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段话在中文互联网世界里到处传播,如果你居然还没看到,那么现在就可以领略一下它的风采:
槽边往事
和菜头的博客 Hecaitou's Blog
2025-04-11
生命是一万次的春和景明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爱自己才是答案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
2025-04-10
浮云何足问
古诗词里关于浮云的诗句很多,王安石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上层」,陆游有「不是有心轻富贵,偶然看破是浮云」,杜甫有「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我个人更喜欢王维的那一句:「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王维写这一句的时候,应该是在强压愤懑之情,但我就当是他建议大家好好睡觉好好吃饭来理解。
世事动荡不安的时候,那些高敏感的人就会很难受。忍不住去刷新闻,忍不住去想未来,最后又全落实到担心焦虑这些情绪上去,想着这个世界乱七八糟,一惊一乍,今后的日子应该怎么过才好?
我个人有一个理论,产生于 2006 到 2007 年间。当时我在昆明的《春城晚报》大厦楼顶,非常高的一栋建筑,站在那里眼前全无遮挡,全市风光一览无余。然后我看到四周都是塔吊,到处都在大兴土木。于是我就想:这里是我的家乡,但是它正在飞速地改变,而这种改变不以我的意志和好恶而改变,事实上,我对于这种家乡的消亡无能为力。
从那时候起我就渐渐醒悟,人活在这个世间,大部分时候只是世事的观众。舞台上总有不同的演出,人也总是忍不住被那些演出吸引全部心神,但绝大部分人都不在舞台上,而是在观众席坐着。作为观众,全情投入剧情也好,原地打瞌睡也罢,演出都在自顾自地继续。要是把舞台上的一切都当真,都要去在意,那就会很苦。就像是我面对着林立的塔吊,嘴里全都是苦涩:「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的家乡?」
家乡从来不是我的,我所拥有的只是记忆里它曾经的模样。如果我固执地认定它就应该和我童年时一样,而且永远都是如此,那么我的目光就永远不能从所有的工地上移开,随着一砖一瓦的消失而悲伤不已。
这个世界也是同样。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由投胎来地球,只是一旦入胎就洗去了记忆。出生之后为了防止大家记忆恢复,世界就开始重建另外一套认知进行灌输。比如说舞台上发生的一切都很重要,需要盯着舞台表演目不转睛地观赏。害怕大家走神,又给观众席上的所有人安排了绩效考核,教会大家力争上游,像是对付拉磨的驴子一样,用世俗成功的胡萝卜吊在每个人的脑袋前面。最后,再把舞台发生的一切和那根永远吃不到的萝卜绑定在一起,这样大家就会一直看下去,觉得舞台上的演出真的不能再真,和自己的关系再紧密不过。
而世界就靠汲取这些注意力而运转,有点像是宫崎骏的诡异动画片。
但所有人也都知道,在观众席上能做的事情其实很多。只要你不专注于舞台,那么你可以喝饮料吃零食玩手机,伸手抠脚低头聊天转动脑袋放松全身,还有些人还会趁着灯光暗下去的时机,赶紧和身边的人相互摸来摸去---舞台上精彩与否,其实都不影响你去做这些事,全看你认为哪一样对自己更重要,自己究竟更想去做哪一样。
其实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在历史上都发生过很多次。人们说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历史不也是同样?只是它的复读水平要更高一些,不是原字原句复读,而是使用类似的韵脚一再重复。从欣赏表演的角度来看,这叫做戏码有限,无限加演于是无限重复,无限重复于是总让人总感觉似曾相识。
回想一下今天文章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关于浮云的古诗。浮云来又去,为什么那么多伟大诗人都会写浮云?是不是他们也一早看出来了点什么?为什么不是写富贵如浮云,就是写世事如浮云?
