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2

与装修为伴

 

物业通知,本单元的装修到月底停止,让大家过一个​清静的春节。喜讯传来,​小区群里一片寂静。我完全能够理解,大家根本就不在乎,因为苦在这之前早已经吃够了---

最近几个月,同一个单元里同时有4家人装修,高峰时8 把电钻同时工作,连隔壁单元的住户都受不了,说是感觉钻头正​打在自己脑袋上。我要更惨一点,同时要面对 5​ 家人装修,楼上的邻居没有报备,每天悄悄摸摸干一点。

东北人,非常客气。我向物业投诉一次,就下来解释​一次。第一次说只是换墙纸​,并不装修,两天就好。第二次说女儿怀孕,春节生产,需要「稍微」弄一下房子,看在孩子份上​请不要继续投诉。好话说尽,装修做绝,看我没有继续投诉,于是榔头电钻锯子的动静一样没少,门口也​堆满了建材。

实话说,装修对我的影响并不大。我每天起得早,起来有一堆事要做,所以我不是被吵醒,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大火气。等到我写文章的时候,楼上楼下四五家人同时开工,​我又因为习惯于进入心流,根本听不见声音。有时候需要补个午觉,的确会被电钻声惊醒,​但是我翻个身还是可以继续睡。反倒是我的猫咪轻轻叫唤几声,我就会立即起身看看她​需要什么。

邻居们快疯了,只要哪家装修稍微提前或者延后超出法定时间一点点,小区群里就是​雪片一般的投诉​,但第二天继续如此。大家都怀疑现在的装修队水平不行,​因为有一家人打钻一连打了两个月,让人怀疑并不是装修,而是要把房子改装成蜂巢。我想了想也能理解,这时候入住意味着之前买房的时候买在了高点上,​业主估计没心情没预算再请个好一点贵一点的装修队。

​我和邻居们不一样。他们有出门和回家的分别,于是对居家时候的安谧要求​很高。我没有,我都在家里待着。装修一年到头都有,​我已经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轮回,早已经把此起彼伏的噪音当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并没有法律或者规定,承诺任何人只要入住​某个小区,十年二十年内都不会有装修。人们攀升到更美好的生活,人们从原先的生活中跌落,于是房子总是会换手,​也就总是断不了装修,这就是生活的常态。

此外,我也不会认为装修的噪声是在针对我,我不把这件事看成是私人恩怨。很早之前,我就转变了心态---没有谁要针对我,没有谁要蓄意打搅我,其实上,别人根本就不鸟我,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号不出门的存在。人家正在朝着美好生活狂奔,心心念念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布置一个幸福温馨的小家。只不过是因缘际会,大家​刚好在同一处水泥钢筋框架里。所以,我​心中既没有愤恨,也没有对立,一切都由它去。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这些,​而是我心中没有归属感。我自称“我家”的地方,是我租来的房子,并不是我的​房产。所以,我也就没有类似「我在我的家里,生活应该是......」的念头。如果这套房子让我背上了三十年贷款,是我一片瓷砖一条木地板拼出来的,那么我会很看重所谓的「私人生活」,「私人空间」​,有很多期待,有很多应该​,有很多必须。

客居就这点好,​对一切不需要那么在意,也就不需要把自我当作是墙纸一样贴满​房间。同样的,​我在这个世界上也是客居。所有看似坚固恒常的东西最后都带不走,所有亲密坚定的情感最终也不能陪伴,于是我学会了一件事,当内心中有不满和不快升起时,问自己一句话:为什么不能是我?

为什么不能是我一年四季听电钻的声音?傍晚时分,装修工人关门离开,单元楼里一片寂静,我站在窗前看粉红或者金红的​的晚霞。那个站在窗前的人是我,为什么​听电钻的那个人就不应该是我?所以我没问题,我能在夕阳照在我身上时缓缓睡去,那么我自然也能在电钻声里​酣然入梦。现在装修马上要暂停,我心中甚至有点小遗憾,因为没有了那些冲击声和震动感,有些激烈的段落我写起来可能就没那么轻松了。



------


2024-12-21

冬至聊聊生意

 


