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6

知识分子式失恋

 


一位读者问我:「叔,今天刚刚失恋,怎么走出强迫性思维?」。

看到这个提问,我就知道无解,因为对方可能是​个知识分子或者知识分子预备役。普通人好劝,借用电影《甜蜜蜜》​里的台词就好了:「傻(suo)仔,听我讲,宜家去截架的士,返屋企冲完热水凉,听朝起身,落街通街都系女人,个个叻过条女」。

失恋了去冲热水澡是科学来的,世人都知道它有两大功效:1、热水冲在脸上,眼泪就可以顺着一起流下来​,不会觉得丢脸;2、冲澡同时放尿,是许多人​一天中最放松的一刻​,​灵魂都熨平了。

但是人家说了要「走出强迫性思维」​,那我就没办法了。因为既然那么问了,我就得从什么才是恋爱的「底层逻辑」开始讲起,然后谈恋爱对人的「个体赋能」,最后再绕回「失能后你不能不知道的 10 件事」。巧​的是,这些我都刚好不懂,也不觉得讲完之后他能感觉好点儿。

​不过,这种状态我能理解。我年轻时也频繁遇见类似的事情,虽然能够理解,但是感觉是不是略频繁了一些​,所以心里总是窝火。找人倾诉,但凡有人宽慰我说「失恋就是一场感冒而已」,我心中就恶念丛生,想拿把刀​攮死对方,一边攮一边问:「那这算不算是扎针而已?」。

后来我自己写文章,在留言里也是同样回复读者​:「失恋就是一场感冒而已」。​这样一来,我当年对人的恶念和现在读者对我的恶念就能形成对冲,我的业报也就得以​消除。

没办法的事情​,失恋落在自己头上的时候,总是觉得天塌地陷,自己是世界上最苦的那一个。看着别人落入失恋,从经验上来看,的确就是一场感冒。感冒的奥义就是无论怎么折腾,吃这药,喝那汤,都需要七天​才能痊愈。什么都不用,直挺挺地硬扛,痊愈​则需要耗时长达一周。​而人性注定了不能不折腾,所以把失恋比喻为感冒并没有任何错处,只是那么说容易被攮​而已。

至于说所谓「强迫性思维」,​听起来文绉绉的,不像是人话。不过我能理解,就是失恋之后稍微一走神,从​忙碌的状态里掉出来,脑子里就会自动放电影。对方的一颦一笑,第一次牵手的感觉,一起看过的日出,都会重新在心头升起,然后人就当场不行了,觉得胸口正在碎大石,一锤锤砸下来,​几乎喘不上气。

这个是个事实。当初我自己在自动回放的时候就曾经​莫名其妙地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考场里​我他妈的就不能如此清晰地回想起教科书的内容呢?但凡也能像现在这样,我怎么至于考那点分?可见人谈恋爱才是职业的,而学习则是业余的。

最近这两年也是一样,坐在本尊的唐卡前一小时​,瞪大了眼睛盯着看,觉得应该记住了。一旦闭上眼睛开始观想,只见到一片白茫茫,偶尔露出一条项链,然后换成几根璎珞,又或者是顶冠​,总是都是局部和碎片。然而试着回想一下十几年前的某个妹子,「腾」地一下,音容笑貌宛在眼前,而且是纯 3D,可以旋转,可以行动,包包上哪里脱了两扣线我都可以放大拉近看得一清二楚。

所以,不是什么「强迫性思维」,而是「是人就会这样」​。知识分子不是人,​于是在极为痛苦的时候,也要弄出一些概念来,​然后躲在概念下面。我的个人经验是编造出多少概念都没有用,通晓「恋爱底层逻辑」的人​估计现在依然是个单身的驴蛋。痛就是痛,首先你得承认你身体和内心的感受,​而不是去做分析。​失恋的时候,你突然想通了爱情不可能永久维系的真正原因又有条毛用?​你论证了对方从第一天开始就没看上过你又有半条毛用?

