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8

没事不要戳人玩儿

 


互联网流量正在一去不回头地注入短视频,所有以流量为生的人都在告急。作为平台上的赛博佃农,如果没有交钱买流量的觉悟,那么唯一的选择就剩下挑逗大众这一个选项了。
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我们有很大可能经常看到网上的出格言论。​什么是出格?我觉得就是对普通人的扫射,基于财富、名望进行居高临下的羞辱。比如说那个直戳心肺的​经典提问:X 年工资没有涨,​有没有可能是你个人的问题?
最好别这样,​会有流量的,但也会挂的。
有些人对自己头像后面那一串粉丝数看得过重,觉得那是流量,那是成就,​那是钱。江湖上闹微博大 V 那会儿,经常有大 V 去个饭馆都要掏出手机来给老板看自己的粉丝数,为了加个桌或者换个菜一类的​要事---我没写错,就是关于「要」的​事。他们可能从来没有意识到一点,那些数字​来自微博官方的灌水。只要把一个人放在新用户注册页面的默认关注列表,​一个月下来怎么也过百万了。人造大 V,催肥佃农,​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
有这样的认识,​对自己的互联网定位就会清楚一些,对自己的认知也就会冷静一些。名声,粉丝数,对于大部分 V 来说,都是平台免费发给赛博佃农的生产工具,类似锄头​、箩筐和牛。佃农只有失心疯了才会拿着锄头,认为这是​自己的个人资产,甚至要和地主讨论一下「谁才是真正的爸爸」。​平台回答说:「坐下去,自己动」​,于是​什么 V 都得坐蜡。
其实,​V 们和粉丝才是一波的,算是相互成就。在平台赠送粉的基础上,V 们靠着做内容,吸引来真粉铁粉,这是赛博佃农真正的收成,也是平台爸爸​给予扶持的真正理由。真粉铁粉在线上玩养成游戏,按照电影《卡萨布兰卡》的台词来说,那就是​「世界上有那么多人,那么多人里有那么多傻子,为何我偏偏选中了你这一个?」。情深意切,相互陪伴,看着你​渐渐茁壮。​怕你不出名,更怕你太出名,你永远是我私人珍藏的那个 V。
平台​没有感情,一丁点儿都没有。​什么 V 不能造出来?什么 V 不能催起来?今天随手掐掉一个,明天转手可以再​造出十个来。总有佃农更年轻,更努力,更有想法,​头型和口条也更正。历朝历代,缺什么的都有,几时缺过人,​缺过努力向上爬的人?有个术语叫做「可替代性」​,可替代性高的东西和人,都没什么价值,这个世界多你不多,少你不少。
这样看起来,V 们对粉丝​多少应该尊重一下。直播也好,视频节目也罢,说到底没有创造任何真实社会价值,主要用途是填补用户的下饭时间,​剔牙时间。用户的选择极多,​多到每天眼花缭乱,选择某个人成为粉丝,这件事本身值得珍惜。出现羁绊说明即便在严酷的算法之下,双方之间存在着某种契合处,一方愿意对着镜头演,另一方愿意对着镜头看,并没有​伸出手指滑一下。这算是交情,订阅之情,不滑之恩。
所以,​没事不要戳人玩儿。别人吃着方便面看你,就别说什么​不吃卤肉饭是不是因为个人不够努力一类的屁话。话是很刺激,一石的确能激起千重浪,当场就能爆了、火了、上热搜了,然后就是太监下面-​--没有了。填补他人下饭时间,剔牙时间的人,唯一的依仗也就是​那点点喜欢。如果那一点点喜欢变成了恶感,​那就什么都不剩下了。本身就是互联网世界的阑尾、盲肠,​谁让你发炎的?
当一个人拉着一板车重货,努力在坡上往前够,小腿都在打颤时,做不到搭把手帮忙推一把,那也​应该喊声加油。这时候掏出针来在别人腿弯处扎一针,就为听个响,这种人大概是想承包雷公每年定点清除的​次数,应该被连环劈到天庭欠费停电就对了。
世界看起来很大,每个人​的世界又很小。大多数时候,人们挤挤挨挨聚在一起,​相互拉一把扶一把帮衬着活。​别人能往前走,自己也才能一起往前走。别人落下了,​也许自己很快也会同样如此。才华、能力、头脑、财富、名望这些东西,如何得来就会如何失去,并不能作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真实的依仗,而唯一可以指望的是人性中的善良。所以,​我们关照他人就是在关照自己。用那句《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名言来总结的话,那就是:
​「我们首先将是善良的,这一点最重要,然后是正直的,然后---我们将彼此永不相忘」。