作为中小商家,我已经试用了几天微信小店的「赠送朋友」功能,主要使用场景是我和朋友之间送来送去。尽管许多人都评论说「这个功能早就有人做了」,「这个功能 XX 早就有了」,但我认为微信是一个庞大而独特的生态系统,所以一切功能都需要在微信的社交特性之下重新考虑。就像讨论蹴鞠多少年前就有,和今天的国足能不能踢进世界杯是两回事,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那么,在微信的社交特性之下,我观察到一个之前我都没有觉察到的心理:人们很在乎自己是否打开了「订单与卡包」页卡。本来,一个产品里有个新页面是否被激活,只有少许的社交价值存在---激活了,证明自己是资深用户,或者好运用户,拥有一项别人没有的功能,可以作为一种自我炫耀---我有人无,就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东西:特权。
但是在微信里,结合「赠送朋友」功能,一个用户打开了「订单与卡包」页卡,还意味着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我有朋友,而且我朋友给我赠送了礼物。因为根据目前的产品逻辑,这个页卡本身是隐藏的,只有你收到朋友礼物,点开填写地址之后,才会被激活。所以很多人渴望自己能够打开这个页卡,而那些早期参加灰度测试的用户就变得炙手可热,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发起赠送礼物,也才能帮人激活页卡,这个功能就在全量放开前就成为了他们手中的热门社交货币。
单是从这一个小点来看,在社交的大背景下,一项功能的冷启动就变得如此不同而有趣,用户就会变得如此主动而投入。
然后是「订单与卡包」页卡,我认为它就是未来微信社交电商的核心。因为就我自己用下来,它现在担负了两重功能:1、它是一个购物清单。2、它是一个礼物选单。当我收到了许多礼物,逐一试用之后,未来我想复购什么,那么它就是一个完整的购物清单,我可以在其中找到我想要的东西,而且这个东西有我朋友的背书,有我自己的亲身体验。
而我自己在生活中也面临着送别人礼物的时候,送什么永远是个问题。那么,我参考一下这张列表,看看别人送给我什么。这些赠送我礼物的朋友,其中有些人是公认的品味好,会过日子,那么他们当初选择送我的礼物就是个很好的参考,我可以同样选择一样买下再送人,节省我的时间,减少我找礼物的麻烦。
我自己作为中小商家,当然愿意让我的产品先进入这个列表,安安静静呆在那里。因为购物清单和礼物清单对应了两种基本用户需求,所以我的产品一旦进入列表,得到复购的机会就会高很多。随着时间流逝,「订单与卡包」页卡还会成为每一个微信用户的私人购物搜索引擎,想起一种味道,想起一个功能,想起一种便利,去「订单与卡包」页卡里搜索就好,里面有自己用过的吃过的玩过的可靠产品。这种私人购物引擎,我认为比现在电商平台不交钱就搜索不不出结果的引擎要好,也更公平。
然后,人们在微信里相互赠送礼物,我们商家的压力会小很多。因为接受方是收礼方,收礼方对于快递等等服务要求没有那么严苛和急迫。一个人得知自己有一份礼物的时候就已经很开心了,不会像是自己买东西一样,随时查看物流信息。收到货品之后,因为是礼物,也就没有那么挑剔,没有那么多的退换货等等售后工作---这同样是因为社交产品大背景带来的有趣变化。
当然还是有人要争辩说,相互赠送礼物不是一个普遍需求。当然不是,爱情都不是普遍需求,何况是赠送礼物。在人群中,赠送亲友礼物是一部分人的需求。比如说我自己,看完《观呼吸》这本书觉得好,已经分赠出去许多本。之前每次都很麻烦,要先去询问朋友的地址。同样的,我还有一群喜欢吃的朋友,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吃了什么觉得好,再赠送一份给朋友,我冰箱里现在还放着潮汕空运来的牛丸。
能服务于这一部分用户就已经很好了,而且,这部分人构成的友善而紧密的人际网络,本身就是优质的商品推荐网络。网络里的每一个人都在找寻,都在筛选,在无数商品中找出真正具备价值的那些。这要比任何选品专家,任何口碑效应都好---因为这里的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人真花了钱,真做了体验,也真心希望网络里的其他人能够同样体验。

