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边往事
和菜头的博客 Hecaitou's Blog
2024-11-28
没事不要戳人玩儿
2024-11-27
初雪
北京这一次初雪我没有亲见,全靠朋友圈直播。雪在夜里从西来,没过东三环。昨天夜里我推窗三次,就觉得时空断裂,我飘在另一个平行北京。
早上7 点起来,窗外还是什么都没有。天空碧蓝,朝阳照在树林上,只有一半树木变作黄色,更像是深秋。我看着那林子,眼前有什么小黑点在盘旋升起。是灰喜鹊,在晨练或者是吃早饭。空中有那么一点动静,接着我就注意到环线上还有车流,之前被树林遮住,而现在就像是一条溪流闪闪发光。
不知道是多少年前,初雪时人们会说「炸鸡和啤酒」,好像是来自一部韩剧吧,他们觉着这很浪漫。现在还有人会说吗?我不确定,流行就像是风,情感就像是感冒,人心转来转去,起起伏伏,容易流泪更容易遗忘。
我站在窗前有些尴尬,因为没有初雪,就是个平常冬日,连暖气站都没有排放出白雾,大家就那么等着,僵着,沉默着。不知道为什么,我决定在窗前跑起来,感觉这样可以缓解一下尴尬。是超慢跑,家人朋友介绍过很多次,好处是原地跑,不需要场地,在家里也可以。
一旦开始跑,窗外景色就开始上下抖动,像是一下子活过来。树林蹦蹦跳跳有如顽童,天空颤颤巍巍像是果冻,至于那些楼宇,他们像是中年人去到夜店,穿着西装,拿着一瓶啤酒,在原地谨慎地微微上下跳动。
五分钟后我感觉大腿酸痛,小腿僵硬,汗水开始汇聚。我努力分散注意力,想着此刻故宫前有没有人在排队?一半千户,一半巴图鲁,一半飞鱼服,一半黄马褂,但是没有雪,他们是坚持等着进去,还是转身离开?是不是和我此刻一样尴尬?想到这里,我突然恢复元气,感觉自己可以继续跑下去。都是尴尬,但我面前没有相机。
鼻吸口呼,一二三,一秒三步,一分钟 180 步,双眼平视前方,双肩沉下去,手臂用力摆起来,我严格按照要领跑,看着朝阳跑,跑过树林,跑过环线,跑向天边一线西山,跑向延庆,跑向张家口,跑向乌兰察布,在呼和浩特我停下来看表,发现已经过去一小时。
就这样,2024 年北京初雪这天,我在家里原地跑步整整一小时。这事很傻很麻烦,保暖内衣湿哒哒紧紧贴在身上,人虽然站定依然感觉地板在飘,不知道是应该先喝水还是先洗澡。
初雪到来时,人们就会变得有些奇怪,要做一些事情去欢迎初雪,去欢庆冬日。有人要拍照,有人要览胜,有人要吃炸鸡喝啤酒,有人要去故宫扮演锦衣卫或者小番巴图鲁以及甄嬛,还有人则会在家里跑步。
生活在南方时我哪里懂这些,只有来到北方开始每年面对漫长冬日时,才知道这时候想让人动起来是多么不容易。也只有动起来才能感觉到血液奔流,浑身暖热,人会忍不住热泪盈眶。
初雪就有那么美好,哪怕只是个传说。
2024-11-26
跃向未来
2024-11-25
没品位的人
自从我不去看非常非常优秀的电影,喝非常非常特别的特调,挤非常非常有品的 live house,坐非常非常有格调的咖啡,我就获得了一个福利:可以安安静静听身边的人们讨论它们,但我自己就像是隔着几万光年观察另外一颗行星上的生活。
对此我再满意不过了,没有丝毫压力,没有任何焦虑,甚至都不需要假装关心,假装好奇。不用参加讨论让我觉得自在,没过去是最好的借口,我坦然得很。
对了,也再没有了在社交媒体上发照片的需求,就像是一艘二战时进入攻击准备的潜水艇,保持着可贵的无线电静默。
我失去了品位,终于。
在我文艺青年和文艺中年的生涯中,最大的障碍就来自品位。品味让人陷入无尽的比较,无尽的追逐。哪一种音乐更有格调一些?更有个性一些?更特别一些?更小众一些?然后,我去哪里听最新的一曲?去买最新的专辑?去哪里去听现场?
