思考就只是个文字上的游戏罢了。
简单说,大多数人都会承认一点:执着带来痛苦。执着于金钱,执着于名声,执着于美色,就会有很多求不得,很多不满意,于是人就感到痛苦。很自然地,从这里可以推导出如果放下执着,那么人就可以免除痛苦,从执着中解脱出来。
那么,马上就会有一个新的问题---当一个人努力去找寻解脱的方法,实践解脱的道路时,他对于解脱这件事是不是又形成了新的执着?然后很多人在这里就可以飞快地下结论:因为追求解脱带来了新的执着,因此它是无用的,只会制造出更多的麻烦来。
能这么想,还真的是个小机灵鬼儿呢。

我这里的答案是这样的:没错!执着于解脱也是一种执着,但它是人们摆脱执着所必需的。一开始必须有,将来可以一并放弃。道理并不复杂,一个人生了病,身体就会遭受伤害。为了解决伤害,这个人就得打针吃药动手术。那么,食药三分毒,手术也肯定要伤害身体,因为它们同样会带来伤害,所以打针吃药动手术没意义?小机灵鬼儿们的问法就有类似于此。
执着于解脱当然也是一种执着,当然也会带来新的苦。但是相比之下,这要比继续执着于金钱名声美色要好,因为追求解脱的时候,人就从这些执着里暂时挣脱出来,于是它们所带来的苦也就暂时得以熄灭。每天坚持练习熄火,那么火也就渐渐真的灭掉,解脱也就出现了。
这时候可以再进一步,把自己对解脱的执着也一并熄灭。那么,金钱本身就没有任何问题,并不代表着邪恶或者是堕落,美好或者是幸福,它就是个工具而已,你可以平静地去使用它,利用它,为自己和他人造福。并不需要你从一开始的极度渴望,逆转成一眼都见不得,碰都不能碰,仿佛那是浇在自己道德和灵魂上的王水一样。于是不偏不倚,不好不恶,不悲不喜,这样人就开始接近真正的解脱。
当然,问出「执着于解脱算不算是执着」时,当下就全部放下,再无任何执着是最好的。问题是,这么发问的人其实根本做不到。不单做不到,提问之后他们觉得自己有了一个了不起的发现,然后就掉头去拥抱那些之前让自己深深执着的东西,变得更贪财更好名更好色。这种情况我们已经见过许多次,术语叫做「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堕落」。没有理想主义者,所有的主义都是口头上的屁话,只有真正践行理念的人才值得听听他们的想法。
当下立断的人永远是少数,像我这样的庸众才是多数。作为没有利根的庸众,只能先去用一个相对较好的执着去替换那些更糟糕的,然后去践行任何一种解脱的尝试。比如说自己非常贪吝,那么就选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是一小笔钱送出去,感受一下送出去时候的痛彻心扉,然后再感受一下送出去之后莫名其妙的轻松---这就是一次实践,一次治疗,为了得到解脱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必须占有必须拥有的欲望,于是可以感受到这一件东西上欲望无所作为之后所带来的轻松。
因为执着于解脱,强忍着心痛去送钱送物,这个行为是不是强迫症?是不是一种造作?当然是,毫无疑问。但是多次强忍你也就习惯了,习惯了就可以对治贪吝。造作多了也会变成习惯,习惯了之后你就会变得自然起来。这里没有任何问题,贪吝也是一种习惯,可以用另外一种新习惯对治。
想要做个好人,想要做点好事,这是不是执着?是的。努力去做个好人,刻意去点善事,这是不是造作?是的。但是因为这点执着,这点造作就把整件事情否定掉的小机灵鬼,不正在给自己打开为所欲为、无恶不作的大门么?因为这才是真性情啊,这才是无执着啊。庸众之所以会为恶,就是因为去思考了,去做了无行动的思考,然后就把洗澡水连带婴儿一并给倒掉。
相信金钱名声美色是好东西,是真实存在,值得去占有,这是一种对有的坚持。相信在这些东西之上有方法,有道路可以超越,可以让人放下执着,这同样是一种对有的坚持。这种对有,对存在的坚持固然不是太好,会带来各种麻烦,但依然有自我解脱的希望存在。认为有,那就要占,要背负,背不动的那一天也就放下了,也就真的去找寻如何解脱的方法了。
而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执着于空无的概念,认为做个好人没意义,做个坏人也没意义,努力解脱无意义,沉溺其中也无意义,一切都是空无而已。这样的人是最糟糕的,因为既然一切都没什么意义,他们通常会选择跟着自己的欲望走,什么都可以去做,做什么都没有顾忌,在全然的自私自利之下无恶不作。
所以我一点都没有夸张,类似的问题很早就有标准答案。在所有的标准答案里,让我抄下其中的一句:「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芥子许」。​它的意思是说:宁可去追寻、抓取像须弥山那么巨大无边的物质或者境界,也不可以执着于如同芥子那么微细渺小的​一切空无的观念​或者见地。
新年到了,愿你先执着起来,愿你先造作起来。

