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3

低速网络

 


今天早上我从八点半开始​弄网络,弄到现在也没弄明白。简单说,就是我的​网络速度一夜之间回到了古代,下载速度只有3mbps,​感觉电脑瞬间什么都拖不动了,手机刷什么也都刷不开了。
从光猫到电脑,从电脑到光猫,我一遍又一遍检查,一遍又一遍做排除法逐一测试,速度还是那么​慢,连上传一张​图片都需要耐心等待。其实3mbps已经不算慢了,​当年我在这个网速下生活过很长一段时光,上网冲浪依然冲得相当欢实。只是现在是2024年,​这个网速已经支撑不了我日常需要的网络服务。
现在,我想尽办法把网速提升到了10mbps,让网络和电脑处于可用状态,​于是赶紧爬上来说两句​:
之前我已经习惯了高速网络,习惯了无限流量,习惯了秒开页面,但是今天当我重回低速网络的时候​才发现,这一切并非是理所当然的。随便一个不知名的小故障,一处线路上的小问题,瞬间就可以​把我的网络生活打回十年前。
这个早上除了我之外,世界上应该还有很多人在使用着3mbps的网络。在网上说话的人,活跃的人,​怕是很难体会到这种低速网络下的生活是一种什么感受。这样的人应该有许多,​只是在网络世界里未必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因为他们的网速太慢了,很多服务根本无法顺畅使用,更不用说用高速网络下的人们习惯的方式发声,展示自我​。
​我体验了一下这种生活,觉得很难接受,连访问测速网站百度都需要​5秒以上才能打开页面,那么互联网对于我而言还有什么意义呢?但是我又想,也许在网络世界里还存在着另外一个低速互联网世界,那里会有另外一批体积更小的网页,更简单朴实的App,人们依然可以使用​互联网服务,依然可以得到乐趣。
就像是我在十年前,十五年前那样,慢也有慢的玩法,慢也有慢的​快活。二十多年前,我坐在电脑前要等上15分钟,才能看到一张写真图片一行行​逐渐显示完毕。在那15分钟里,能感觉到​血流在不断冲击大脑,现在这种感觉反而​变得几乎绝迹。
今天的一切都太丰富,太炫目,太​高速了。高速互联网主要是服务于视频,​人们把曾经的电视机屏幕移到了手机屏幕上。另外就是社交媒体,社交软件,给予人们最新的消息,最快的反馈,更多​更丰富的资讯。但我想了一下,互联网上我个人认为最有价值的内容是放在写字板一样的​无装修Blog上,古旧的BBS里,甚至是某个FTP服务器的​文件夹里---不需要300M、500M、1000M的带宽速度,1M就够了,它们基本都是纯粹的文本。
所以在最初的焦虑过后,我打了个电话给​宽带维修工程师,请他下午来帮我看看。当然,上门服务和旧时代的所有服务一样,需要时间,需要等待,不存在宽带工程师​在线抢单这回事。工程师按照工单顺序工作,顾客按照先来后到的​规则等待。​然后,我决定在等待的这几个小时里,暂且把电脑和手机放在一边,去干点无需网络支持的事情,比如说看书,比如说喝茶,比如说​撸猫。
此刻,我的网络速度又降回到了3mbps,希望接下来我贴图能够成功,希望这篇文章能够顺利发出。


------


2024-07-02

独一无二

 


大家都喜欢看视频,而我也已经很久没有发布视频内容,那么今天​的文章不妨从视频开始。第一段视频来自James Gerde,以下是他用AI创作的视频《意大利面芭蕾舞》(Spagetti Ballet ):

接下来的这段视频已经在网上存在了好几天,可能有些人已经看过,不过再看一次我认为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在视觉和创意上的确很巧妙:

AI生成视频这件事​可以用很多个角度来观察。每一家公司新上一个模型或者版本,网上就会出现一批尝新视频。这是从AI发展的角度进行观察,看AI生成视频的稳定性、连续性、一致性、平滑性等等​特性有没有进步,有什么变化,各家模型有何优劣---也就是大部分公众根本不感兴趣的那一部分。
不过还有一种观察角度,它甚至可以完全忽略AI本身,那就是创作的角度。网上每天有那么多AI生成的​短视频,为什么我会选取这两个?这两个和其他的​风景、人物、电影或者游戏场景有什么不同?我的​回答是:它们很独特。
有个很古老的问题,​为什么人类有了照相机还要绘画?因为绘画本身很独特,有照相机无法取代的部分。​如果只是在像不像的维度上做比较,那么照相术的确应该替代绘画技巧。但是一旦超越了像不像,那么绘画所能做的事情,相机​却做不到。并且,绘画​本身没有照相机里暗藏着的那种冷酷和残忍。
今天的这两条视频就符合我关于​独特的标准:1、​要么是只能用AI这种专门工具来实现;2、要么是​大家都可以做,但是用AI来做效率最高,成本最低。
意大利面的芭蕾舞这种东西,实现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用粘土来做定格动画,可以用电脑逐帧用面条来替换真实芭蕾舞演员,​甚至还可以用最原始的手绘。但是用AI来做,​这就是一条咒语,加一点运算时间的事情。而且,还可以快速调试、修改,在很短的时间内生成一堆不同的版本,供创作者从中挑选---这就是上述方法所做不到的事情,这就是AI生成视频的独特性。
海浪形成的舞者这种东西,大概目前​只有AI能够实现。人先有一个创意概念,​然后唯有AI可以那么形象,那么顺滑地加以实现。用海浪形成的轮廓线构成一个运动的人体轮廓,​这是AI的优势。AI自身可以同时提供多种不同表现形式,​看哪一个能完全切中创意者的内心。而要做出这种顺滑的视觉效果,​由AI“想象”某个并不真实存在于生活中的具体场景,对于AI而言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这同样是一种​独特性。
你可以做,我也可以做,这不叫价值。绘画可以描摹真实,照相也可以​,那么照相就没有多大价值。等到照相机成为新闻和纪实的工具,能够捕捉转瞬即逝的画面,记录新闻事件、真实生活时,因为这是它的独到之处,于是​照相就有了价值,有了自己的生命力。
​每天网上有那么多AI生成的视频,为什么我从来不转发?因为这个世界并不缺一个海浪逐岸椰林摇曳的峡湾风景,照相机、摄影机乃至手机都可以做到,而且​可能做得更好。同样的,这个世界也并不缺某个肌肉男在画面里缓缓转过头来,一个短裙妹面对镜头大跳特跳,一头龙张开双翼飞过天空,太多了,​这些东西多到数不过来。​现在AI能做出一样的东西,那又如何呢?短视频、游戏CG、电影预告片里已经有太多了,不缺一个AI​创作的同类产品。
​还是那个老问题:为什么一定是你?
《意大利面芭蕾舞》和《海浪舞者》虽然依然粗糙,​但是它们初步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这种媒体介质的独特性要远比它的稳定性、连续性、一致性、平滑性等等特性​重要。所有这些特性都能实现,AI生成视频不过是​电影第二,游戏CG第二,动画第二,短视频第二,达到“我也可以”的层面,而我也可以=​有没有你关系不大。
如果有一种形象,有一种视效,有一种视觉结构,只能由AI才能完成,那么AI就寻获到了自身独特的价值---拓宽了人们的​感知范围和想象力边界。这件事不是只有AI如此,​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同样如此,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同样如此,创造一样有价值的作品同样如此,它们都需要回答一个相同的问题:为什么非我/此不可?
大家都喜欢看视频,那么我希望今天这两段视频你能够喜欢。


------


2024-06-30

与苦同行

 