------




2024-11-27

初雪

 


北京这一次初雪我没有亲见,​全靠朋友圈直播。雪在夜里从西来,没过东三环。昨天夜里我推窗三次,就觉得时空断裂,​我飘在另一个平行北京。

早上7 点起来,窗外还是什么都没有。天空碧蓝,朝阳照在树林上,只有一半树木变作黄色,更像是深秋​。我看着那林子,眼前有什么小黑点在盘旋升起。是灰喜鹊,​在晨练或者是吃早饭。空中有那么一点动静,接着我就注意到环线上​还有车流,之前被树林遮住,而现在就像是​一条溪流闪闪发光。

不知道是多少年前,初雪时人们会说「炸鸡和啤酒」,好像是来自一部韩剧吧​,他们觉着这很浪漫。现在还有人会说​吗?我不确定,流行就像是风,情感就像是感冒,人心转来转去,起起伏伏​,容易流泪更容易遗忘。

我站在窗前有些尴尬,​因为没有初雪,就是个平常冬日,连暖气站都没有排放出白雾,大家就那么等着,僵着,​沉默着。不知道为什么,我决定在窗前跑起来,​感觉这样可以缓解一下尴尬。是超慢跑,家人朋友介绍过很多次,​好处是原地跑,不需要场地,在家里也可以。

一旦开始跑​,窗外景色就开始上下抖动,像是一下子活过来。树林蹦蹦跳跳有如顽童,天空颤颤巍巍像是果冻,至于那些楼宇,他们像是中年人去到夜店,穿着西装,拿着一瓶啤酒,在原地谨慎地微微上下跳动。

五分钟后我感觉大腿酸痛,小腿僵硬,汗水开始​汇聚。我努力分散注意力,​想着此刻故宫前有没有人在排队?​一半千户,一半巴图鲁,一半飞鱼服,一半黄马褂,但是没有雪,他们是坚持等着进去,还是​转身离开?​是不是和我此刻一样尴尬?想到这里,我突然恢复元气,​感觉自己可以继续跑下去。都是尴尬,但我面前没有​相机。

鼻吸口呼,一二三,一秒三步,一分钟 180 步,双眼平视前方,双肩沉下去,手臂用力摆起来,我严格按照要领跑,看着朝阳跑,跑过树林,跑过环线,跑向天边一线西山,跑向延庆,跑向张家口,跑向乌兰察布,在呼和浩特我停下来看表,发现​已经过去一小时。

就这样,2024 年北京初雪这天,我在家里原地跑步整整一小时。这事很傻很麻烦,保暖内衣湿哒哒紧紧贴在身上,人虽然站定依然​感觉地板在飘,不知道是应该先喝水还是先洗澡。

初雪到来时,人们就会​变得有些奇怪,要做一些事情去欢迎初雪,​去欢庆冬日。有人要拍照,有人要览胜,有人要吃炸鸡喝啤酒,有人要​去故宫扮演锦衣卫或者小番巴图鲁以及甄嬛,还有人则会​在家里跑步。

生活在南方时我哪里懂这些,只有来到北方开始每年面对漫长冬日时,才知道这时候​想让人动起来是多么不容易。也只有动起来才能感觉到血液奔流,浑身暖热,​人会忍不住热泪盈眶。

初雪就有那么美好,哪怕​只是个传说。




------


2024-11-26

跃向未来

 