书籍、电影、音乐、戏剧、画展、服装、饮料、食品都是这样。它们并不单独存在,任何时候,它们周围总有一群隐形的评判,在评论,在打分,在议论高下。你得做个聪明人,知道鄙视链的结构,努力找寻上游。找到之后快速上手,快速体验,然后给出满足这套鄙视链结构所需要的聪明评论,变着花样赞美或者是践踏。现实生活中,品位的快捷路径来自践踏。
干扰,都是干扰,所以这些聪明的话语,敏锐的甄别,冷酷的判断,和具体的事物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品味的要求是区分高下,在鄙视链上找到合适位置,而不是深入了解。看起来怎样,感受起来怎样,要比「是什么」更重要。
真实的世界围绕「是什么」而运转。一个人去弄明白「是什么」是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而且在过程中要排除自我所带来的干扰。因为自我总是倾向于给出快速判断,总是倾向于捏造结果,总是倾向于扭曲现实来符合个人偏好,也总是倾向于证明自己是最聪明最有品位的那一个。然后现实就会残暴殴打这样的人,用这种方式无声回答:「不,事情不是这样理解的,也不是这样运转的,你的品位什么都不是,连事情的汗毛都不算」。
「看起来怎样」,「我感觉怎样」和「是什么」是两回事,中间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我」。「看起来怎样」,这是「我」的判断,「我」的分析,这些话语代表的都是「我」。「我感觉怎样」,这是「我」的感受,「我」的内心活动,同样也都代表着「我」。问题是,这两者经常有抑制不住的冲动,把自己等同于「是什么」。看起来怎样,那就是什么。我感觉是怎样,那就是什么。现实听了,就在暗中套上指虎,攥紧了拳头,从身后无声接近。
我现在不会说:「对对对,那个是真牛屄」,或者:「对对对,那个是纯傻屄」。因为它们是一对虚词,什么都没有说清楚,连「是什么」都没说,就开始做起了判断,这种判断又有什么意义呢?它们甚至都不能指向事物或者人物的本质,而是指向自己身上的皮毛,用来给这层皮毛抛光。
2024-11-24
回答:怎样做个穷人家的孩子
收到一条读者留言,看完我很是唏嘘感慨。为了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线下麻烦,这里我隐去了这位读者的 ID:
我家不富裕,爸妈辛苦挣钱供我读书。我现在研一,从九月份开始没再向家里拿过钱,靠学校发的补贴生活。今天正愁钱不够,上了研究生周围人穿戴都是能叫上名字的品牌,我也会有攀比心理,加上自己本身不会穿搭不会购买平价好看的衣服,自己会想买品牌的衣服来加持自己。
穿着是我花钱的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是旅游。我喜欢四处旅行,去感受南北生活的差异,去体会每个城市独特的魅力。这两个地方需要花钱,可是学校发的钱就那么多,我又不想再向家里要钱,这样子我会过得很窘迫。现在早饭和晚饭是自己蒸鸡蛋红薯玉米解决,这样可以省下一笔钱。
今晚看到央视新闻发的文章:“ 浙大回应“受资助学生晒国内外旅游照”:取消其受资助资格”,我本科期间是拿助学金的,我靠着自己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去了九个省份,看到这篇文章我感觉很矛盾。我知道自己因为家里穷困拿着助学金,这笔钱是让我用于生活学习的,不是让我去旅游的。可是我也是处于大好青春年华的年纪,我因为家里穷就不能去旅游吗,就得真像贫寒子弟那一心一意学习,啥都不关心吗。
我旅行的钱是自己攒的,去旅行也是穷游,火车、硬卧、青旅、公交,吃的我都买馒头饼之类的,尝尝当地特色实惠的小吃,景区的东西从不敢花钱买。看着我朋友圈我去过那么多地方,其实我自己知道那是“精装的朋友圈”。叔,我想问一下,穷人家的孩子不配旅行吗,哪怕是低配版的旅行。
补充:我是不是不应该有任何奢望,什么穿品牌衣服,什么旅行,这些不属于穷苦人家的我,我应该本本分分当个穷人家的孩子?