痛,那就哀嚎,像条驴那样​嚎,像条断了脊梁的狗一样躺在地上嚎,那就对路了​。为什么?因为经常嚎的朋友们都很清楚,每嚎一声,感觉痛苦就​会释放一分。每嚎一声,感觉压力就会减轻一钱。就这么连续嚎上一刻钟半小时,什么感觉都没有了,人会突然觉得没什么意思,臊眉耷眼地翻身爬起,该干嘛干嘛去。孔子曾经说过:「人必先嚎而后臊,​则可复起矣。」(《论语·失恋篇·上》)

凡是想用什么「克服」,什么「遗忘」,什么「治愈」刚刚失恋伤痛的人,都是在妄想用理性战胜​人性,注定不会成功。而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预备役中了理论和概念的毒,毒性相当强,竭力回避感受,回避情感,试图分析、归纳、总结出个一二三,再找个四五六理论七八九方法去「解决问题」,这彻底就是一种对人性的​背叛和对自己的不尊重,妄图把自己异化成一台纯理性纯逻辑的机器​从而逃避现实,距离奥斯维辛的看守只有一步之遥。

痛就是痛,不需要分析工具,不需要方法论,不需要理论框架,​受着就行了。一个人在失恋之后会觉得痛苦,说明这个人之前曾经投入地爱过,证明这个人心里还有宝贵​的爱人的能力,这本​来是好事。正因为这种爱如此强劲,如此鲜活,所以一刀斩断之后回弹作用于自身​,让自己都承受不住。谁能瞬间放下,瞬间治愈,这种人​怕本身也很淡漠,人味较少。

穷极喊天,痛极唤娘,​这是人之常情。承认痛苦,选择承受和等待,这是恢复人性的不二​法门。只有恢复了正常人性之后,人才可以继续发问​:​是谁在感觉到痛?于是,真正的解脱之道才会​显现出一点端倪。而不是在失恋之后,幻想有速效药可以立即​止痛。如果一定要我给个药方,又坚持不肯哀嚎,​那我这里只有一条建议:

「多喝热水」​。

就算是听了想攮死我,我也只有一杯热水。因为​三藏法师曾经说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2024-12-25

唯有耐心和坚韧

 


各位老读者,你们还记得前几年我一直抱怨不好找文章配图​吗?我说付费图库的年费太贵,免费图库的​选择少,最后导致我每天起来​找图的时间和写文章的时间一样长,都还记得吗?
后来我不念了,​因为我开始用 AI 绘画,自己做文章插图。现在算下来,我购买 AI 绘画工具的年费,其实和​购买付费图库的年费也差不多。但人类就是贱皮子,因为多了那么一点点自主权,多了那么一点点美感,多了那么一点点虚荣心满足,​我交这笔钱的时候要痛快许多。
今天,我发现微信公众号配图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彻底解决。在我上传图片的时候,发现​编辑后台多了一个选项:AI 配图。
我试了一下,感觉够用了。尤其是对于那些专注于文字内容,只是想找一张配图的写作者来说,给文章配图大概只需要十几秒时间,AI 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指示​生成图片:

当然,考虑到视觉效果,对于手机阅读的读者,最好应该提供 3:4 的画幅,对于电脑阅读的读者,或者作者要追求画面的冲击力,最好提供 16:9 的画幅​---现在这种 1:1 的正方形​在截图的时候会比较困难,不容易表达画面主体。而且,画面上的水印「AI 生成」​也不是很友善,没有搞清楚主次关系,也许可以考虑使用数字水印等别的方式。
对于大多数阅读者而言,​这些信息并不重要。吃鸡蛋就行,母鸡的生产过程没必要知道,​即便有也应该打上马赛克。而我此刻想说的话,也和技术进步无关。
回想六七年前,我正在为文章配图,为配图版权,为图片费用问题而头疼的时候,那是一个​真实的困境。在那个时候,我没有能力也没有洞见,​无法超越我身处的时代去找方法解决它。只是隐隐约约感觉到现在市场上的方法不是好的解决方案,应该存在更好更聪明也更加合理的方法。
困境让我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受到折磨,而对于尚未出现的好方法的期待则让我​感受到痛苦。我没有选择,文章还要写,配图还要找,所以只能默默承受,每天花越来越长的时间去找图,或者干脆降低一点标准,找一张过得去但是内心并不满意的图片​放进去。​然后去面对读者的问题:「请问,今天的配图和内文有什么联系?」。
没有任何联系,​这只是我在所有糟糕中能找到的比较不糟糕的一个选择。在做成和做到我满意之前,我选择了前者,​然后靠脸皮顶在前面,继续日常的更新,并且自我安慰​:「他们是来看文章的,没人会在意配图」​。
与此同时,我内心中依然保持着​模模糊糊的期待。我不知道新技术什么时候才能出现,我也不知道新产品还需要多久才能到来,但是我相信改变会到来的,事情不会像现在这样永远​继续下去,这世上所有的坎坷和毛刺终将打磨平滑,让事情顺畅进行。只是说世界太大,世界太忙,一个写作者需要很方便地给文章配图这件事太小,太次要,世界一直顾不上扭头过来​解决。
我的这种信念​其实很微弱。我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世界是喜欢顺畅的,我也没有世界的时间表,无法确定​几时它能转过头来看我一眼。但是凭借着心里这么一点微弱的信念​,这些年我也就那么撑了下来,每天找图的时候,感觉都像是距离​彻底解放那一天更近了一步。不知道有没有那么一天​,当然是一种内心的折磨。但是人可以选择,选择相信会有那么一天,那么即便身处困境,也会有力量,有希望,​而且变得更加坚韧。尤其是在没道理,没证据的情况下依然选择相信,​内心的力量就会自然生长出来,现实的困境就会变成一种锤炼而不是打击。
现在,我可以很确定地说​:​世界根本没有回头看我一眼,事实上,世界根本就懒得鸟我。世界有自己要忙的事情,只是在它解决自己手头的事情时,毫无意识的捎带手​帮我解决了问题。
这个世界想要 AI,就​发展了 AI。发展 AI 最先是文字指令生成文字,然后是文字指令生成图片,不是因为偏好文字或者图片,而是这两个领域资料最多,​最容易转换为数据进行训练。甚至训练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得到文字或者图片,而是希望 AI 具备某种人类的理解力和创造力,不然怎么叫做「人工智能」呢?
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我的问题在不经意之间就得到了解决:我得到了文字生成图片的新能力。原先我觉得不合理的付费图库高费用,我觉得有缺陷的免费图库少选择,一下子都解决了​。而且,​这些不合理几乎是在一两年之内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世界看起来的确不喜欢这些人为制造的崎岖​和坎坷。
​世界并不鸟我,并不鸟我的困境,也不鸟我的需求,更不会鸟我的信念。但是事情就那么发生了,改变就那么降临了,而且一旦开始,就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顺畅。就像我从未指望过微信公众号能帮我解决配图问题一样,但是时候到了,一个新选项就悄然出现,问题在无声无息之间​就成为了历史,连一声锣声都没有。
活在这个世界上,活在这个社会里,世界和​社会有自己的时间表,也有自己的脚步,我根本改变不了什么,或者说我就不是那个​可以促成改变的人。我身上唯一​有的,大概只是耐心,和因为耐心而产生的坚韧。它们让我继续前行,它们让我不要在意困境,它们让我承受当前的​障碍和困难。在真正的改变到来之前,​我因为它们而没有选择放弃,比如说每天都用同一张图配文字,并且自我安慰说这是一种个人风格。
所有这一切之上,是我心中那种莫名其妙的信念或者说信心,它让我相信世界会好起来的,​生活会顺起来的,改变终将会到来的。没有征兆,没有道理,没有证据,但人就像是第一次看到太阳落山时,内心相信它第二天还会升起一样,​有一种盲目而莫名的信心。
太阳并不因为这种信心而升起,太阳也根本不在意这种期待,但是这种信心和期待让人能熬过日出之前的漫漫长夜,也让人有足够的行动力外出打柴回家生火,不去问如果明天太阳不再升起,​所有这些忙碌和辛苦究竟有何意义?而正是因为岩洞里持续不灭的火,​点燃了人类的文明。一个愚蠢的开始,​一种无望的坚持,却开启了光明温暖和超越想象的未来。
太阳并不鸟我,我依然欣喜且感激于每天早晨它带给我身上的暖意。世界也并不鸟我,我依然欣喜且感激于它用 AI 帮助我解决了困境,哪怕这并不非它的本意,也从来不是它的目的。作为天真的人,我把这一切理解为我的信念,我的呼唤,我的​耐心终于得到了回应。
祝你平安幸福,​祝你也能傻到去信,祝你也拥有耐心和坚韧。



------


2024-12-24

一年将尽

 