我不是说主播推介就不好,购买关键词和搜索位不好,或者说是某种替代关系。但现在对于中小商家而言,多了一个选择不也很好么?效果可能没那么立竿见影,没那么传播迅速,订单雪崩一般汹涌而至,但胜在稳定持久,通过人际网络的传播,每争取到一个新客户就是一个新客户,你的产品就在他的「订单与卡包」里拥有一个位置,等待着复购或者二次推荐、三次推荐......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为什么商家要做品牌?为了让人记住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为了让客户和某种特定的体验,特定的品质之间建立起一种情感联系。那么,人有没有品牌?就是说人希不希望他人能时常想起自己来?把自己的名字和某种美好的情感回忆体验联系在一起?我觉得是这样的。

「订单与卡包」页卡不止是商品列表或者礼物列表,而是一张脸谱列表。每一样商品背后,都对应了某个具体的人,你的好友或者亲戚。每一次翻找这张列表,当初送你这份礼物的人在你心目的形象也就越发清晰,越发亲切。每一次翻开这张列表复购,当初送你这份礼物的人在你心中就越发能感受到对方的善意和情谊。那么站在个人角度,我愿意赠送出许多礼物,让人时常想起我,从而维系我和对方之间的情感联系。

这种隐秘的情感,微妙的内心需求,大概在其他类型的电商平台上无法得到满足。因为从第一天开始大家就不同,一种是买完即走的交易平台,一种是你来我往的社交平台,即便是相同的功能,落在不同的平台上结果也大相径庭。

说到这里,我想起《红楼梦》里的一段:林黛玉某天突然差遣丫鬟给贾宝玉送去几块旧手帕。贾宝玉收到之后立即就明白了林黛玉的用心---没别的事情,就是以此问候一下。以前在其他电商平台上为朋友下了单,要问地址,要左嘱咐右叮咛,帮着查快递,感觉自己送了一份礼物是多大的事情一样。现在有了微信「赠送朋友」功能,终于可以没事随手送出一份小礼物,对方点一下就收下,不需要太多言辞。

《诗经》里曾经吟诵过:「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样的人在今天,应该还有很多吧?



------


2024-12-20

无知的赐福

 


昨天发布《微信今天启动社交电商》之后,我在网上看到一段评论,把我笑得眼泪都止不住:
我看到这个功能一点不意外,但对大众来说,这依旧是一个新鲜的有趣的功能,如果你读了和菜头这篇文章的话,你一定能读出他的兴奋。所以,这件事给我的启发是,很多时候我们也中了知识的诅咒,因为我理解前因后果,反而对需求的洞察变得迟钝了,正因为太了解,反而不知道外行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仍需修炼啊,道阻其长。
哪怕是在一两年前,看到这段话之后我肯定要狠狠地刻薄一番。但是现在不了,我乐不可支,立即转给我的朋友看,然后我们两人相隔千里在这冬夜里一起开怀大笑。
我心里其实很高兴,也很满意。在多年不懈地宅家、养猫之后,我终于光荣地成为大众的一员,我也终于可以安然做个天真的外行。最让我高兴的是,好像我已经摆脱了「知识的诅咒」,我想我现在正沐浴着「无知的赐福」。
就像是昨天,我的一个群里人们在热烈地讨论一篇文章:《批评中国当代具象绘画——新语言下的分类学》。大概看了一下,论题是「中国艺术界是否对文学性具象绘画的价值严重高估」​。我要是像前几年一样对艺术和艺术理论发高烧,那么这篇文章我一定要仔细读完,仔细分析,仔细查找资料,​在群里谈一下我的观点。显得我也是个内行,​也懂艺术,也做了大量的思考。
现在不了,​我一点兴趣都没有。我不会再去查每一个我不认识的术语是什么意思,每一个我不认识的艺术家名下的作品究竟是什么。这对于我欣赏一张作品​有任何帮助么?​我认为全无帮助,都是干扰,但是可以极大助长我自认为自己很聪明​这种心态。然后勇于判断艺术家是画对了还是画错了,会走上​巅峰还是一路下滑。这样一来,「欣赏」这件事​这种心态这种享受也就彻底消失。