我想,他们真正想要表达的并非是浮云,而是浮云背后的天空。天空中会有云朵,会有雾气,会有扬尘,还会有日夜的变化。但即便最愚钝的人也能够推理出一个事实:所有这些变化都不是天空本身,都是在天空中显现的暂时现象。天空自身不会因为这些现象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它总是透明澄澈的,这一点从来如此。所有这些现象来了又去,天空却依然是天空。
所以,看到浮云的时候,如果自己更为强烈地念及天空,那么内心就会获得安然。如果自己更为投入于浮云的变换,那么内心就会获得更多躁动。但是,看浮云这件事本身不就是坐在观众席上的福利么?那你坐在座椅上,没事跟着飘什么飘呢?有那时间不如仔细回想一下,自己这一轮投胎下来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想,肯定不是为了看演出做粉丝。
浮云何足问,你来是干嘛?你肯定有一样更值得投入其中的使命存在。
2025-04-09
恋物
2025-04-08
我的蓝牙音箱选择心得
2025-04-07
既然大家都以为我在谈股市
今天早上发了一篇文章,标题是《一次成功逃坑》。许多读者看到标题连鞋都顾不上提就一头冲进来,以为我是在谈股市,讲述自己提前清仓的亲身经历。
看来大家很关心股市,那么这一篇文章不会有任何误解,就是谈这个话题。
上周我读了很多篇文章,看过各路人马对于川普政策的分析,对于全球股市的分析,对于未来全球贸易的分析,什么声音都有,什么观点都有,很是热闹。看完之后,越发坚定了我的想法:没有人知道。
所有的推演,所有的模型,所有的观点都是猜测,没有人知道川普下一步要干什么,所以,也没有人知道股市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上周他可以针对全球开征关税,下周也许他会发布各国输出美国的出口配额,谁知道呢?他是一位即兴表演的大师,想一出是一出。
正因为没有人知道,所以这个现状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公平的,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哪怕是川普周围的亲随,目睹了政策的诞生但也未必能正确推演未来的实际演进。所有地球人都陷入了同样的巨大不可知,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目前都看不出对或错。上周赌黄金会持续上涨的人们,应该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现在的情况是总是要等事情真实发生之后,大家才开始寻求一个临时的解释,就像是世界已经崩坏了,人们疯狂地在对着碎片打补丁,试图拼凑起碎片来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后面究竟有什么逻辑线索。
坦率说,我不懂股市,也不懂经济,我只懂一点历史和一点点人性。在这个早上,许多人感觉到自己在受苦,并不单纯因为股票大跌所带来的损失,更多的痛苦来自于不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世界「突然」变成了这个样子,以及世界还要像现在这样抽风多久?
从历史上看,股市暴跌总是会发生,但是它也总会过去,指数总会回升。我就经历过两次互联网泡沫破裂,还有最少一次记忆深刻的股灾。但是从人性层面上来看,好像人们又全无记忆,每次暴跌的时候仿佛都是第一次经历,或者第一次确信股市会有这样的一面。我不能批评说人们都在装傻,但我可以说人们偏好稳定的,可预期的市场,于是对任何其他状况都无法接受。
但好像现在大家没有什么选择,川普最起码还可以这样开开心心地玩上 2 年。如果美国人民没有失望或者是厌倦,那么他能玩满 4 年。毕竟,美国人民长期抱怨在承受剧烈头痛的折磨,那么多年来只有川普承认了这种痛苦真实存在。所以,虽然他只是个木匠,但是人民也同意让他用锯子和斧子开颅治疗一下,这总比一直忍着强。于是,木匠开始给世界做开颅手术,全世界都因此而感觉到偏头痛。
既然如此,就不用幻想一切只是几周的事,几个月的事,这是以年来计算的巨大狂暴变化。万一,我是说万一,用锯子和斧头做的开颅手术居然取得了成功,那么未来几十年这个世界的路数就会像现在这样继续维持下去。当然,不成的话所有地球人也要陪着一起玩好几年,共同承受业果,或轻或重,或缓或急。
所以,可以确认的是我们进入了一个极度不确定的时代。以往的经验,以往的判断,以往的思路,可能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不再成立。幻想世界立即重回旧轨,这只会让现实的反驳带来更多个人痛苦。就像是现在幻想股市很快完成反转,自己户口的数字转变颜色,只能让人感觉更加焦虑不安一样。
而从朴素的人性来说,大多数人的人性厌恶不确定性。那么,在一个极度不确定性的时代,面对极度不确定性的市场,估计大家的选择都是一动不如一静,更不愿意下场买入,而是选择抱着手在一边看。如果你此刻担忧股市,那么,未来也许你还有更长的时间需要去担忧它的冷静和克制。
我看了许多分析报告,你持有很多股票,那又如何呢?世界正在被一股蛮横而强大的力量所引导,变成完全陌生的模样。我们能改变什么吗?或者说,我们能有选择吗?又或者是说,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依靠的理论或者标准吗?世界在重构,新理论会在重构完成后出现,标准还要再靠后一些。那么,我们第一对这个世界的变化方向一无所知,第二对这个世界的变化本身无能为力,那么为什么还要在意区区股市这一个变化指标呢?