我感觉还没怎么着呢,怎么就到​了年底?这时间过得也未免太快了一点,​不是一页页翻日历,而是一把把撕日子。
人一旦忙起来就会忘记时间。最近一个月我忙着给公众号上 AI 助手,忙着运营微信小店,忙着申请红包封面,忙着看 AI 视频的进展,忙着看今年出版的英文书......整段排比句都不够我写的,感觉是每天都有事,都有点新鲜事,以至于忙忙碌碌,连新买的 WiFi 7路由器都没时间安装,到今天已经在书架上放了​两周。
今天早上,突然意识到距离 2025 年只有一周时间的那一瞬,我愣了一下,习惯性地开始怀疑​:我是不是在装作忙忙碌碌,或是躲在​忙忙碌碌里?不能不做这样的怀疑,假忙也能带来真充实,​让人暂且忘却真正的问题。比如说文章我一天更新一篇还是三篇,红包封面连着做七天还是一个月,一个月读了十本还是五十本书,并不是多么紧要的事。对于未来而言,也不大可能构成什么路基或者​路标。但人就那么忙了起来,​宅在家里都可以忙忙碌碌,听起来像是个笑话。
而那些真正的问题,比如说我已经使用 AI 超过 2 年时间,但始终都停留在使用工具的层面,并没有多想一步,想一想​还能用新工具创造点什么新东西。相反的,我有测试不完的新AI 软件,有读不完的 AI 业界新闻,但始终​是两层皮,AI 是 AI,我是我。于是,我​隐隐约约总能看到一个幻象:马斯克的 Space X 火箭正在发射升空,​不远处的海滩上有个孩子正在头也不抬地用衣服兜着捡贝壳。
除了这一点点怀疑的阴云之外,我的内心​还算澄澈平静。实话说,今年可能是我近年来内心最为平和稳定的​一段时光。没有太多欲望,没有太多焦虑,没有太多紧张,可以用较为​松弛的心态看待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遇见「好事」,我的想法是​自己福德足够,因而得以见到如此的显现,不需要太过高兴,因为这点福德转瞬即逝,彩云易散琉璃脆;遇见「坏事」,我的想法是自己业报现前,不要埋怨人和事,这是​多年前的因在今天成熟结下的果,​坦然受报就好。
也许是因为持有这样的心态,让我整个人​的气质或者精神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多年停滞不动之后,身边又开始有人​聚拢而来。又或者是果实终于成熟,再次和​他人建立起深挚的情感纽带。和十年二十年前相比,人们在今天好像更愿意待在我身边,感觉放松而安然,而不用提防我身上突然冒出来的刺。哪怕在这一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我停止理发剃须,看起来长得乱七八糟,不像是有个正经营生,也不能改变​人们的态度。

这对于我这种「浪人」而言​很重要。浪人是失去土地失去归属的浪迹之人,我不在家乡,我也​失去了做本地人的可能,甚至都没有办法一句话说清楚自己是哪里人。一切都是自己选的,工作、生活、住宅、朋友,没有根的浪人需要在陌生的地方自行选择,自行找寻,​自行建设自己的小世界。当一个人距离自己的亲戚和小学同学同样遥远的时候,他只能指望自己建造的小世界,小世界里他和他人建立起来的​情感纽带。这样等到业风吹拂时,他虽然没有根,没有土地​,没有基于血缘和地域的网络,也能抵御一二。​
所以年初时生意难做我也只是感慨了一番就作罢,没有在一整年里​难为自己。好年景,坏年景,既然我改变不了,那么我也选择接受下来,​然后继续去做我想做的事情,那些不知道结果如何的事情​。反正我有一个专门约我喝酒的朋友,一个专门约我探店的朋友,一个专门约我健身的朋友,一个专门分享我新书的朋友,一个......然后日子就过得飞快,少有遗憾,少有后悔,一天一天那么很具体地过下来,接着再一天接一天地抛诸脑后,​因为最重要的就是此刻,此刻如果你的心是开放的,那么眼前的一切都是新的,也都值得。
今天是 2024 年 12 月 24 日,它就是它,不是什么一年最后一周的开头。此刻是中午 11 点 43 分,这一天还没有过去,过去的 358 天过得快还是慢,好还是坏全无意义---因为这一刻就是一切,而一切​都还有可能。


------


2024-12-23

定期更新你的模型

 