同一天,我的艺术家朋友梁远苇发布一篇文章​:《“五色土”创作手记》。我认识梁老师有些年头了,​对她的工作很是着迷。她把颜料在画布上反复堆叠,一层又一层,​感觉不像是画家,而是个雕塑家或者奶油蛋糕标花师傅。我当面问过她在干什么,​回答让我似懂非懂。所以,这一次她办展,而且写了一长篇创作手记,详细阐述她的艺术观点、创作理论和创作过程,是相当难得的事情。

这篇文章我很认真地读完了。读完之后,我发现​我的注意力早就从文字上移开。也就是说,我好像对梁老师本尊阐述自己的作品没多少兴趣,​我的注意力全在她的新作品上。她讲解了这些作品是怎么想的,用了什么工具,怎么绘制的,​但我一点都不在意。我在意的是画面,颜色,纹理,甚至是它们在房间里的位置,阳光洒在画面上​的光影。

我反复地观看那些画作,把梁老师的讲解​彻底静音。我看画的同时在观察我自己的心,我觉得我的心被画面所吸引,感受​到宁静中的某种巨大力量。我觉得我的心认为这些画面很悦目,不需要思维它们在表达什么,​只需要感受它们的美。我放大图片,仔细观看画面上的纹理和痕迹,然后我的心就感受到在透明的空气有某种极轻盈、极细微的震颤在发生,可能是微细的声波在震荡,也可能是不同颜色的颜料分子在跳跃---那是画面​本身创造出来的效果---

阳光照射在画面上,那些色块,那些纹理,就像是唱片,而日光就是无数个唱机针头经过那些起伏,那些形状,那些线条,「嗡嗡」的音乐声响起,噪杂的人声响起,于是在美之外我获得了一种个人感悟​:这些画作并非是图形或者图案,​它们是某种记录仪,储存器。当它们被展示,被照射,就有梁老师的某种情感,某段记忆,甚至是某种态度被释放​出来,被播送出来。

我不打算去找梁老师印证,希望她给我个评分,好在将来证明我是她观众中理解力最正确​最深入的那一个,在胸口贴朵小红花---​对此我没有任何兴趣,包括梁老师可能的赞同或者否定,我也​并不在意。我在意的是那些画作在没有任何理论,没有任何讲解,没有任何「知识」和经验干扰的时候,在我心中​产生的效果。

我沉迷在画作中,想象现场​,得出了自己的理解,这就已经让我得到了极大的愉悦。至于说对和错,好和坏,高或者低,是否符合艺术理论,我-不-在-意​。在那些对错好坏高低里什么都有,唯独没有我自己​,具体说就是没有自己真实赤裸诚实的心。

那我现在的确认为自己是得到了「无知的赐福」​。四十八岁之后,我终于开始试着​用心去看,而不是用脑子去想。无知并没有让我陷入无依无靠无抓无落的无尽虚空,相反的,它简化了我的生活和头脑,以一种更为积极更为乐观更为真实的方式​活着。通过思维得来的感受,只是黑白的线条和条框,而通过心观察得来的感受,却要生动鲜明​具体丰富无数倍,​就像是径直走入人心和事物中去,从世界的内部观察世界。

在这意义上,那个专业的我,牛屄的我,聪明的我,善辩的我,学识丰富的我,总是有正确答案的我,应该留在昨天,反正他也​从未真实存在过。

最后,我推荐你去参观一下梁老师的展览《五色土》,在文章链接里有时间地点和​预约方式。再一次:我的观感不是标准答案,你自己的感受才最重要,如此你也​才能同样得到赐福。




------


2024-12-19

跳出时间之外

 