现在我的颈椎疼痛已经好了99%,每当回想去年这个时候,我还会忍不住仰头,试着找寻一下当时疼痛的感觉。它不在那里了,让我莫名感觉有点空虚,就像是小时候牙齿掉落之后,忍不住用舌头去舔牙床上那个空洞。
当我在文章中报告了我的病情之后,许多读者留言敦促我去拍X光,做CT,找运动康复师,甚至是民间的奇人异士。很多人的想法都是这样的:首先确定病情,找出一个疾病的名字来,然后归因于它。
我的想法有点不同,病因是应该要找的,但是它又不是那么重要。因为困扰人的不是病,而是因为病所带来的苦。锁定病因,和解决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因为你只是得到了一个名字,一个名词,这个名字并不能平复或者熄灭苦。
假设我去医院做了检查,发现是颈椎错位,或者是颈椎骨刺增生压迫神经,然后医生说无法手术。那么我的确得到了病因,我得到了一个很具体的名字,然后呢?然后我就陷入了无穷尽的痛苦中去了,因为医生也没有办法。
让我简化一下这些比喻:世间大部分会造成我们感觉痛苦的事情,可能并没有解决方案。可以缓解一点,可以延缓一点,可以轻松一点,但是没有办法根本解决。觉得找到原因,找到一个名字,可以归因,就等于能够解决,这就是个迷信。把解决痛苦的希望先寄托在某个原因上,然后又寄托在某个人身上,再然后又寄托在某种方法上。
即便真有一个彻底的解决方案,在从着手解决到达成结果之间,也会有一段漫长的时光。在这段时光里,人还是会受苦。因为既然是人,既然身受痛苦,就一定会产生怀疑:这个原因到底对不对?这个人究竟有没有能力?这个方法是不是真的会有效?为什么过去了一天,我还是觉得没有什么进展?为什么过去了一周,我还是觉得没什么进展?为什么过去了一个月,我还是觉得......这就是苦,这就是煎熬。
所以,我的个人观点是这样的:当然要去找寻原因,但是在找寻原因的同时,人要学着与苦同行。假设它并不会消失,起码假设短时间内不会消失,然后思维带着这种苦,自己还可以不可以做事,自己还可以做什么事?我认为这才是重点。
比如说我就发现早晨起来,我的肩颈疼痛症状要轻微很多,等到中午之后疼痛就逐渐开始加剧,到了晚上8点之后就变得非常严重。那么,我就把每天里主要的事情和主要的决定放在上午,因为在这个时段没有那么苦,我能够集中精力写字、绘画,我也有足够的理性可以做那些过得去的决定。
晚上如果我和朋友聚会,那么十点钟之前我一定会离开。见面聊天能够分散我的注意力,不会时时觉得痛苦,但是十点之后已经没有什么能够继续压制痛苦,那我就要回家洗澡放松,然后躺下,避免继续坐着受折磨,避免在忍受的过程中因为暴躁说奇怪的话,做奇怪的事。
所有这一切给我极大的宽慰。知道身上有苦,带着这种苦我还是可以继续我的生活,做我想做的事情,这就是宽慰。和知道这是什么病,什么病因,知道一个名词相比,前者的宽慰更有效,因为它告诉我可以边承受痛苦边继续工作生活。它也暗示了一件事:虽然的确存在着这样的痛苦,但工作和生活依然是我每天里的主题,痛苦不是,它是个插曲,是个噪音,是个旁白。