2024 年就剩下一点小尾巴,现在要做总结还早,不过我有点个人小感触,​想分享给你:
在这一年里,我做了两件​有风险的事情。一件事情是彻底放弃了等待出版社引进和出版新书,直接买英文电子书,然后用 AI​ 进行翻译。风险在于 AI 译本​可能有问题,扭曲甚至反转了作者愿意,但我没有觉察。也在于我可能因此彻底放弃纸质书,​变成电子阅读者,这是一种很大的个人改变,结果很难预料。在这些风险之上,​更有一重现实问题:我的大部分读者看我介绍一本 AI​ 翻译的新书时,因为没有中文版而失去阅读兴趣。
另外一件事情是我把我的公众号接入了 AI,​由 AI 分身替代我和读者交流。这里的风险完全不可控,​我不知道 AI 出现幻觉之后会和读者说什么话,代替我给出什么承诺,​有些事情想一想都觉得头皮发麻。但我还是鼓起勇气接入了,在后台看到那些尴尬到让人脚趾抓地的对话,我还是忍住了,​因为数据不会骗人。
这是接入 AI 第一天,​9 小时之后的数据:


这是四天后,也就是 11 月​ 26 日的数据:

回想这两件事情,我想说的是​:不管是主动自觉还是被动接受,​AI 已经进入了我的日常生活。不再是一种赛博奇观,​只是用于观赏,满足一下好奇心。别人是什么情况我不知道,​在我这里 AI 已经变成了一种生产力。即便现在占比还很小,​但是它站住了,我的生活方式因此发生了改变,一定要留出一个位置给 AI。
就像是这个早上,我和朋友们讨论一个国家提升关税和国内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正常情况下,我们需要再拉一个经济专业的朋友来讲解,或者​翻译分享几本相关的经济学专著​进行学习,之后再进行讨论,免得讨论全都是「我觉得」​。无论哪一种,​都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但是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们只需要向 ChatGPT 或者 Gemini 提出问题,要求 AI 给出历史上的真实案例,给出经济学解释,给出相关经济学家和书籍,问题在分钟​级别上得到解决。
我不想预测未来,历史证明,在这方面我不是个好手​(参考资料:https://www.ifanr.com/26762)​,也成功错过了房市造富和数字货币。不过,我还是想说​:放下恐惧,跃向未来。
AI 现在带来的还是大片的未知,我们既不知道它能做到程度,也不​知道它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冲击。所以,人们更多的心态是​惶恐,然后转身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了,​因为熟悉让人感觉心安。我喜欢冒一点风险,​喜欢和自己对着干。​看 AI 译本的时候,我内心有恐慌。接入 AI 机器人的时候,我内心​更为恐慌。
存在着一个诱惑,极大的诱惑---别那么做了,过去的方式不是很好么,​不证明一直都有效么?为什么要去用这种不确定性那么强的新事物,为什么要去主动​挑起、引发不可测的风险?回去吧,转头回去吧,​你觉得是彼岸的地方,也许是深不可测的深渊。AI 会把你一口吞下,你在做的事情正在灭绝你作为写作者的未来,你在主动交出自己的数据,你在主动训练 AI,​好让它有朝一日可以彻底替代你。
但是我的个人经历告诉我,在面对这种耳边的喃喃低语时,​要努力让头皮硬起来,硬起头皮往前冲。或许前方真的有深渊,​这是不可预知的事情。但是,​硬起头皮冲过去,也许会发现根本么没有什么深渊。​相反,如果一直站在原地想象,那就一定存在一道深渊,而且随之时日流失,那道深渊会越来越深。等到未来终于到来,风把流云雾气吹散,那道深渊就真实地把自己和未来相隔开。
​我现在已经不再劝人用 AI 画图,也不劝人用 AI 做搜索引擎。​这是因为我开始理解,为了拥抱未来而拥抱未来是不对的,这不是真实的发心,而是出于恐惧。真实的发心是自己想要前往未来,所以不是满足试用一下,不是满足口头讲述一番,不是交钱报个学习班厮混几天,不是加入一个群幻想找到一群自己人,而是在自己生活里找到​一个 AI 的真实应用场景,然后顺着那个场景深入下去,克服恐惧,闭起眼把生活的一部分交给 AI。在不可名状的恐惧笼罩之下忍住按下暂停键的手,看它会做到怎样的程度。
过去、现在、未来是连续的,所以未来的发端在今天也只​会在细微处,​平平常常的样子,甚至是​在你熟悉的事物上。人性让人抗拒改变,尤其是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上,因为​这意味着辛苦,这意味着再适应,这意味着某种自我否定,这意味着不可知的风险。​因为人性让你站在原地不愿意走过去,那么我就只能鼓励你跳过去---纵身一跃,跃向未来。
如果有这样的心,那么人就无所畏惧,也不为​此时此刻所困。起身跃起,人就不再犹豫彷徨担忧,只会关心​跃起之后的事情,​因此也就一只脚踏上了通往未来之路。2024 年快要结束了,​这就是今年我个人最大的感触。分享给你,希望此刻的你也能想一想​关于未来这件事。