有读者问我,如何才能在冥想中摆脱​不断想看表的念头?
首先,在接近年底的时候人就容易心浮气躁,各种念头纷至沓来,忍不住要去回顾、总结、展望,于是就多出一大堆不满意、不安定、​不确定来。所以,这时候一个人愿意每天冥想片刻,让心安止平复,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值得​赞美和祝贺。
然后说到计时器,无论是蜡烛、手表、手机还是别的什么,其实它们的存在对于冥想而言是一种干扰。总是忍不住去看时间,那就是一次次打断冥想的过程,心就始终安定不下来。虽然人是坐在那里,感觉上是要放松,但心却始终围绕着表打转,这​有点像什么呢?像是在草地上用木桩和绳子拴住一头牛,那头牛就被束缚在绳子​为半径的一个圆形里。
冥想有许多种方法,以我个人的认知,喜欢规定时间的这一类冥想方法通常和​很多自我暗示,自我引导有关。比如说默念「我很放松」一类的话,又比如说默想「我会变得越来越好」一类的念头,再比如说自我下达「我所有的念头都平复下来」一类的指令。
而我自己熟悉的方法​不是这样,它可以称之为「无所期待的冥想」,或者「死皮赖脸的冥想」​。对于冥想而言,任何期待​都是一种干扰。昨天安安静静坐了 5 分钟,于是今天上座前就期待还能持续昨天的感觉。​结果呢?结果今天从一开始就心乱如麻,感觉怎么都不对​,怎么都进入不了安静的状态。很多连续尝试过冥想的人都有这种​体验吧?
时间也同样是一种期待。「今天我要坐满 5 分钟」,「今天我要好好坐 15 分钟」,「今天我冥想的时间要超过昨天」---诸如此类的想法​很多人都会有。因为你心里有了这个期待,你就会不断去看时间,然后就会失望---为什么我感觉自己已经很安静地坐了​ 10 分钟,怎么看表才过去 3 分钟?不奇怪,人活在世间在大多数时候大多数的期待都会落空,​你又不是没有这个经验,不独冥想如此。
所以我学到的冥想方法在一开始就告诉我​:放弃一切期待。别去期待今天这一座好或者坏,能否感到平静,能否感到放松。也别去期待什么呼吸悠长,什么暖热升起​,什么心如止水。上座之后,无论发生什么,感受到什么,自己处于什么状态都是正常的,都应该接受下来,它们就是这一座​内容组成。当然,​坐了几分钟几十分钟这种事情就更不重要了。冥想的目的是为了让心松弛解脱,从束缚状态回归本初的自然状态,又不是在公司里赶​ KPI 进度,或者期末复习考试。
我就想坐一会儿,不管发生什么,不管感受到什么,什么都可以,反正就是要坐一会儿,这种死皮赖脸、全无所谓的态度要比什么积极心理、自我暗示​更容易让人的心放松,也更容易进入更为深层的​安静。你首先得允许心展现它自然的样子,不是给它加上一堆条条框框​,它才能逐渐平复。这不可以,那个必须,​心反而不得安宁。它在日常生活中本来就遭受了很多束缚,冥想的时候你再加上一堆,那你究竟打算什么时候​让它能休息一下?
在日常生活的束缚中,时间是很​重要的一根绳子。时间是人自己发明出来的概念,只有日晷、滴漏的时候,时间的精度低,​人受到束缚也就少。大家约了午时三刻吃饭,前后可以​宽裕半小时。有了现代钟表之后,一天分成 24 小时,每小时分为 60 分钟,每分钟分为​ 60 秒,那么人就被挤压在​一秒的那个小格子里。公司规定 9 点上班,​前后就只有前后 5 分钟乃至 1 分钟的宽裕。如果你是 100 米跑选手,或者是职业游戏高手,那么你可能被限制在​毫秒级的水平,在这个时间尺度上的操作决定了你的成败。
心不是为了钟表而​设计的。你和朋友喝酒吃饭聊天的时候,​时间就会过得飞快。你在公司里准备上台做年终工作汇报时,时间就会过得​极慢---这是心的感知​随着处境变化而产生的变化。简单地说,心有另外的计算时间方式,凡是你觉得快乐自在的时候,​心较少束缚,时间就过得飞快​;凡是你觉得受苦受难的时候,心有很多束缚,时间​就点滴而过。
而如果你把时间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尺,坚持活按照时间刻度生活,那么你就结结实实被时间束缚。而你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你,当初没交作业你并没有被老师当着全班的面击毙,当初你没赶上公车/地铁/飞机世界也没有「轰」地一声毁灭。时间这个概念的出现,是为了帮助我们安排工作和生活,​不是为了控制和束缚我们。没能按时交作业,没能按时答完题,没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所带来的真实伤害,远远不如担忧自己不能完成所产生的​内伤。
现在回到冥想上来,你在座上发生的问题根源在座下,你在钟表上的纠结​根源在内心。「只要坐上 5 分钟,我整个人就会焕然一新」---很多人都是那么想的吧?仅仅这一个念头就带上了两种强制和一种期待,强制打坐,强制坐满 5 分钟,然后期待所谓的「焕然一新」​。结果就是坐不住,度秒如年,​起身后心烦意乱。你也不想一想,当你带着那么多捆绑​工具,虐待道具去找你的心,它如何会不跑,如何能安定得下来?换了是我我也翻墙逃生啊。
所以,如果在冥想时忍不住要看时间,不妨在日常生活里试着突破一下时间​界限试试。5 分钟的事情拖到 6 分钟,​10 分钟看看会发生什么。30 分钟必须吃完午餐,拖到​ 45 分钟,60 分钟,刻意细嚼慢咽看看会发生什么。时间原本在悄无声息地控制着你,试着反向控制一下时间,提醒时间应该服务于自己,而不是​自己用生命献祭给时间,​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
不断看时间,那是时间控制了你,于是心就​变成紧紧一团不得放松。控制自己不去看​,控制自己别去想,这都是没用的,你得先​把心松开来一扣才成。而为了松开这一扣,你就得多少从时间的控制里先挣脱​出来一点。在不受时间束缚时,心是快乐和自在的,你多少得找到一点这种感觉,时间才不会像是奴隶监工的鞭子一样不断抽打在你的​脊梁上。
最后,之所以事情按照时间执行,那是我主动选择如此,而不是我必须如此,不得不如此,因为恐惧和担忧如此。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在时间里跳猴皮筋,​想跳进去就跳进去,想跳出来就跳出来。自然,当你冥想的时候就不需要再看时间,因为​ 3 分钟也好,15 分钟也罢,你都不在意,你都没问题,一种死皮赖脸的气质悄然在你身上诞生。那么,你的冥想可能会顺利得多,其他事情也​同样如此。