和菜头

2025 年元月 1 日

于 北京



------



2024-12-31

咱们明年见

 


今天是 2024 年的最后一天,​新年马上就要到来。
我已经抵达了小时候人们常对我说的「未来」​,然而未来一经成为现实,就褪去了那层金色,依然是寻常的世界,寻常的人,寻常的​事,​以及寻常的日子。我们得看向更远处,那里会有金色在继续隐约闪耀跳动,当初我在山里看着山走出​去就是如此。
对于许多人而言,2024可能是很艰难的一年。 我在后台看了一年留言,知道有那么多人需要在生活中面对困境,面对苦难,面对无能为力以及​随之而来的失望和沮丧。但是,我们最后还是抵达了这一天,​马上要翻过日历进入新的一年,不是么?再怎么艰难,你还是一路走到了现在,我​认为这同样是一种胜利,​那种给自己看的胜利。
我也知道,许多人在这一年里完成了自己的​计划或者目标。他们在面临挑战时跑来告诉我他们心中的不安,希望得到我的​祝福。在他们完成之后,又兴高采烈地跑来报喜,或者头也不回地奔向​心中的远方,路途中挖个坑把当初的脆弱​埋掉。我为他们感到高兴,无论是大事小事大目标小目标,都让这个世界变得生机勃勃,​精彩有趣。
​我还读了许多个人总结,告诉我这一年里自己的大事小情。​有高兴的事,有悲伤的事,也有遗憾的事。尽管语气中有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但在我这里​并无任何区别。就像是一株植物生长的一年,雨露是成长发育的原因,​风霜同样也是。「祝你道路漫长」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总需要足够多足够丰富的历练才能最终独立成长起来,​并且因为这种独立而获得自信和安然。
当然也有很多关于情感的文字,​大多我都跳过了。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读者来我这里留言,告诉我自己多么甜蜜,多么幸福,多么充实,自己对​情感纽带的另一方内心充满感激。没有,​人们只会来倾诉悲伤和痛苦。我就像是个无照行医的江湖医生,蒙古大夫,看人们不断来详细汇报一场心灵上的感冒,一次精神上的出疹子,告诉我那有多么痒,多么疼,多么拿不起放不下忘不记。约会吃大餐的时候,怎么不记得​也叫上我呢?在情感中学不会对一切经历都感恩,​那么也就不大可能从中获得任何幸福或者是满足。
对了,还有​那些和孩子之间的矛盾。说实话我也没办法,​只能听着。我不理解为什么会是我来听,这些事情我又不懂,毕竟在生活里我只是​养猫而已,而且猫大多数时候也并不听我的话,我只有孩子不听话的生活经验。可能是因为孩子生而为人,就让父母的期待高了许多,也就​多了许多失望。我对我的猫从不失望,因为我知道猫咪有猫咪的想法,我左右不了​,​我习惯了受宠若惊。
在这365 天里,通过留言我知道有人离开家乡,知道有人住进医院,知道有骑手被汽车撞倒,知道有人考上自己想去的学校,知道有人在漫长驻外工作之后终于和家人团圆,也知道有人不得不和亲爱的人一别两隔心中满是不舍和遗憾......生活悲喜交加,做人跌跌撞撞,内心起起伏伏,一年就这么过去了,带着所有的欢笑眼泪,甜蜜酸楚,满意遗憾,以及年初的个人计划、雄心壮志,​转瞬之间就都过去了。此时此刻,大家都应该进入了等待新年到来的状态,​期待日历翻过那一页,一切再次重新开始。
那么,祝你在这一刻有足够多的回忆可以回味复杂滋味,也祝你能升起对新一年足够多的期待​可以展望未来。我最希望的是无论这一年过得如何,心情高低,你都能能果断地画下一个休止符,和昨日道别,和昨日的情绪道别,​和昨日的包袱告别。就像是一个新生儿第一次看到世界一样,开始你全新的规划,全新的探险,用你的心头火,你的眼中光。​
至于说到我,说到我这一年,我只有中年人常用的那三个字​:我都好。
​咱们明年见!