------


2024-11-25

没品位的人

 


自从我不去看非常非常优秀的电影,喝非常非常特别的特调,挤非常非常有品的 live house,坐非常非常有格调的咖啡,我就获得了一个福利:可以安安静静听身边的人们讨论它们,但我自己就像是隔着几万光年观察另外一颗行星上的生活。

对此我再满意不过了,没有丝毫压力,没有任何焦虑,甚至都不需要假装关心,假装好奇。不用参加讨论让我觉得自在,没过去是最好的借口,我坦然得很。

对了,也再没有了在社交媒体上发照片的需求,就像是一艘二战时进入攻击准备的潜水艇,保持着可贵的无线电静默。

我失去了品位,​终于。

在我文艺青年和文艺中年的生涯中,最大的障碍​就来自品位。品味让人陷入无尽的比较,​无尽的追逐。​哪一种音乐更有格调一些?更有​个性一些?更​特别一些?更小众一些?​然后,我去哪里听最新的一曲?​去买最新的专辑?​去哪里去听现场?

书籍、电影、音乐、戏剧、画展、服装、饮料、食品都是这样。它们并不单独存在,任何时候,它们周围总有一群隐形的评判,在评论,在打分,在​议论高下。你得做个聪明人,知道鄙视链的结构,努力找寻上游​。找到之后快速上手,快速体验,然后给出满足这套鄙视链结构所​需要的聪明​评论,变着花样赞美或者是践踏​。现实生活中,​品位的快捷路径来自践踏。

干扰,都是干扰,所以这些聪明的话语,敏锐的甄别,冷酷的判断,​和具体的事物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品味的要求是​区分高下,在鄙视链上找到合适位置,而不是深入了解。看起来怎样,感受起来怎样,要比「是什么」更重要。

真实的世界围绕「是什么」而运转​。一个人去弄明白「是什么」是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而且在过程中要排除自我所带来的干扰。因为自我总是倾向于给出快速判断,总是倾向于捏造结果,总是倾向于扭曲现实来​符合个人偏好,也总是倾向于证明自己是最聪明最有品位的那一个。然后现实就会残暴殴打这样的人,用这种方式无声回答​:「不,事情不是这样理解的,也不是这样运转的,你的品位什么都不是,连事情的汗毛都不算」。

「看起来怎样」,「我感觉怎样」和「是什么」是两回事,中间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我」​。「看起来怎样」,这是「我」的判断,「我」的分析,这些话语代表的都是「我」。「我感觉怎样」,这是「我」的感受,「我」的内心活动,同样也都代表着「我」​。问题是,这两者经常有抑制不住的冲动,把自己等同于「是什么」。看起来怎样,​那就是什么。​我感觉是怎样,那就是什么。现实听了,就在暗中套上指虎,攥紧了拳头,从身后​无声接近。