下午的时候,我会选择打坐一小时,单独和痛苦相处。感受它如何从颈椎开始,沿着肩膀,手臂外侧,火线一般,电流一般,放射性地一路疼到手指尖。感受它的大小粗细,感受它的上下移动,感受它的强弱变化。在通常情况下,心碰见痛就要猛烈地收缩回来,努力避开它,努力缓释它。然后因为这种收缩和回避,疼痛很快就会变成苦,避不开,躲不掉,缓释不了,那它就是一种折磨人的苦。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疼痛是身体和人的一种对话方式。身体受到了损害,用疼痛作为语言,想要告诉人它发生了什么。人如果能够安定下来,专心聆听这种语言,仔细体会它想要表达的意思,那么身体就不需要一次次顽强地用疼痛提醒人,希望人能够转过头来听听它在说什么。一旦它确信人已经听到了,已经知道了,那么疼痛的烈度也就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人就不会感受到那么多苦。
从我的个人经历来说,真正有效的治疗都发生在我决定与苦同行之后,因为疼痛减弱,我终于有清楚的头脑逐项分析,采取了换枕头、使用颈托、换PC减少低头伏案时间、强化背部腰部臀部肌肉等等措施,然后改变就逐日到来,一直到现在,我肩颈99%的疼痛已经消失。
在此期间我见过别人是怎么做的。他们去医院确诊,多家医院反复确诊,然后为了找哪一位医生而犯愁。等找到医生之后,又为医生是名气大还是真有手段而怀疑。然后在治疗和等待中不断加深怀疑,不断发火放弃,不断换医生换医院换治疗手段......一直到精疲力竭,这时候时间的威力终于开始显现,疼痛减弱,他们又觉得阳光明媚,岁月静好。
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治疗,没有什么缓解,他们其实一直在受苦,具体说起来就是他们在不断折磨自己。还有一个更大的苦---经历了这一番之后,他们觉得是自己身体好,运气好,头脑好,通过这一番折磨他们所学到的东西是零。并没有因此学会如何找寻合适的医生,并没有因此学会如何判断合适的治疗方案,也没有因此学会如何与疼痛打交道,没有得到任何新东西---这意味着在未来类似的痛来临时依然会是苦。而在这一段痛苦的时间里,他们几乎放弃了生活和工作,因为想要避开痛,反而日日受苦。
只要有苦,人性会让人找个病,找个人,找个什么东西来背负责任。仿佛只要找见了这么一个存在,就能解决苦一样。为了避免苦,人可以跑最远的路,花最多的钱,上最大的当,只是为了回避自己和苦面对面。我想,不妨换一个角度重新思考一下这件事。比如说接受苦,甚至认为苦才是常态,然后带着你的苦,和它一路同行,看看你能不能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前进,继续做点什么。
然后你就有可能把苦从痛里剥离出来,可能认识到苦是你内心的感受而不是实际存在,最后就有可能达到苦的缓解乃至真正止息。