------


2024-12-30

社交媒体还是去社交吧

 

韩国济州航空 7C2216 航班于2024 年 12 月 29 日上午 9 时 7 分左右在韩国全罗南道务安国际机场降落时冲出跑道,撞击混凝土墙导致爆炸起火,机上包括飞行机组和乘客在内的 181 人,除后舱坐在安全门附近的两位乘务员之外全数罹难。事故发生之前,飞机确定曾经在下降阶段遭遇鸟击---

就这么点信息,昨天我在社交媒体上都很难拼凑出来。我看到的都是一条条的碎片信息,一会儿是鸟击视频,一会儿是起火视频,一会儿是伤亡 30 多人的报告,一会儿是仅仅幸存三人,再过一会是三人中有一人不治......

正常人类是无法理解这些碎片信息的。如果传统媒体尚在人间,记者和编辑们在确认事故发生之后,首先会抢发新闻。新闻一旦发布,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建立时间线,帮助读者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

比如说:

---当日上午当地时间 8 时57 分,务安国际机场塔台向7C2216 航班发布鸟击警告;

---8 时 57 分,7C2216 航班机组机长发布「Mayday」紧急求救信号;

---9 时左右,7C2216 航班试图在 19 号跑道着陆,降落过程中起落架未能打开,机组使用机腹在跑道中段接地;

--- 飞机接地后 10 秒,冲出跑道,9 点 03 分,飞机撞击混凝土墙爆炸起火。

在这条粗略的时间线建立起来之后,编辑和记者会不断订正、丰富和完善资讯,一点点填补这条时间线上的空白。以此回答读者的疑问: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遇见了什么,做了怎样的处置,然后发生了怎样的结果。正常的人类就是这样去理解一件事情的。

更多细节会被补充进来---飞机型号,飞行路线,飞行计划,乘客数量,飞机机龄,机组成员资格。然后新的信息到来:飞机一开始是准备北向降落在 01 号跑道上,但是未能成功,通场之后180° 掉头,准备降落在 19 号跑道上。

然后记者去采访,编辑去联系资深飞行专家,回答读者们关心的问题:

1、为什么起落架没能放下来?故障还是忘了?

2、为什么襟翼、扰流板没能打开?为什么飞机未能建立降落形态?

3、以上两点和鸟击有无直接关联?鸟击是否会造成类似故障?

4、左右发动机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机组是否关闭了其中一台,或者损失动力?

5、为什么飞机在跑道中段接地?是否意味着机组不能很好地控制飞机?

6、飞机之前有没有放油的动作,此类飞机是否支持飞机空中放油?

7、为什么跑道尽头之外有墙?什么用途?

8、为什么救护车、消防车没有在跑道待命,也没有在跑道喷洒泡沫,是否说明事故相当突然?

9、为什么刹车和反推都无法帮助飞机降速,为什么飞机在跑道上速度那么高,还有两次疑似飘起,飞行员当时究竟是要降落还是要拉起复飞?