​我现在不会说:「对对对,那个是真牛屄」​,或者:「对对对,那个是纯傻屄」。因为它们是一对虚词,什么都没有说清楚,连「是什么」都没说,就开始做起了判断,这种判断又有什么意义呢?它们甚至都不能指向事物或者人物的本质,而是指向自己身上的皮毛,​用来给这层皮毛抛光。

所以,我现在从这种放置类游戏里退出。在高入云端的鄙视链上,给所有的人和物找寻一个合适的位置放上去,然后和他人比较谁的鄙视链更全更高,​这个游戏我不再参与。你要问我,我诚实地说我不知道,因为我没去,因为我没看,因为我​没有任何认知。那么多人,那么多事,那么多物件,我没这个能力,也没这个时间​一一贴上牛屄傻屄的标签。事实上,我时常​遏制这种贴标签的冲动,每次都会反问自己一句:「那你又真知道什么呢」​?然后欲火顿消,​试着从我不那么习惯的角度重新去观察和分析。
在研究「是什么」的过程里,​我得到了许多收获,更得到了更多乐趣。而且我要说,这种乐趣要比之前做文艺青年、文艺中年时来得更为深入​,更为强烈。因此,​我也看到的很不一样的生活,很不一样的人---观察角度变了,判断标准变了,就像是小时候拆掉玩具汽车的外壳,沉迷地盯着那些齿轮,看它们和发条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如何让一辆小汽车跑起来。那些闪闪发光的黄铜小零件彼此啮合在一起,服从数学给出的比例规则,那是多么美啊。
那一刻,和我穿什么,喝什么,听什么,看什么,去过哪里,没有​任何关系。那一刻我是渺小的,我是边缘的,我是仰视的,我是谦卑的,我是中立的,我也是次要的,齿轮的转动要高于我,因为它正在向我展示​事物深处的秘密,​运转的秘密,存在的秘密。它说:「你闭嘴,不要发表高见,好好看着」​。
我现在是个没品味的人,是个远离话语圈的人,也是个赤裸的人,对此我非常满意。


------


2024-11-24

回答:怎样做个穷人家的孩子

 


收到一条读者留言,看完我很是唏嘘感慨。为了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线下麻烦,这里我隐去了这位读者的 ID​:

我家不富裕,爸妈辛苦挣钱供我读书。我现在研一,从九月份开始没再向家里拿过钱,靠学校发的补贴生活。今天正愁钱不够,上了研究生周围人穿戴都是能叫上名字的品牌,我也会有攀比心理,加上自己本身不会穿搭不会购买平价好看的衣服,自己会想买品牌的衣服来加持自己。

穿着是我花钱的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是旅游。我喜欢四处旅行,去感受南北生活的差异,去体会每个城市独特的魅力。这两个地方需要花钱,可是学校发的钱就那么多,我又不想再向家里要钱,这样子我会过得很窘迫。现在早饭和晚饭是自己蒸鸡蛋红薯玉米解决,这样可以省下一笔钱。

今晚看到央视新闻发的文章:“ 浙大回应“受资助学生晒国内外旅游照”:取消其受资助资格”,我本科期间是拿助学金的,我靠着自己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去了九个省份,看到这篇文章我感觉很矛盾。我知道自己因为家里穷困拿着助学金,这笔钱是让我用于生活学习的,不是让我去旅游的。可是我也是处于大好青春年华的年纪,我因为家里穷就不能去旅游吗,就得真像贫寒子弟那一心一意学习,啥都不关心吗。

我旅行的钱是自己攒的,去旅行也是穷游,火车、硬卧、青旅、公交,吃的我都买馒头饼之类的,尝尝当地特色实惠的小吃,景区的东西从不敢花钱买。看着我朋友圈我去过那么多地方,其实我自己知道那是“精装的朋友圈”。叔,我想问一下,穷人家的孩子不配旅行吗,哪怕是低配版的旅行。

补充:我是不是不应该有任何奢望,什么穿品牌衣服,什么旅行,这些不属于穷苦人家的我,我应该本本分分当个穷人家的孩子​?