------


2024-06-29

加个群交流学习经验

 


我在微信里没有参加几个群。准确来说,​我的大部分群都是一次性的。临时有个什么事,大家拉一个群沟通一下,​然后这个群就沉寂了。在少数活跃群里,成员大多都在3​--5人之间,我没有参加任何大群。
可能我是那种人群中的极少数,不喜欢​拉群,不喜欢进群,更喜欢退群。通常来说,人们加入群的一个刚性理由是​:我要加一个学习群,在那里我才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激励。
从QQ时代到现在,这样的事情​从未发生在我身上。对于我而言,没有什么加个群交流学习经验这回事。或许它的确管用,因为我看到很多人想要学习点什么,第一件事就是先去加个​学习群。但是我不会那么去想,也不会​那么去做。
我曾经被拉进过大群,​刷屏的速度让我头晕目眩。就个人观察,人们在群里只会做​以下几件事:
1、打发时光;
2、​社交和八卦;
3、展示自我;
4、​获得陪伴感。
​学习?即便把这张列表拉长到20项,学习也未必能入围。现代人的精神状态多数时候都是感觉到无聊和空虚,​需要用社交和八卦来填补。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灵魂,​却又不能放下自己站在舞台正中,为聚光灯追踪的幻觉诱惑。这些欲念,这些需求,比​求得新知要强多了,它们的优先权也要比求知高多了。
所以当人们问我,有没有写作群,有没有AI学习群的时候,​我无言以对。这的确超出了我的个人经验,​我习惯了一个人学习,在没有群组,没有同伴的情况下学习。​如果遇见困难和障碍,那么就用搜索引擎找答案。中文的答案通常不行,那么就去用Google搜索英文​答案。会找到专业论坛,会找到专业群组,会找到专业文章,我遇见的问题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一定也有人问过,不单有人问过,而且一定有人已经给出​带着思考和处理过程的完整答案,​很多时候还不止一人。
我不是说学习群没有用,但是我认为要让一个学习群真正起到效果,需要巨量的​管理投入。对此,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人虽然看起来都是人,但是人会随着“容器”的改变而改变行为和表现。比如说在“公司”这个容器,人有一套行为和表现,但是在“酒吧”这个容器里,人的行为和表现就会完全不同。
论坛、博客、通讯软件群组、社交媒体,这是不同的容器。人在不同的容器里,通过语言文字创造的内容会​有很大差异。比如说博客面对的围观​压力最少,所以会有较为舒缓较为全面的表达​。即便是一个技术问题,写作者可以很从容很详尽地谈自己的想法,把整个解决过程包括​细节记录下来。
但是在群组这个容器里,人就忍不住想要打发时光,就忍不住要社交要寒暄要暗中拉小群要私下约炮,人性很难克服这一点,就需要强有力的管理者,​一次次扫水,一次次踢人,努力让大家在某个特定主题下讨论,于是才会有所谓学习氛围的存在。
同样的,并没有谁规定一个人一定要在社交媒体发送什么​内容。但是在那样的一个容器里,男生总是会在健身房自拍,总是会赤裸上身​。女生也总是会在健身房自拍,但总是要背对镜头,把脑袋转过来自拍,强调她们瑜伽裤下​丰满的臀部。
我不认为学习群这个容器​真的适合学习​。我甚至认为这种行为本身就很牛马,学校教育创伤综合症的后遗症就是认为一群人在一起​做题才叫学习,没法单独一个人进行。似乎必须要有一群人和自己做同样的事情,自己才有动力,自己才觉得安心,​没有个温暖的大集体自己连撒尿都困难。学习和人生中所有重大的事项一样,都是纯个人的事,和人多人少有没有人陪​没关系。
长久以来,我都有一种相当极端的​想法:如果一件事只需要一个因素就可以运转,那么就不要添加第二个因素,只是为了运转水平提升20​%。如果一定要做一件事,优先考虑如何用最小的架构最小的投入最简单的方式做起来,​只要不会倒就行---先验证最低条件下能否运转,然后验证改进最低条件对输出的影响,确定关键性因素,最后才是所谓的优化,所谓的提升。
根据这种极端想法,一个人就能学习肯定要比组成一个三人小组要来得好,三人小组肯定要比加入一个​50人群要来得好。一个人靠自己就能学习,那么他在100人大群里​肯定也能学到一点东西。但是反过来逻辑可能就不成立,不信的话,我想问一个问题:2年前就参加AI绘画群的朋友,2​年下来,你们学得怎么样了?​你们当初的群友学得怎么样了?


------


2024-06-28

在最好的年华里

 