其实我一点都不反对这位读者的行为,早在2018年 6 月 6 日,我在《从一只烧鸡开始》一文里就很清晰地阐明过我的态度。不过当时我是写给我们这些旁观贫困学生的人,算是一种说服和劝导。今天的情况又有些不同,我需要直接回复一位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贫困学生,和对方讨论一下应该如何应对人群,生活在人群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坦白说,我应该属于人群中的少数。我的观点是接受资助的人有权自行编列预算,自行决定怎么花这笔钱。至于说他月初拿了钱去点了一只龙虾吃,导致后面大半个月天天咸菜就馒头,那也是他自己的事。不能因为他吃了龙虾,就以此为由剥夺他的资助资格。
但我说了不算,多数人的观点和我相反。人群上了一定数量,观点就会逐渐统一起来。应该承认,人们的确有爱心,也愿意提供帮助。但是这种爱心和帮助是有限的,不会超越人性本身的局限。什么是人性的局限?有一句网络流行语形容得非常贴切:
「既怕兄弟你吃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拥有这种心态的人是大多数,构成了一个人周围的环境。为这样的一群人所包围,给出的捐助其实是带有隐性附加条件的。于是,接受捐助的人在道德和道义上需要维持贫困的状态,并且这些钱只能用于食物和学习用品。如果是用于生活,那么享受型消费和炫耀性消费就会引发极大的反感乃至是愤怒。
这里的隐形附加条件也有它的道理,人们之所以乐意资助一位年轻的学子,其实是为了满足于改变他人命运的隐秘欲望。所以,哪怕是山区助学活动,捐助者要选择成绩好一些的学生,选择面临辍学危险的女学生。人们不是真的想要那个学生有三餐可以吃饱,有衣服可以穿暖,人们期待在自己的帮助下,一名学子得以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而因此改变了自己原先的命运。所以,接受资助的学子如果用这笔钱去旅行或者买名牌衣服鞋子,人们就感觉到希望落空。
就旅行这个问题,我当然可以说古人也支持「行千里路,破万卷书」,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到人间四处看看,这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可能还是更为重要的学习方式。然而,大部分人不是这样的想法。在一般认知中,大众有着相当固化的观点,认为学习就是在一个叫做学校的地方,坐在一个叫做教室的房间里,听老师讲课做笔记做练习,然后完成作业和考试,最后拿到文凭---这就是关于的学习的一切。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旁门左道,都是偷闲耍滑。
大众的这种观念很难改变,尤其是看到“旅行”两个中文字的时候,不满和愤怒之情就会升起。不是针对任何个人,大众是针对所有人。还记得那句话么---「既怕兄弟你吃苦,又怕兄弟开路虎」。就算是在朋友圈里发旅行照片,还在上班的人看了就会愤怒:为什么我那么辛苦地工作,而有的人就可以那么清闲?去农家乐旅行的人看了就会愤怒:为什么要发普吉岛旅行的照片?这是在羞辱我没钱吗?
中国人不大见得惯别人闲,更别说是舒适地闲。我觉得这是个文化问题。
就像是网上的笑话说的那样,一个人在公司里喝咖啡还是喝茶,老板对他的评判会截然相反。看到喝咖啡,老板会觉得这个人很努力,主动喝咖啡提神去工作;看到喝茶,老板会觉得这个人太闲了,是不是应该再加一倍任务量?都是文化问题,喝茶在中文世界里是雅事,是消闲,是享受生活。而喝苦涩的烤豆子水,那就是牛马的自觉。
所以,有时候我也在想,是不是大家尽量避开「旅行」或者「旅游」这两个中文词?我们改成「社会实践」或者「社会观察」会不会更好一些?
这是句玩笑话。如果我要严肃起来的话,下面就是我真正想说的:
不要低估人性,更不要高估。人性中有良善的一部分,但是更容易起作用的是自我满足的心理。可以帮助别人,是一种自我满足。在这种自我满足下面还有很微妙一层---看到比自己过得不如意的人,会更加自我满足。社会倡导前者,强调阳的一面,并不意味着阴的一面就不存在。也正因为有阴的一面存在,所以有些人有意无意地倾向于让救助对象保持贫困。
也就是说,资助了一个穷学生,那么他最好在毕业前一直保持着这种清贫的生活状态。这对于捐助者,对于捐助机构,都有好处。前者会觉得持续的满足,后者则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成就。穷学生穿上了名牌,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吃上了龙虾鱼子酱,也就脱离了贫穷的造型,那么之前这些资助的行为还有什么意义呢?哪里还有感恩之心呢?