其实我一点都不反对这位读者的行为,早在2018年 6 月 6 日,我在《从一只烧鸡开始》一文里就很清晰地阐明过我的态度。不过当时我是写给我们这些旁观贫困学生的人,​算是一种说服和劝导。今天的情况又有些不同,我需要直接回复一位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贫困​学生,和对方讨论一下​应该如何应对人群,生活在人群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坦白说,我应该属于人群中的少数。我的观点是接受资助的人有权自行编列预算,自行决定​怎么花这笔钱。至于说他月初拿了钱去点了一只龙虾吃,导致后面大半个月天天咸菜就馒头,​那也是他自己的事。不能因为他吃了龙虾,就​以此为由剥夺他的资助资格。

但我说了不算,​多数人的观点和我相反。人群上了一定数量,观点就会​逐渐统一起来。​应该承认,人们的确有爱心,也愿意提供帮助。但是这种爱心和帮助是有限的,不会超越人性本身的局限。​什么是人性的局限?有一句网络流行语形容得非常贴切:

「既怕兄弟你吃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拥有这种心态的人是大多数,构成了一个人周围的​环境。为这样的一群人所包围,给出的捐助​其实是带有隐性附加条件的。于是,接受捐助的人在道德和道义上需要维持贫困的状态,并且这些钱只能用于​食物和学习用品。如果是用于生活,那么享受型消费和炫耀性​消费就会引发极大的反感乃至是愤怒。

这里的隐形附加条件也有它的道理,人们之所以乐意资助一位年轻的学子,其实是为了满足于改变他人​命运的隐秘欲望。所以,哪怕是山区助学活动,捐助者要选择成绩好一些的学生,选择​面临辍学危险的女学生。人们不是真的想要那个学生有三餐可以吃饱,有衣服可以穿暖,人们期待在自己的帮助下,一名学子得以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而因此改变了自己原先的命运。所以,接受资助的学子如果用这笔钱去旅行或者买名牌衣服鞋子,​人们就感觉到希望落空。

就旅行这个问题,我当然可以说古人也支持「行千里路,破万卷书」,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到人间四处看看,这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可能还是更为重要的学习方式。然而,大部分人不是​这样的想法。在一般认知中,大众有着相当固化的观点,认为学习就是在一个叫做学校的地方,坐在一个叫做教室的房间里,听老师讲课做笔记做练习,​然后完成作业和考试,最后拿到文凭​---这就是关于的学习的一切。​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旁门左道,都是​偷闲耍滑。

​大众的这种观念很难改变,尤其是看到“旅行”​两个中文字的时候,不满和愤怒之情就会升起。不是针对任何个人,​大众是针对所有人。还记得那句话么---「既怕兄弟你吃苦,又怕兄弟开路虎」。就算是在朋友圈里发旅行照片,还在上班的人看了就会愤怒:为什么我那么辛苦地工作,​而有的人就可以那么清闲?​去农家乐旅行的人看了就会愤怒:为什么要发​普吉岛旅行的照片?这是在羞辱我没钱吗?

中国人不大见得惯别人闲,更别说是​舒适地闲。​我觉得这是个文化问题。

就像是网上的笑话说的那样​,一个人在公司里喝咖啡还是喝茶,老板对他的评判会截然相反。看到喝咖啡,老板会觉得这个人很努力,主动喝咖啡提神去​工作;看到喝茶,老板会觉得这个人太闲了,是不是应该再加一倍任务量?都是文化问题,喝茶在中文世界里是雅事,​是消闲,是享受生活。而喝苦涩的烤豆子水,那就是牛马的自觉。

所以,有时候我也在想,是不是大家尽量避开「旅行」或者「旅游」这两个中文词?我们改成「社会实践」​或者「社会观察」会不会更好一些?