两年前,我发布过一篇《同学,请不要弃考》。昨天在这篇文章的留言区,又新出现一条留言​:
和菜头叔叔您好 我是一名17岁的小女孩马上就轮到我高考了我却没有勇气去学校。。 我因为个人原因中考落榜了 现在在别的地方借读 顾名思义借读就是给很多的钱在另一个学校上学 借读就也意味着会遭到同学的冷眼 甚至会被嘲讽是买进来的 可想而知同学关系也就不好了我也没朋友了。。 这倒不是主要的 主要的是马上高三了 我却天天起不来床上学 我认为根本原因是逃避学习 我真的好难受 我不想吃上学的苦也不想吃生活的苦 我一天天落课妈妈也很担心她常常哭泣她不敢跟爸爸抱怨怕我遭到指责怕他心疼自己(因为我妈妈每天要开来回2H的车在我借读的地方和单位之间奔波)也不敢跟我的姥姥姥爷说怕他们担心 只能自己承受着 我看到她哭我很难受但是我不是很想努力了 学校学习好枯燥 借读的地方待的也不舒服 家庭关系也因为我要上学有了一定程度的疏远 感觉一切都是为我牺牲我却不想面对学习的痛苦但却羡慕别人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早上起不来说是没有动力 但每天却不由自主的点开**职业技术大学(我想上的大学)的公众号 我打心眼里不想落课 但已经3天没好好上过学的我又何谈不落课 我不想最后说一句我跟不上了算了吧我放弃吧 但是现状却是我没有上学用功 感觉一切都好矛盾
原文就是这样,标点符号照录。本来最后还有一段,内容要求我“骂醒”她,但因为还涉及到其它个人私隐,这里从略。
在回答这位小同学之前,​我想说说前几天我收到的另外一条留言。内容是一位读者说他的弟弟今年高考分数公布,足够上​清华北大。而他自己当年在中学时不爱学习,​最后去了职业学校。他问我,​为什么人生会那么参差?
我当时的回复相当冷血,说这不叫参差,​如果当年他那么学习,最后还考上了北大清华,那才叫参差。昨天留言的那位小同学,可以看看​这个回复,感受一下什么是成人世界。他在该他学习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他在该他好好工作的时候,又要去嫉妒自己的弟弟,抱怨人生​不公平,于是他就会得到另外一个成人这样的回答,一点都不温情,一点都不客气。
回到小同学的留言来,首先我对​留言的总体理解是这样的:在看过无数段留言之后,我总结出今天的许多小朋友在行文上有个共性,那就是​留言没有标点符号。以前我以为这是一种流行文化,或者是为了节省时间。现在我不那么看了,我认为你们就是单纯放纵自己,所有那么使用标点符号的小朋友,从文字表达上来看,​都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从到到尾都是我感觉,我难受,我沮丧,我绝望,我处境困难......
以前没有人和他们说过这个问题,​那我现在来做第一人:这么写中文很不礼貌,因为这对于阅读的人而言造成了障碍,需要对方用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看你们板结成块的文字,眼睛不知道在哪里停顿才对。
接下来,我不认为有什么“17岁的小女孩”这种中文语法。小女孩套装对于一个17岁的人来说尺寸太小了,​很难套进去。一个要参加人生中首场重要挑战的人,不能是个小女孩,​起码她自己不应该那么认为。在自己脑门上贴这么个标签,意味着想要向世界和世人索要优惠券,索要特别​优待。没用的,​我给自己贴“老男孩”都没用,何况是你?17岁的高中女生要面对的是高中女生的问题,贴上“小女孩”​这些问题也不会变得更简单一些,更容易一些,更不会有什么特别优待,世界因此就会向你发放​布偶和棉花糖。