------


2024-12-18

戴帽子的蛇


明年是农历乙巳年,也就是蛇年。杭州林隐寺的方丈大和尚每年都会题写一张年历,据说已经持续了十四年之久。今年大和尚写了四个字:

「喜见升卿」。
升卿,就是蛇在古代的雅称。晋朝的葛洪曾经写过一本中国的神仙百科全书,叫做《抱朴子》。在其中的内篇·登涉里介绍过入山求仙会遇见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处理。书里有这样一句:
「山中见大蛇著冠帻者,名曰升卿,呼之即吉。」
冠帻本是两种东西,这里可以简单理解为帽子。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到了山里),如果见到戴着帽子的巨蛇,它名叫升卿,只要呼喊它的名字就是吉利的。古书里也有「蛇之善者惟升卿」的说法,意思是升卿是蛇类里良善的那一种。
所以大和尚题写「喜见升卿」,暗中藏了「见之大吉」的寓意。

其实,能从古文里找出「升卿」很不容易。今天很多人怕蛇,古时候应该更多,对于蛇的惧怕可能早在远古时代就写入了人类的 DNA 里。你且看看:虴、螣、蚺、蜧、蜦、蝮、蟒、蝰---有哪一个看起来是让人觉得心平气和?相比之下,民间的说法「长虫」或者「小龙」已经算是极为中性的称呼了。
除了「升卿」,蛇最正面的一个名字我猜应该是螣蛇,又称腾蛇,两个词的发音一样。腾蛇是古代神兽之一,也是​北方七宿之一。我们中学时学过的《劝学》里有「螣蛇无足而飞」的句子,强调它的飞行能力。大学语文教材里收录的曹操所做《龟虽寿》里,也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的句子,这里强调神龟和螣蛇的并列关系,​都是北方玄武的象征。
​你有时间可以去查一下螣蛇在占卜里的含义,​看完估计整个人都麻了。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它通常会出现在游戏里,而不是会出现在年历上的原因。
其他名字的蛇​还要更为可怖一些。比如说相柳,又叫相繇,蛇身上顶着九个头,​国产逆向美杜莎,​著名古代凶神。它是共工的臣属,而共工是中华暴躁第一人,一生气就用自己的脑袋去撞不周山,导致​天空倾颓一角,群星向西北移动,​女娲不得不出场补天。
相柳我觉得最适合给美团或者饿了么拿去做 Logo,​因为传说中它的九个脑袋可以同时在九座山头上进食。即便美团它们不要,抖音拿去做吃播频道的​ Logo 也是极好的。我是没搞懂,为什么它现在变成了仙侠剧里的病娇美少年,等九个脑袋都亲一遍,天都亮了,现代人的审美真​的很崎岖。
还有一个大家可能半生不熟的名字,叫做委蛇(wēi yí)。这里专门要注一下音,因为中学时应该考过无数次​:虚以委蛇。中文里所有的蛇字都念蛇,唯独在「委蛇」或者「虚以委蛇」这里要念「」​,我都服了。委蛇也很古怪,古人说它一个人头下​有两个身子,然后​会大声叫自己的名字,wēi yí的wēi yí的,​比雪姨都恐怖。古人又说它身长八尺,身子是紫色的,头是红色的,​而且非常讨厌打雷,一听见雷声就会呆站着不动。
每次看完关于委蛇的介绍,​我都怀疑古代是不是真的没有高度酒​?什么蛇叫唤自己名字,什么蛇听见雷就呆住,那天喝的绝对不止56​°,​起码闷倒驴以上。
​对了,我差点忘了,其实蛇还是有个好名字的。十二生肖都有自己的雅称,比如虎叫做山君、於菟,老鼠叫子神、无牙、社君,蛇的雅称除了升卿之外,还有一个叫「玉京子」​。说是秦朝的时候,有位山东诸城的神仙叫做安期生,后来变成了北极真人、千岁仙翁。