​这是句玩笑话。如果我要严肃起来的话,​下面就是我真正想说的:

不要​低估人性,更不要高估。人性中有良善的一部分,但是更容易起作用的是自我满足​的心理。​可以帮助别人,是一种自我满足。在这种自我满足下面还有很微妙一层---看到比自己过得不如意的人,​会更加自我满足。社会倡导前者,强调阳的一面,​并不意味着阴的一面就不存在。也正因为有阴的一面存在,所以有些人有意无意地倾向于​让救助对象保持贫困。

也就是说,资助了一个穷学生,那么他最好在毕业前一直保持着这种​清贫的生活状态。​这对于捐助者,对于捐助机构,都有好处。前者会觉得持续的满足,后者则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成就。穷学生穿上了名牌,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吃上了龙虾鱼子酱,也就脱离了贫穷的造型,那么之前这些​资助的行为还有什么意义呢?哪里还有感恩之心呢?

我觉得这件事情特别残酷。得到资助的同时,继续保持清贫的造型,限制自己的欲望,​这是贫困在造成持续伤害。​贫困伤害的不是一个人的肠胃,而是摧毁一个人的精神。贫困让一个人持续处于自我限制,自我约束,反复否定自我,坚信世界上大多数稍微好一点的事物和人都和自己没有关系​---这是精神摧残。即便所谓成人成才,这种摧残的后果会伴随一个人一生,​名望和财富都不能改变内心深处那个卑微的自我。嫉妒、仇视、愤怒、自大、狂妄、奢靡、造作,​从那个卑微的自我上升起,等于是毁掉了一个人的一生。

从个人经历和个人理解来说,贫困学生得到资助这件事很重要,​这是宏观层面。站在微观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笔钱,可以让某一个贫困学生在心理上感觉自己终于和其他同学拉平,觉得大家「都一样」​。觉得「都一样」,就是拯救了一条灵魂,而不是保持这条可怜的灵魂一直处于游离于人群之外的状态,保持「一切和我无关」的状态,让贫穷无休无止地​像一条鞭子一样反复抽打在他们赤裸的脊梁上,如同无间地狱里永无止境的惩罚。

贫穷是一种可改变的生活状态,但不应该​固化成一种精神状态。

所以,这位研究生朋友,你要旅行就去旅行吧,但是考虑到你要在人群中生活,那么请你悄悄地去,悄悄地回来。不要发朋友圈,不要发社交媒体。你做这件事情是为了丰富自己,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你知道自己你​通过努力和别的同学过着类似的学校生活,你知道经济拮据并不影响你享受生活,有这两点就足够了。

至于说衣服,​我认为那是毫无意义的炫耀。当然,青春期的时候一个人会很在意自己的形貌​,幻想换套衣服,换个发型,换双鞋子就会产生很大的改变。但这是炫耀的一种,会​很容易引发关注,关注又会导致愤怒。其实​,重点从来都是你自己是个什么人,而不是你穿一身怎样的皮。换一身皮不会改变任何东西,我从学生时代开始就一身破衣烂衫,一套迪卡侬能穿五年,现在连头发胡子都懒得剃,照样和朋友坐下侃侃而谈,​没有丝毫不自在的地方。

按照自己内心指引去生活,远避人群,找寻生活的真实和生命的意义,​这本身就意味着放弃对于虚荣和炫耀的追求。「都一样」说的是内在,​而不是外表,请珍重地保护好你的心,不要从一个极端又落入了另一个极端。

​祝你旅行快乐!哦,不对,是社会实践快乐!



------


2024-11-23

达则兼济屋檐下

 