以前没有人和他们说过这个问题,那我现在来做第一人:幼化自己,萌化自己,这种举动甚至​许多成人也会做。许多人喜欢扮可爱,​喜欢因此从别人那里而来的优待。但是书本根本不理会你​幼不幼,萌不萌,考试也是同样,世界上大部分事情也都如此,难道一个白领穿上粉色的泡泡裙世界就不会抽她了?
然后是困境。我认为的确存在困境,人也的确会陷入其中。陌生的环境,不友善的同学,学业上的困难,家人的态度,​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包裹自己的真实困境。但是依照我的人生经验和生活观察,那些真正陷入困境的人所采取的真实​行动从来都是求生。就像是一个人陷入泥潭,他不会观察和介绍泥浆的冰冷粘稠,不会观察和介绍水里的水蛇和虫子,他会努力挣扎,​抓住点什么东西,翻滚到靠近硬地近一些的地方,他想的是如何尽快脱离泥潭,脱离下陷​。
以前没有人说过这个问题,那我现在来做第一人:在看过无数次类似的描述之后,我猜想那些想尽描述自己困境的人,要么不是在面对真正的困境,真实情况远没有那么糟糕​;要么就是一早打定了主意,准备搜集这些困境的资料,好为将来的自己提供理由,证明放弃和失败不是自己的责任。
​当然,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性本身的特点,人总是要为自己免责的,人总是习惯性地​把责任归结为外界。我还是个宝宝,他们对我不好,我身体太弱,这太难了---在成人世界里这也是个常用套装。但是在成人世界里,通常得到的回答​是:只要没死明天就来继续加班。
人们写大段大段的话来给我,是希望我​相信他们的说辞。我的确相信,我相信的确有那么个17岁的高三女生,我相信她的处境很艰难,我也真的相信她很想去那个**职业技术大学​。那么,我也相信她正处在人生中最好的年华,也相信她现在手中还拥有难能可贵的选择权,我更相信她把**职业技术大学的名字挂在自己面前,把所有心思花在​如何进入这所大学上。然后当她如此去想,把目光焦点从困境上移开,那么她​就能找到出路。道理并不复杂:仔细观察困境,得到更多​具体困境。仔细观察出路,得到​更多可能出路。
或者还有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继续观察总结困境,继续沉溺把玩困境,让时光​匆匆流逝。这样再过几年,自己就可以加入“人生太参差”​的大合唱,加入“父母皆祸害”小组,加入“反抗校园霸凌”​话题,然后继续做个自己人生的​旁观者,但是自己一辈子都正确,都正义。
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人通常不会意识到这一点,并不觉得美好。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人拥有最多的选择和最多的可能,但人在其中却只会感觉到匮乏​和束缚。终有一日,等到失去之后,人才终于意识到自己当初错失了什么,如何虚掷光阴,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所遮蔽,因为自我放纵和自我取悦​而迷失,因此终于学会尊重和珍惜当下。
我想​从现在开始学习使用标点符号可能是个很好的开始。