以及,晚些时候多架飞机发生事故之后,媒体需要帮助读者找到答案:这是7C2216 航班一架飞机的问题,还是波音某一型号飞机的系统性问题?

「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媒体需要做的工作,回答读者的疑问,帮助读者建立对事情的完整认知,因为他们相信真相就在事实之中。社交媒体不做这种工作,社交媒体所做的是:看!撞了!炸了!烧了!死了!哦,没死完!遗言来了,大家泪目吧!空中遭遇鸟击你必须做的十件事!飞行员不行!机场不行!资深专家锁定事故原因!家属殴打机场保安了!

我看了一天下来,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整件事情的前后经过是什么,只有一条条消息在不断往外蹦,在不断转发,而且拜算法所赐,时间上颠三倒四,先看到罹难人数,再翻到鸟击报告,然后又是一个韩国大妈对着镜头絮絮叨叨。而我想要的问题答案呢?根本没有,有的是许多妄人,已经开始一二三四分析事故原因,连个「可能」都不愿意说。

很怀念互联网的古代,那时候门户网站还会做新闻专题,还会建立时间线,还会另开一块滚动新闻区。那时候还有专业论坛,有坛友跑腿不断搬运新闻报道和数据,然后有资深飞行员集体分析讨论,看是什么问题会造成图片和视频里出现的现象,根据自己的飞行训练和真实操作经验,根据推理和分析,逐渐压缩可能的事故原因范围。通过这种讨论,普通网友也会因此知道一些之前不知道的资讯,比如说为什么跑道撒泡沫没多大意义,为什么鸟击不大可能同时造成多个系统同时失灵,天线墙应该修在哪里用什么材质,诸如此类。

社交媒体还是去做社交比较好,这是我的个人感受。谁睡了谁,谁又打了谁,谁又劈腿了谁,大家支持谁,反对谁,今天大家伙准备为什么而愤怒一下,而感动一下,而哈哈哈哈哈哈哈一下,做这些就够了。也许,今天的人们也不大需要新闻了。新闻存在的价值也不是为了大家了解一下发生了什么,而是为了便于大家比个心,点个蜡,写一句「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然后大家比一比点赞和转发量。

这样其实挺好的,一个快乐且轻松的碎片世界有什么不好呢?



------


2024-12-29

你的头像是给谁看

 


我用过很多年汉尼拔医生的头像,就是电影《沉默的羔羊》里的汉尼拔·莱克特医生(Dr. Hannibal Lecter),以至于他的扮演者安东尼·霍普金斯后来一旦得了任何奖项,很多网络旧识就会跑来祝贺我。

在使用这个头像的年月里,我遭受过无数次读者投诉,说是这个头像让他们感觉毛骨悚然,要求我换​一个正常人能够接受的头像。这样投诉了十多二十年之后,因为在《得到》开课需要提供自己的大头照,继续用霍普金斯的脸显然不行,我这才换上了熊猫头的头像---那是我在某个冬天拜访艺术家赵半狄的时候,​套上他著名的熊猫头拍摄的照片。

差不多也是在同一时间,我也启用了另外一个头像,来自日本动漫的齐木楠雄,粉色头发的高冷帅哥。从此清静,再也没有任何投诉。


就我的本心而言,我更喜欢​汉尼拔医生。在我有生以来看过的所有电影里,没有任何一个角色比他更特别,更让我印象深刻,​更能更吸引我。可以这么说,这个人物形象一度是我内在人格的投射,就是我的一部分。在很多人生中的艰难时刻,我甚至会​去想:如果是汉尼拔医生,他会怎么做,怎么选择,怎样从牢笼中逃脱?