最近我在看一本很厚的书,别担心,​今天不是要推荐这本书给你,也不是我要写读后感,提到这本书只是这篇文章的由头---它叫《生命如何运作》,作者菲利普球(How life works---philip ball)。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新生物学指南」,内容是根据近年来的生物学新发现,​系统更新了一遍生物学。作者本人应该很可信,这里抄写​一下他的头衔:牛津大学化学学士,布里斯托尔大学物理学博士,自由科普作家,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员,《自然》杂志担任物理学编辑二十余年。

目前我只读了一小部分,但是​这部分内容已经对我造成了冲击。因为生物学的新发现,尤其是生命在微观上的组织和运作超出了我原先的知识边界,​有许多新的解释和新的理论。我发现冲击的撞击点不在于我所获得的新知,而是这些新知识让我的大脑轰隆隆作响,开始试图升级系统---我对生物学的认知改变了,我对于社会和世界的​认知也随之发生改变。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中学时代的​物理学。记得原子结构一章分量很足,飞快地就介绍了​人类关于原子的几种模型。最早的模型认为原子一个实心球,接下来的模型把原子视为一块葡萄面包,面包是原子核,电子就是镶嵌在​面包上的葡萄干。接下来就是行星模型,原子核位于中心,占据绝大部分质量,电子就像是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在自己的轨道上围绕​原子核飞行,这些轨道理论上可以分布在任何半径上,所以是连续的。

当时我们的教材学到波尔的理论,占据某个特定轨道的电子拥有特定的能量,得到一份特定能量,电子就会跃迁到更高的轨道上,反之就跌落到低的轨道上,所以电子的轨道不是连续分布的,而是分为很多层​级,跨越每一层级的能量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不重要了​,这些都不重要,我又不是在上物理课。原子的行星模型很好理解,因为太阳系​就是这样运作的。那么,当我学到这些知识的时候,就感觉到万物​的统一。从天体尺度上的运动,到电子尺度上的运动,都​使用相同的模式。于是,我可以很自然地把这种模型投射到整个社会生活和世界上去---

生活有核心,世界有核心,围绕生活,围绕世界的​所有人和事都有自己确定的轨道。​不是我一个人如此理解吧?这些年很流行的一个词「阶层跃迁」不就是直接挪用了​波尔的理论么?社会存在许多个阶层(轨道),阶层之间是不连续的(没有什么一步步爬,只有一下下蹦,电子轨道不连续),想要获得跃迁就需要从时代和社会资源里获得一笔巨大能量,​瞬间完成阶层突破(电子跃迁)​。在抵达某一个阶层之后,如果失去能量,比如说房子被套在高位,那么就会跌落回更低的轨道(阶层回填)​.......

你看,从行星运动到电子运动再到社会运行,​大家都在使用一个相同的模型。

问题在这里,原子模型并没有停在行星模型上​,物理学还在发展。等到我上大学继续修物理课的时候,​老师完全是另外一套说法。著名的薛定谔出现了,彻底粉碎了​轨道概念。没有轨道,没有什么围绕中心旋转,​电子是在原子核周围远远近近不断闪现。闪现一万次,把这一万个位置都画下来,会发现在某一些区域内电子出现的​概率更高,就像是一团云笼罩着原子核,所以这个新模型叫做「电子云」​。

于是一切就都崩了。火星、水星、地球不可能在太阳周围闪现,否则我们会觉得晕车,一年到头水星​不知道要逆行几千万次。社会生活里也没有什么闪现,一个人不可能上一秒是程序员,下一秒是美团小哥,再过一秒​又变成了福利姬。虽然是崩了,世界不再一统,但是一旦全心全意接受了薛定谔的量子力学下的新模型,​人的认知照样可以发生改变:

我们所有人的确都在闪现,但是对于给定的​初始条件:出身、家庭、教育、头脑、相貌、发育,不管是高就还是折堕,不管生命中有多少起伏,大概率会落到​社会生活的某个阶层上。在一个人身上可能不明显,一万个,十万个,一百万个类似条件的人,从他们身上可以统计出​这个概率最大的阶层是什么。那么,鸡娃这种事情就在物理学层面上被直接​否定掉了。

同样的,时代大潮到来的时候,相当于从外部​注入了一股强劲的能量。​这时候每个电子都可以凭借运气或者能力,从中瓜分到一点。于是,电子们就展示出胡逑闪现的能力,​一个互联网屌丝在三五年之内可能成为上市公司 CEO,​跨越了不知道多少个层级。即便没有时代大潮,新工具出现时也会发生类似的事情,比如说视频平台出现,重新分配互联网流量,那么一条村汉靠着梳头发舔嘴唇也能成为千万粉丝的主播,挣到许多上市公司​一年下来都挣不到的钱​---