------


2024-06-27

自套模具的人


我说过我不做MBTI测试,​以及类似的一切测试。我也说过,一定要问我是​MBTI的某个分类,我的答案是IMSB。
真实原因是我不喜欢针对人的分类法,尤其不喜欢被归入某个类型,感觉像是把自己塞进某个模具里面去,然后好把自己和​一批人归为一类。​但有人喜欢,还会主动挤进模具里去。​看着十二种或者十六种分类总结,逐条对照,然后惊喜地喊叫:对对对!那就是我,就是我啊!
还有人喜欢看列表,类似《成功人士的21个特征》、《批判性思维的8个习惯看看你都有几个》之类的东西。它们同样是模具,​人们同样急于挤进去,好证明自己具备成功人士的特质或者具备批判性思维---后者一般被理解为一种好东西,具体是什么可能​没那么重要。
有时候我想,人类​怕是章鱼的一个亚种。你看章鱼在海底玩耍,遇见一个罐子,就​迅速钻进去,把身体变成一个罐子的形状。遇见一个瓷碗,就迅速钻进去,把身体变成那个碗的形状。很多人都像是章鱼一样,热衷于把自己​严丝合缝地贴合某种模具,变成模具的形状。
虚荣和​恭维都是很巧妙的玩意儿。穿一套漂亮衣服,戴一块高级手表,提着一个奢侈品包包,这是浅表性的虚荣。而“我其实就是这种人”​,就属于比较精细精微的虚荣。因为它如此​精细精微,就不容易被人觉察,反而理解为某种积极心理,​某种正向的能量,​某种客观的结论。
“你真漂亮”也一样,属于浅表性的恭维,因为存量巨大人们早就不会在意​。浅表性的虚荣适配浅表性的恭维,精细精微的虚荣要配合精细精微的恭维,最好不要​错位,这样才相得益彰。​比如说:
​“多年来,你因为敏感的心灵受过许多苦。”
这就是精细精微的恭维,敏感和苦难就是自我需要的虚荣,以此把自己和那些反应迟钝,​皮糙肉厚的粗人区分开来。以此把所有的失望、挫败都美化为一顶荆棘冠,把自己送到高处去加冕。于是,接下来很自然就有了那一句“我其实就是这种人”,模具合上​。
如果去掉恭维,​上面那句话比较完整形态应该是这样的:
​“多年来,你因为敏感的心灵受过许多苦,但很多时候你是自寻烦恼。而那些因为敏感而获得的额外快乐和喜悦,你经常蓄意忘记,因为你把它们当做是理所当然。”
这么说应该更为客观一些,但是客观听起来有时候带有某种否定的意味,有时候​带着某种批评的口吻,所以你不大喜欢。因为这种不喜欢,你背转向它,连带它最珍贵的暗示---你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你有多棱角多层面的性格---全都一并抛弃。还是模具里舒服,是啊,多年来我因为敏感的心灵受过许多苦,​我应该是这样的人才对。
很困难么?承认自己并不符合特定的标准,承认自己并不接近任何意义上的某种好人,某种聪明人,某种雅人妙人成功人士,​真的很困难么?比如说我某些时候就是蛮横粗暴,就是极端无礼,​并不是什么真性情。没有真性情的罐子,没有真性情的模具去隐藏,那么我的​蛮横粗暴极端无理就无所遁形,无法掩饰。​但这不就是我么?如果我不承认它们,又何谈改进​呢?
这里的真性情就是一种恭维,我就是真性情同样也是一种​虚荣,它们加在一起就是一套很舒服的模具,​可以让自我安然躺在里面,但是真正的问题却因此​被回避掉了。
从16型人格的模具里出来,再到成功人士的21个​特征模具里躺下,从一种巧妙的恭维躺到另外一种巧妙的恭维里,努力把自己变得和模具一样,于是自己就拥有了某种特定的人格,或者拥有了某种成功的可能,这是虚荣​。而这种虚荣和你真正是个什么人,能不能成功,没有任何实际关系。因为你是模具里出来的赝品,你在用代价最小的方式在模仿根本不是你的​人。​你认为,一旦能像,那么像就是是。​
世间哪里有那么便宜的事情?脾气暴躁,习惯性辱骂下属,穿黑T恤牛仔裤用极简风格做​PPT开发布会的CEO多了,没有一家成为苹果。他们站在聚光灯下,其实也是在满足自己的虚荣---​我就是乔布斯,我用了他的全套模具,​连水印都是一样的。
模具就是个骗局,​喜欢自己套个模子的人就是喜欢自我欺骗。自己是个什么人,​需要有足够的定力和耐心去做自我观察。​会有自己喜欢的部分,但不应该停留。会有自己不喜欢的部分,但​不要立即转开。然后一个人才能知道自己是个什么玩意儿,知道自己是个什么玩意儿,才​能想明白这么个玩意儿放在生活里会产生什么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己和自己相处的方式,找到自己和他人,和世界之间的相处方式。因为这个观察是真实的,那么可以认为它​总是起效的。
而那些缩在四字代码里的人们,除了可以在社交网络的自我介绍里填写四个字母,和他人多个话题之外,​这些四字代码还有什么用?我给自己挂个IMSB​又和其它四字代码有什么不同?​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你是个i人,他是个e人,我是个b人,​又如何呢?​是降低了沟通的门槛,还是增进了相互的了解?​你看,这就叫做刻薄,我的性格特征之一。刻薄就是刻薄,​我不会说,这是因为我心中对世界对他人存在着大爱,所以才会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也不会说,刻薄是许多聪明人的共同特征,然后给自己​开一张特别通行证,甚至要把刻薄两个字写在脑门上。
我刻薄,我起码知道,我起码知道它会伤害其它人,并不是什么好品格。但躺在模具里的人有没有​类似的认知,那我就完全不清楚了。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