但是我又活在人群之中,有些时候不仅仅是生活,而且是服务于一群人。我不可能逐一向他们解释我欣赏和喜爱汉尼拔医生的原因,更不可能说服他们放弃恐惧转而欣赏​汉尼拔医生的魅力。我做不到,而且每次我那么做的时候,只会增强人们​对我是个变态的认知,越发增加了恐惧和排斥。

我顶着投诉和咒骂十几二十年,继续用这个头像,​是因为我相信人们迟早会习惯,迟早会接受。一部分人的确如此,​然而新来的人依旧投诉,像是个无穷无尽的麻烦。我有过预测---当最后一个看过《沉默的羔羊》的观众死去,再也没有人知道这个角色和他背后的故事,那么这个头像就终于可以成为一枚普通头像​,甚至还有点平淡无奇。

​最终我还是放弃了,因为在漫长的对抗之后我想明白了一件事:一个人永远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接受他​想让人们接受的那个自己。无论我强调多少遍自己是只猫,如果大家认定我是一条狗,那么他们​就会认为我是一条狗,​我亲自拿下 100 只耗子都没有任何用处,那​恰好证明了我是一条多管闲事的狗。

既然我的自我认知和他人对我的认知之间永远存在冲突,​这件事应该怎么解决?于是,我重新​思考了一下我的头像的定位。

以前我认为它就是我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就代表了我,就像是我的衣服,我的手机一样,所以根本动不得,动它就是动我,投诉它就是投诉我​,审美问题就变成了我和读者之间的私人恩怨。后来我的自我开始回缩,于是我就不那么看了,换了一种新​思路:

我的头像就像是我的手机号、微信号一样,​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方便别人识别我,找到我。至于说头像上面附着的所谓个性,所谓特别,所谓审美,都是一种我个人的内心渴求,渴望他人以我希望的方式接受我,理解我,欣赏我,然而没有多少人会在意这些东西,他们只是希望找到一个自己熟悉的小方块图片,​就此顺利找到我。

在这基本功能之上,会有一点点审美,但是也极为朴素​:喜欢和不喜欢。人们喜欢悦目的,可爱的,规整的,便于识别的图形,人们喜欢这些图案背后和某个可爱的、亲善的、无害的、好笑的、易于接受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否则,他们就会厌恶和排斥。简单说,越是特别,越是个性,越是复杂,可能​激发起来的反感就越多。越是通俗,越是大众,越是简单,​也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那么,熊猫头就熊猫头,齐木楠雄就齐木楠雄,我的个性,我的审美偏好不需要用到一个特定的头像,也不需要去所谓「表达」好让人们知道​。人们知道或者不知道,接受或者不接受,理解不理解,欣赏不欣赏,​根本不影响这一点。他们喜欢可亲可爱的​头像,那我就给他们一个好了​。这是最简单的处理方式,能轻易地识别出我来且看了不反感,于是大家相安无事。​

因为需要他人认可的个性就不是个性,需要他人认可的​审美就不是审美,需要附着在什么东西上的自我也​不是自我。都是表演性的,镀膜性的,​纯工业塑料的,圣诞树上闪闪发光的球,春联斗方上闪闪放亮​的金粉。

个性留给自己就好,​自我自己保管就好,不需要第二个人知道,不需要第二个人承认。相反的,在人群中暴露出来,很容易招致主动攻击,因为人性就是如此,总是想排除异己,​总是想整齐划一,以自己作为尺子衡量一切。大多数时候,人们相亲相爱的唯一理由,只是因为相互还不足够近,​否则一旦看到对方和自己的不同之处,就有了动手的理由。

头像就是给别人看的,方便别人的,上面没有我的个性,没有我的审美,​没有我的自我,就是张图片而已---这就是我现在的看法。所以,我不用我喜欢的图片作为头像,​因为我的喜欢没必要让所有人知道。​我也不会频繁更换头像,因为我不想麻烦别人每次找我的时候要多花时间--但也别太方便,我同样不想别人每次都能​很快找到我,找不到我也许就那么过去了,没有因也就没有果。

用熊猫头或者齐木楠雄作为头像,是因为我喜欢吗?​一点都不,其实我一点都不在乎,因为它们是给别人用的东西,​我哪里需要费心费力去精挑细选?我又哪里来那么多自我,可以连一张正方形图片上​都能涂满?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