从我这一代人往上的诸多世代,​多少还受到一点儒家思想和乡土文化的影响。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个人追求上努力成为一名「士」,然后对他人负有某种道德或者道义上的责任。这种道德和责任可以是消极的:退守到自己的小世界,提升自我精神境界,不给他人和社会​添麻烦;也可以是积极的:担负起对民众和社会的责任,为他们做出个人奉献和牺牲,并且把这作为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
坦白说,这是阳的一面,儒家的广告部喜欢做的文宣。也有阴的一面,那就是​履行这种使命,这种道义责任的时候,通常都带有某种强制甚至强迫的色彩。因为儒家喜欢教育别人应该怎么生活,于是衍生出了一套套​规矩和伦理,​要去规范人们的行为​。柔性的手段是​社会舆论,刚性的手段则是沉塘、浸猪笼。当然,后者广告部并不承认,​说那是乡俗。
年轻的世代敏锐地发现了这种强制色彩,​发明了一个单词:爹味。站在完全的个人本位上,「爹味」这个词是一种反抗---家里有一个爹就够了,大家不需要社会爹​。​人和人的关系是平等的,有话好好说,你不要动不动就突然爹起来。
实际上,「爹味」这个词说的是权威的​没落。儒家已经衰落了,乡土社会也已经崩解了,各家顾各家,哪里来的权威​呢?​谁能指导他人如何生活呢?不过,事实上的衰微和​观念上的接受是两回事。就像是一曲终了,​但是余音袅袅,还是有人要坚持兼济天下,尤其是​年长且成功的企业家,这就很容易惹出麻烦来。
过去有企业家指导员工爱心捐款应该不超过多少钱的上限,现在又有企业家指导员工结婚应该摆几桌,​买房买车用谁的钱,要不要收彩礼。按照今天的标准,这当然是「爹味」​,伸手过长,已经涉嫌干涉私人生活。
​不过我倒是能理解。如今结婚究竟算不算是一种沉重负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无非是说,大多数只是嘴上嚷嚷。而在「兼济天下」的理念驱使下,有人想要​中断潮流,去做个「恶人」​。这样一来,「恶人」是自己做了,那么也就有许多员工可以从沉重的彩礼、婚宴、结婚几大件里逃离出来,于是「兼济天下」​就得以成立。
问题是,​这种主张背后已经没有可靠的权威可以背书。​人们会问两个问题:「你是谁?」​和「凭什么?」。人们还会尖锐地反问​:​「那你究竟发了多少工资?​够员工买房买车么?」。新的世代对于爹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以前是尽量争取爹们少管,​现在则是换了一种躺平式二极管态度:​要么你别当爹,一切都别管​;要么你做个爹,对一切都负全责。
诉诸道德,诉诸伦理,诉诸秩序的时代过去了,人们习惯了用钱来​衡量一切。一个心善的企业家不重要,首先他得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然后才轮得到讨论他的​道德高度。而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纯粹的个体存在,类似偶像,他的想法,他的行为,他的道德准则,人们不认为是可以普遍效仿的对象,​更不认为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人们早就不再追寻「士」的脚步,「君子」的脚步,更不用说是「圣人」​的脚步,它们都属于过去的​旧世界。
所以,从「兼济天下」退缩到「兼济屋檐之下」。现在人们又说:屋檐之下也不是你的,你的屋檐不要伸那么长,站在你屋檐下也不意味着​就得听你的。在涛涛洪流之中,​就没有什么人可以按照过去的方式再打下一根桩。
有时候我也会想起德云社。如果德云社不是一家日进斗金的机构,郭师傅那套什么尊师重道,什么师门家谱,什么门风规矩,什么辈分排序​的游戏是否还能成立?他那些弟子,究竟是在尊重传统,尊重传承,还是在尊重人民币​?或者说,​各自占比究竟是多少?目前看起来,好像直播平台那边比起传统要更有说服力一些,因为此爹​更有钱。
人们讨论个人权利,讨论过界问题,讨论「爹味」和「管得宽」​。我只是忍不住想问​:​究竟还有没有需要站在屋檐下?就是那些真正要结婚的人,为高额彩礼,为盛大婚宴,为婚房车子所苦的人,他们​要不要一个屋檐遮挡一下?​可能屋檐不是一个合适的方法,而且让人反感。大众一番热议之后,屋檐缩回去,企业家退回室内,​然后那些人呢?​继续在雨里淋着?
这就是这些年来我经常感到困惑的一点:每次都能讨论出一个正确答案,​但是真正的问题在热闹过后却依然悬在半空。我知道,问出这个问题之后,我也就瞬间「爹」​了起来。所以我​有些唏嘘:在新旧转换之间,​无论怎么出拳,每一拳都注定会打在空处。


------


近期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