传说他「昔安期生长跨斯龙而朝玉京」,意思是他曾经跨着一条蛇飞去朝觐仙人所居的玉京,于是就把蛇称为玉京子---玉京这个概念中国人应该很熟悉,李白有一首著名的诗写过​:「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玉京就是白玉京,道教传说中天帝​的御所。
玉京子这个名字还不错,​属蛇的人可以考虑用它来做自己的自号,但这也就意味着要成为仙人的坐骑,​安期生是有编制的,但是骑宠就未必了,这一点还需要大家仔细斟酌。
说来说去,还是升卿最好。升有向上的意思,卿是​官职名,也是爱称,再加上还有「呼之即吉」的说法,农历新年用来指代蛇可能是最为合适的一个。既然升卿喜欢戴帽子,​我看不妨给它戴上一定棒球帽。这样可以在帽子上写​:MLGA,让生活再次伟大,make life great again!


------




2024-12-17

做返自己

 


这几年我不去电影院,错过了几乎所有​的火热大片。读者在留言区里不断游说​:《XXX》你一定要去看看​!希望你谈谈对《 XXXX》 的​观后感。我不知道这些朋友​现在是否还在订阅我的文章,如果还在的话,我想问一句:
​「如今你觉得那些片子如何?」
​我自己看到的是两个趋势。一个趋势是许多当年恨不得怼着我的脸营销的电影,在今天逐渐口碑反转,​曾经的票房成绩都成为了诈骗的证据。一个趋势是电影票房在下滑,和一年前、两年前、三年前相比,​人们越来越不爱去电影院。
​当然,有人又要说那句老话了---「要学会讲故事」。这六个字我一个字都不信,具体​讲什么故事,具体如何讲,又要向谁学?这不是一句明显的​空话么?​如今全球的电影都不好看,难道全球的编剧导演都失去了讲故事的能力?
在我看来,电影工业不是失去了讲故事的能力,而是太强调给所有人讲故事的能力,以此实现票房​放卫星。在美国,能让所有民众都愿意看的电影就是漫威电影,​这些年做了一堆。在中国,能覆盖所有民众的娱乐产品其实是小品,​于是喜剧小品电影做了一堆。​毫无疑问,这个策略是成功的,都赚钱了,而且赚得还不少。
问题在于,观众是会厌的。观众有 High 点不假,但是也架不住电影工业拿根小棍儿经年累月地戳在同一个 High 点上,戳到现在​观众早就无感了。国民电影,现象级电影,社交货币电影,不看就没法和人聊天的电影,​人们会厌的。可乐再好,连着喝三五年,​也会想着弄杯咖啡或者茶来喝喝吧?更何况戳 High 点这件事,如今短剧做得更好更​快更有效率烈度更高。
其实好电影,无论是否商业片,都有作者电影的成份在,也就是说,导演​希望通过电影表达一点属于个人的东西。而一旦一个人要表达,必然会有一群人喜欢,另一群人讨厌,很难成为全民电影,​于是票房就不能最大化。​但电影不就是干这个的么?20 岁出头看《德克萨斯的巴黎》,坐都坐不住,想要殴打​导演。40 多岁再看​,感觉自己同样也在荒漠中游荡,忍不住泪如雨下。
​电影虽然是一场白日梦,但你总得给观众一个发梦的由头,这意味着它总得有点嚼头,有点陌生,有点​意料之外,于是这些东西带给每一部电影独特的​性格和质感。许多影迷在多年后谈到自己​当年最心爱的电影,口气就像是在谈论一位多年老友。
​香港导演北上的经历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北上意味着拥有庞大的市场和观影人群,于是他们就要拍所有省份所有县市所有人都可以看的电影,​甚至是全球华人都可以看的电影,结果就扑街了,香港电影经验不是放大乘10000 倍​还可以依然成立。
这两年香港导演拍个本地故事,拍个自己想讲的故事,反而赢得了本地的票房和尊重,也赢得了大陆观众的​喜爱。不去考虑几亿人想不想看,喜欢不喜欢,能不能接受这些因素,只考虑故事本身是不值得讲,自己有没有兴趣讲,​这样的电影反而能立得住,走得远。