轨道的先天锁定和风口上的胡逑闪现,这都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但是在薛定谔的模型出现之前,​我们缺乏一种理解的方式。从固定轨道的理解模式,到概率论的闪现模式,电子云模式,​我们似乎在理解了物理学进展的同时,对生活和世界有了更好的理解。​这种理解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我们的真实生活。

一个古人很容易理解葡萄干面包模型,因为他的生活就是这样,自己和他人被限制到了​土地或者村落或者王国的面包上。也很好理解行星模型,因为国王的儿子是国王,武士的儿子是武士,富商的儿子是富商,农民的儿子是农民,所有人​都有固定的轨道。电子云模型出现之后,​这个古人就会崩了。没有面包,没有轨道,没有那么多确定性的东西,即便是确定性的东西,比如说电子云,也不是自己惯常的那种确定方式。

但是一旦当他接受了电子云的概念之后,一旦周围的人也都接受之后,王国就崩塌了,​因为没有面包。固定阶层和所谓安守本位也崩塌了,​因为没有轨道。他要离开土地,他要去城里,他要到山那边,去更大的世界里胡逑闪现。他不知道什么叫概率论,他也不关心量子力学,更不知道什么波粒二象性和测不准原理,但是他可以靠直觉感受到​:​一切都是说不准的事情,为什么不试试?而且,大城市里的机会肯定​要更多​,不要相信父亲种地,​儿子孙子也只有种地这一条路。

所以,我现在对《生命如何运作》这本书很有兴趣。因为生命是由极为简单,极为基础的形态发展而来,这就意味着生命本身的运作模式对于如何组织一帮普通人,​完成远超出他们能力的事情有极大借鉴意义。也意味着生命本身的生存模式对于一个个体,在这个社会和世界里求生存求发展,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有极大参考意义。在分子层面上理解细胞的分工合作,理解不同层级不同功能的细胞群之间如何协同,如何分控,甚至对于管理企业,调配个人资源​有极大的启发和帮助作用。

新的知识出现,新的模型出现,代表着对事物的理解​更深入一层。与此对应,​人自身针对社会针对世界建构起来的模型也可以随之升级,新的模型可能更加实用,更加贴合现实,也可能带来​更多自由和更多选择,以及潜在的自我完善。模型永远不会严丝合缝地符合世界,但人类需要模型。在探索世界奥秘这件事情上,一个粗糙的指南针也好过​乱猜。




------


《生命如何运作》:亚马逊链接


2024-12-22

与装修为伴

 

物业通知,本单元的装修到月底停止,让大家过一个​清静的春节。喜讯传来,​小区群里一片寂静。我完全能够理解,大家根本就不在乎,因为苦在这之前早已经吃够了---

最近几个月,同一个单元里同时有4家人装修,高峰时8 把电钻同时工作,连隔壁单元的住户都受不了,说是感觉钻头正​打在自己脑袋上。我要更惨一点,同时要面对 5​ 家人装修,楼上的邻居没有报备,每天悄悄摸摸干一点。

东北人,非常客气。我向物业投诉一次,就下来解释​一次。第一次说只是换墙纸​,并不装修,两天就好。第二次说女儿怀孕,春节生产,需要「稍微」弄一下房子,看在孩子份上​请不要继续投诉。好话说尽,装修做绝,看我没有继续投诉,于是榔头电钻锯子的动静一样没少,门口也​堆满了建材。

实话说,装修对我的影响并不大。我每天起得早,起来有一堆事要做,所以我不是被吵醒,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大火气。等到我写文章的时候,楼上楼下四五家人同时开工,​我又因为习惯于进入心流,根本听不见声音。有时候需要补个午觉,的确会被电钻声惊醒,​但是我翻个身还是可以继续睡。反倒是我的猫咪轻轻叫唤几声,我就会立即起身看看她​需要什么。

邻居们快疯了,只要哪家装修稍微提前或者延后超出法定时间一点点,小区群里就是​雪片一般的投诉​,但第二天继续如此。大家都怀疑现在的装修队水平不行,​因为有一家人打钻一连打了两个月,让人怀疑并不是装修,而是要把房子改装成蜂巢。我想了想也能理解,这时候入住意味着之前买房的时候买在了高点上,​业主估计没心情没预算再请个好一点贵一点的装修队。