当然,听到一个人成功提前空仓的消息,大家就此不断讨论,或者听到一个人成功深套的消息,大家就此不断讨论,都会通过这种讨论释放一下内心的压力。虽然事情和事实没有任何变化,但是通过反复地讲述过程,反复地讨论结果,还是会让人感觉到轻松一些。我完全能够理解,自从人类在山洞里点起篝火来,人们就是用这种围坐讲述的方式抵御内心对危险和不可知的焦虑、紧张、恐惧。
但我个人认为,真正起效的还是篝火带来的热量,还有烤肉带来的焦香与油脂。在山洞外面的世界已经大雨瓢泼或者是山洪泛滥,焦虑、紧张、恐惧也没有任何用处,反而是专心烤火吃肉能够带来一些切实帮助。发生的已经发生了,变化不需要你同意正在到来,但是肉再不吃就彻底焦了。
我知道,许多人现在特别需要听到某种斩钉截铁的断言,世界必将这样或者那样。无论好坏,只要给出一点确定性大家就要围上去猛吸,恨不能直接静脉注射,于是就觉得心安。我觉得大可不必如此,一战二战的时候全世界打得如火如荼,但是该种花的人还是在种花,该喝茶的人还是在喝茶。一旦接受了「世界正在陷入大战」这事实之后,人们除了担忧之外还有很多选择,人们除了战争之外还有生活。
如同我之前说过的那样,我完全不懂股市,也不懂经济学,更不懂得很复杂的国际贸易平衡。所以我给不出任何建议,也分享不了任何个人经历,但是我的确从历史书里看到更多变化更为剧烈的时代,更多个人更加无所适从的时刻,然而这一切全都过去了,毕竟适应变化是人类这种生物最擅长做的事情,而且从冰川期开始,人类就凭借这一优势逐渐占据了行星霸主的地位。
这就是我的个人看法。现在,锯子和斧头暂告一个段落,那我决定去补个午觉。
一次成功逃坑
近期热门博文
-
我打算重开博客。 最近应该有一批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而他们在当年无一例外都开设过自己的独立博客,是很早之前就开始上网的中古网友。 他们的想法我很能理解,重开的契机是网友左耳朵耗子猝然离世。本来死亡是一个终结,但是大家发现左耳朵耗子多年来坚持深耕的博客还在,还记录了他这些...
-
多年来一直有读者要求我开写作班,办写作营,我都哼哼哈哈应付过去了。主要有几点考虑: 一、能做事的人未必能教人,这应该是大家都知道的生活常识。擅长某件事和教会他人做这件事,对应的不是同一种能力,否则中小学里都应该是博士后当老师才对。 二、办一个哪怕 10 个学生的班,我个人也没...
-
继汉尼拔医生、齐木楠雄之后,昨天我已经启用我的第三套网络头像。一套两枚,一枚打算用于我的朋友圈,一枚已经用于网络世界。 用于朋友圈的头像是「揪心版」,T 恤配字为:失败固然可怕,但是朋友的成功更令人揪心。 用于网络世界的头像是「杠精版」, T 恤配字为:与其反思自...
-
昨晚 GPT-4o 推出了最新的图片编辑功能,互联网上顿时哀嚎一片。 我去看了一下,效果的确拔群。比如说那张著名的双雄战斯基的新闻照片,只需要输入一句话,让 G PT-4o 把图片改为吉卜力工作室绘画风格,AI 就可以从图片的最底层开始理解,然后转换风格重新绘制: (下图...
-
在两天内,我连续看到两条相关信息,于是触发了大脑中的报警机制。首先是在前天,一位读者留言说:想要睡好,那就要确保在床上只做睡觉(和啪啪啪)一件事,没事不要去床上躺着,尤其不要躺在床上玩耍,以免人的潜意识里把床和玩手机、打游戏、看电影、做阅读这些事情联系起来,这样上床就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