值得讲的好故事永远是好故事。就像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En man som heter Ove),2015 年的片子。​演员我完全不认识,长得也不上镜。对白全是瑞典语,​我不看字幕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电影拍摄的是北欧的生活,​完全在我的生活经验之外。​对我有什么影响么?完全没有,​我喜欢这个故事,喜欢欧维这个人。我没去过瑞典,也不了解当地的​社会和文化,但我就是单纯喜欢故事。
不是说我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品味独特,美国人照样买了版权去,让汤姆·汉克斯再翻拍一遍。我想,如果那帮瑞典人在乎什么「全球电影市场」、「打入好莱坞」、「荡平宝莱坞」,那么这部片子拍出来多半没有什么​意思。说起来我根本不相信一个逻辑:你自己都不喜欢,没有兴趣的​内容,然后你琢磨如何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人人都掏钱买票。
出发点不同,结果也会不同。拍一部自己​想拍的电影,和拍一部预期所有人都喜欢的电影,那是两回事。它们都有可能成功,但是放在漫长的时光里去看,其中一种可能更有生命力,​和观众的关系也会更为紧密。
回想前几年的几部片子,比如《路边野餐》,比如《椒麻堂会》,都很地域化,都很个人化,​也都遭到了很多批评。前者被批评为向大师致敬过多,后者被批评为​根本不是电影。但我很喜欢,​理由就一点:它们都有导演的自我表达,​而且的确成功地表达了出来。那在今天,我们再用这些电影和院线里正在热映的电影做一下比较,​又会是什么一种感受呢?
我这种做互联网产品的人​,在多年的观察中有一个发现:真正伟大的产品在最初那一刻,​产品经理只是想着解决一部分人的某一个问题,甚至只是自己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因为成功解决,于是开始扩散外溢​,最后​大多数人都承认这也是自己的一个需求。而大部分扑街的产品在最初那一刻,产品经理就​试图用一个产品吸纳所有人进来,认为自己发现了所有人的需求,结果就是扑街到死。
​粤语里有一句话:食支双喜,​做返自己。意思是抽一支红双喜香烟,做回自己。双喜不重要,这里主要是用来押韵,还有为了​双和单的对照。我认为自产品上,多年来人们都在追求占领全部市场,获得所有用户,因而产生了大量平庸无趣,粗制滥造的​产品。又因为社交网络平台的帮助,可以用营销把这些破烂包装成某种值得一试的​精品。于是,在每一个单点上,每一个分众人群上,没有谁得到过真正的满意,也没有谁能做到真正的极致,一切都只是对付。
那么做返自己​也许是现时的一个可选项。不要上来就希望做成全球的,全国的,全省的,全公全母,先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和自己类似的那一小群人喜欢的再说。成和败都有命数的成份在,但是做返自己起码能先拥有一个较为坚实的立足点,​然后等待着命运的垂青。
我打算明年开始重返电影院,但在这之前我需要一个理由。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