​我和邻居们不一样。他们有出门和回家的分别,于是对居家时候的安谧要求​很高。我没有,我都在家里待着。装修一年到头都有,​我已经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轮回,早已经把此起彼伏的噪音当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并没有法律或者规定,承诺任何人只要入住​某个小区,十年二十年内都不会有装修。人们攀升到更美好的生活,人们从原先的生活中跌落,于是房子总是会换手,​也就总是断不了装修,这就是生活的常态。

此外,我也不会认为装修的噪声是在针对我,我不把这件事看成是私人恩怨。很早之前,我就转变了心态---没有谁要针对我,没有谁要蓄意打搅我,其实上,别人根本就不鸟我,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号不出门的存在。人家正在朝着美好生活狂奔,心心念念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布置一个幸福温馨的小家。只不过是因缘际会,大家​刚好在同一处水泥钢筋框架里。所以,我​心中既没有愤恨,也没有对立,一切都由它去。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这些,​而是我心中没有归属感。我自称“我家”的地方,是我租来的房子,并不是我的​房产。所以,我也就没有类似「我在我的家里,生活应该是......」的念头。如果这套房子让我背上了三十年贷款,是我一片瓷砖一条木地板拼出来的,那么我会很看重所谓的「私人生活」,「私人空间」​,有很多期待,有很多应该​,有很多必须。

客居就这点好,​对一切不需要那么在意,也就不需要把自我当作是墙纸一样贴满​房间。同样的,​我在这个世界上也是客居。所有看似坚固恒常的东西最后都带不走,所有亲密坚定的情感最终也不能陪伴,于是我学会了一件事,当内心中有不满和不快升起时,问自己一句话:为什么不能是我?

为什么不能是我一年四季听电钻的声音?傍晚时分,装修工人关门离开,单元楼里一片寂静,我站在窗前看粉红或者金红的​的晚霞。那个站在窗前的人是我,为什么​听电钻的那个人就不应该是我?所以我没问题,我能在夕阳照在我身上时缓缓睡去,那么我自然也能在电钻声里​酣然入梦。现在装修马上要暂停,我心中甚至有点小遗憾,因为没有了那些冲击声和震动感,有些激烈的段落我写起来可能就没那么轻松了。



------


2024-12-21

冬至聊聊生意

 