我觉得这件事情特别残酷。得到资助的同时,继续保持清贫的造型,限制自己的欲望,这是贫困在造成持续伤害。贫困伤害的不是一个人的肠胃,而是摧毁一个人的精神。贫困让一个人持续处于自我限制,自我约束,反复否定自我,坚信世界上大多数稍微好一点的事物和人都和自己没有关系---这是精神摧残。即便所谓成人成才,这种摧残的后果会伴随一个人一生,名望和财富都不能改变内心深处那个卑微的自我。嫉妒、仇视、愤怒、自大、狂妄、奢靡、造作,从那个卑微的自我上升起,等于是毁掉了一个人的一生。
从个人经历和个人理解来说,贫困学生得到资助这件事很重要,这是宏观层面。站在微观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笔钱,可以让某一个贫困学生在心理上感觉自己终于和其他同学拉平,觉得大家「都一样」。觉得「都一样」,就是拯救了一条灵魂,而不是保持这条可怜的灵魂一直处于游离于人群之外的状态,保持「一切和我无关」的状态,让贫穷无休无止地像一条鞭子一样反复抽打在他们赤裸的脊梁上,如同无间地狱里永无止境的惩罚。
贫穷是一种可改变的生活状态,但不应该固化成一种精神状态。
所以,这位研究生朋友,你要旅行就去旅行吧,但是考虑到你要在人群中生活,那么请你悄悄地去,悄悄地回来。不要发朋友圈,不要发社交媒体。你做这件事情是为了丰富自己,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你知道自己你通过努力和别的同学过着类似的学校生活,你知道经济拮据并不影响你享受生活,有这两点就足够了。
至于说衣服,我认为那是毫无意义的炫耀。当然,青春期的时候一个人会很在意自己的形貌,幻想换套衣服,换个发型,换双鞋子就会产生很大的改变。但这是炫耀的一种,会很容易引发关注,关注又会导致愤怒。其实,重点从来都是你自己是个什么人,而不是你穿一身怎样的皮。换一身皮不会改变任何东西,我从学生时代开始就一身破衣烂衫,一套迪卡侬能穿五年,现在连头发胡子都懒得剃,照样和朋友坐下侃侃而谈,没有丝毫不自在的地方。
按照自己内心指引去生活,远避人群,找寻生活的真实和生命的意义,这本身就意味着放弃对于虚荣和炫耀的追求。「都一样」说的是内在,而不是外表,请珍重地保护好你的心,不要从一个极端又落入了另一个极端。
祝你旅行快乐!哦,不对,是社会实践快乐!
2024-11-23
达则兼济屋檐下
近期热门博文
-
我注意到我的博客 www.hecaitou.com 最近的访问量有明显的上升,看了一下数据,从搜索引擎而来的流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改变。所以,我有一个猜想:阅读数的上升似乎是和 RSS 订阅器 Follow 的正式公布同步。 那么,各位是从 Follow 新来的么?谢...
-
每过一段时间我都要做个测试,看我的大脑是否被网络和手机损害。 方法是找一本书来,看看自己能否一口气从头读到尾。 许多人已经做不到了,中间要跳开无数次,我知道。 昨天我的测试对象是 《匮乏大脑》(Scarcity Brain) 这本书,看完第一章我就向朋友和亲属推荐。这当然会风...
-
我打算重开博客。 最近应该有一批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而他们在当年无一例外都开设过自己的独立博客,是很早之前就开始上网的中古网友。 他们的想法我很能理解,重开的契机是网友左耳朵耗子猝然离世。本来死亡是一个终结,但是大家发现左耳朵耗子多年来坚持深耕的博客还在,还记录了他这些...
-
有网友说:“布克奖的获奖作品要比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更让人阅读”,我同意。有网友说:“2024年布克奖获奖作品 《轨道》(Orbital) 是一本难得的佳作”,我同意。我还想加上一句:萨曼莎·哈维(Samantha Harvey)的这本《 轨道 》是我的2024年年度之书...
-
不太聪明的人想得慢,凡事总是慢一拍。所以不能把握最好的时机,不能抢占潮流的先机,也不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最合乎时宜的表态。他得想一下,想一下一切就都慢了。 我花了很多年努力想要做个聪明人,看起来有个聪明样子,讲起来有个聪明腔调,做起来总是先人一步。很可惜,不是很成功,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