作为中小商家,我已经试用了几天微信小店的「赠送朋友」功能,主要使用场景是我和朋友之间送来送去。尽管许多人都评论说「这个功能早就有人做了」,「这个功能 XX 早就有了」,但我认为微信是一个庞大而独特的生态系统,所以一切功能都需要在微信的社交特性之下重新考虑。就像讨论蹴鞠多少年前就有,和今天的国足能不能踢进世界杯是两回事,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那么,在微信的社交特性之下,我观察到一个之前我都没有觉察到的心理:人们很在乎自己是否打开了「订单与卡包」页卡。本来,一个产品里有个新页面是否被激活,只有少许的社交价值存在---激活了,证明自己是资深用户,或者好运用户,拥有一项别人没有的功能,可以作为一种自我炫耀---我有人无,就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东西:特权。
但是在微信里,结合「赠送朋友」功能,一个用户打开了「订单与卡包」页卡,还意味着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我有朋友,而且我朋友给我赠送了礼物。因为根据目前的产品逻辑,这个页卡本身是隐藏的,只有你收到朋友礼物,点开填写地址之后,才会被激活。所以很多人渴望自己能够打开这个页卡,而那些早期参加灰度测试的用户就变得炙手可热,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发起赠送礼物,也才能帮人激活页卡,这个功能就在全量放开前就成为了他们手中的热门社交货币。
单是从这一个小点来看,在社交的大背景下,一项功能的冷启动就变得如此不同而有趣,用户就会变得如此主动而投入。
然后是「订单与卡包」页卡,我认为它就是未来微信社交电商的核心。因为就我自己用下来,它现在担负了两重功能:1、它是一个购物清单。2、它是一个礼物选单。当我收到了许多礼物,逐一试用之后,未来我想复购什么,那么它就是一个完整的购物清单,我可以在其中找到我想要的东西,而且这个东西有我朋友的背书,有我自己的亲身体验。
而我自己在生活中也面临着送别人礼物的时候,送什么永远是个问题。那么,我参考一下这张列表,看看别人送给我什么。这些赠送我礼物的朋友,其中有些人是公认的品味好,会过日子,那么他们当初选择送我的礼物就是个很好的参考,我可以同样选择一样买下再送人,节省我的时间,减少我找礼物的麻烦。
我自己作为中小商家,当然愿意让我的产品先进入这个列表,安安静静呆在那里。因为购物清单和礼物清单对应了两种基本用户需求,所以我的产品一旦进入列表,得到复购的机会就会高很多。随着时间流逝,「订单与卡包」页卡还会成为每一个微信用户的私人购物搜索引擎,想起一种味道,想起一个功能,想起一种便利,去「订单与卡包」页卡里搜索就好,里面有自己用过的吃过的玩过的可靠产品。这种私人购物引擎,我认为比现在电商平台不交钱就搜索不不出结果的引擎要好,也更公平。
然后,人们在微信里相互赠送礼物,我们商家的压力会小很多。因为接受方是收礼方,收礼方对于快递等等服务要求没有那么严苛和急迫。一个人得知自己有一份礼物的时候就已经很开心了,不会像是自己买东西一样,随时查看物流信息。收到货品之后,因为是礼物,也就没有那么挑剔,没有那么多的退换货等等售后工作---这同样是因为社交产品大背景带来的有趣变化。
当然还是有人要争辩说,相互赠送礼物不是一个普遍需求。当然不是,爱情都不是普遍需求,何况是赠送礼物。在人群中,赠送亲友礼物是一部分人的需求。比如说我自己,看完《观呼吸》这本书觉得好,已经分赠出去许多本。之前每次都很麻烦,要先去询问朋友的地址。同样的,我还有一群喜欢吃的朋友,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吃了什么觉得好,再赠送一份给朋友,我冰箱里现在还放着潮汕空运来的牛丸。
能服务于这一部分用户就已经很好了,而且,这部分人构成的友善而紧密的人际网络,本身就是优质的商品推荐网络。网络里的每一个人都在找寻,都在筛选,在无数商品中找出真正具备价值的那些。这要比任何选品专家,任何口碑效应都好---因为这里的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人真花了钱,真做了体验,也真心希望网络里的其他人能够同样体验。

我不是说主播推介就不好,购买关键词和搜索位不好,或者说是某种替代关系。但现在对于中小商家而言,多了一个选择不也很好么?效果可能没那么立竿见影,没那么传播迅速,订单雪崩一般汹涌而至,但胜在稳定持久,通过人际网络的传播,每争取到一个新客户就是一个新客户,你的产品就在他的「订单与卡包」里拥有一个位置,等待着复购或者二次推荐、三次推荐......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为什么商家要做品牌?为了让人记住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为了让客户和某种特定的体验,特定的品质之间建立起一种情感联系。那么,人有没有品牌?就是说人希不希望他人能时常想起自己来?把自己的名字和某种美好的情感回忆体验联系在一起?我觉得是这样的。

「订单与卡包」页卡不止是商品列表或者礼物列表,而是一张脸谱列表。每一样商品背后,都对应了某个具体的人,你的好友或者亲戚。每一次翻找这张列表,当初送你这份礼物的人在你心目的形象也就越发清晰,越发亲切。每一次翻开这张列表复购,当初送你这份礼物的人在你心中就越发能感受到对方的善意和情谊。那么站在个人角度,我愿意赠送出许多礼物,让人时常想起我,从而维系我和对方之间的情感联系。

这种隐秘的情感,微妙的内心需求,大概在其他类型的电商平台上无法得到满足。因为从第一天开始大家就不同,一种是买完即走的交易平台,一种是你来我往的社交平台,即便是相同的功能,落在不同的平台上结果也大相径庭。

说到这里,我想起《红楼梦》里的一段:林黛玉某天突然差遣丫鬟给贾宝玉送去几块旧手帕。贾宝玉收到之后立即就明白了林黛玉的用心---没别的事情,就是以此问候一下。以前在其他电商平台上为朋友下了单,要问地址,要左嘱咐右叮咛,帮着查快递,感觉自己送了一份礼物是多大的事情一样。现在有了微信「赠送朋友」功能,终于可以没事随手送出一份小礼物,对方点一下就收下,不需要太多言辞。

《诗经》里曾经吟诵过:「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样的人在今天,应该还有很多吧?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