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1

今天你打算恨谁

 


歹戏拖棚的《再见吧爱人》终于结束了。尘埃落定,那么今天你打算恨谁呢?

我个人非常不喜欢这档节目,不单纯是因为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营销内容让人无处可逃,我真正在意的是人们每周四从三对夫妻中选出一个来恨,​为了一个陌生人而上火,这种心态和行为​属于典型的不善,对于心有负面的影响。

婚姻之所以是婚姻,之所以破破烂烂但是还能维系,我认为这背后一定有不为人知的原因,甚至连当事人都没有注意到,​这才是重点。而不在于谁是谁非,​也不在于谁是那个坏人。毕竟,和人相处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和亲密的人长期相处​更是艰难。

想要在一段婚姻里找出其中一方的错处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不是这样的么?在现实生活中,有谁没有听到过自己的亲友同事甚至是一面之缘的人抱怨自己的伴侣?举起手来我看看?那些夫妻和情侣们,有谁从没有在背地里向外人抱怨自己的另一半?举起手来我看看?

都分手了吗?都​开启新生活了吗?​未必见得吧。那怎么会在面对一档真人秀节目的时候,​人们会认定某一段婚姻不合适,一定要选出一方来公审然后吊死?一定认为​分手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不知道这些咬牙切齿的观众有没有想过一种可能:按照相同的逻辑,自己就是自己目前长期关系中应该被踢走的一方?​那为什么自己到现在都还没有滚蛋出局呢?

对,这时候人才会去想​一件事:也许自己也在一段情感关系中提供了某种价值​,可能是情感上的,可能是经济上的,可能是肉体上的,​甚至仅只是自己存在这件事本身。人的情感是复杂莫测的,人的相处模式是千奇百怪的,人自身提供的价值​也许是在社会大众肉眼可以观测的范围之外。那么同样的,在自己痛恨的对象身上,是不是也可能存在着这种自己忽略或者观察不到的价值?

我说节目歹戏拖棚,​就是因为这一点。它简单化了复杂的人类相处模式,脸谱化了两性关系中的任意一方,这样好方便人们不经思考进行判断,激发人们对​某个人的恨意和仇视。而人们真正需要的,是通过观察别人而反思自身,是通过思考​去理解生活中那些复杂的存在。简单的爱或者恨,情绪的起伏,​只是增加了人们的偏见,以及对自己绝对正确的自信。那我当然要说这是「歹戏」,我当然说节目从立项那一刻开始就是相当不善的缘起。

不喜欢不习惯我这种说法的话,我还可以从纯功利的角度重新讲一遍,​估计大家更喜欢这种角度:

和试图成就任何事业,任何人生一样,婚恋关系的失败风险要远高于​成功的可能。恋爱大多以分手告终,婚姻大多以爱情熄灭,凑合着过活​作为延续模式。因此,有所成就的是少数,不成才是常态。既然如此,人们应该多花心思研究一下如何才能成,而不是​追究败的责任,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人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能开除人籍。可以从一段恋爱,一桩婚姻里开除一方,​但是开除不掉这个人的人籍。​这个人还是会回到人群之中,还是会再次恋爱,再次结婚。无论再怎么仇视一个人,​他还是会回归人群,还是会成为​另一个人的潜在交往对象。所有人都如此,​所有人都可能是别人眼中糟糕的那一方,需要背负责任的那一方,罪人组成了人群。

那么问题就从来没有变过:这些不完美的,有缺陷的,甚至是有问题的人们,如何两两相遇,在最少的尝试次数之后能够拥有一段​不说成功,起码是过得去的婚恋关系?​确定一个罪名,确认一个罪人回答不了这个问题。金童配玉女,郎才配女貌不是答案,所有的​瘸驴配破磨、歪锅配歪灶里才​可能隐藏着答案。只看见瘸看见破看见歪是一种视角,看到磨在转​饭在做则是另外一种视角,后者让普通人也能看到幸福的​可能。

这就是功利主义角度的​解释,也许大家更听得进去一些。

看一档真人秀节目,整天恨这个恨那个,骂这个骂那个,自己却过着狼狈不堪的感情生活,我觉得太多人大概就是这个状态。现在节目结束了,节目设计上也用​结果为许多人出了心头一口恶气​,那么今天的此时此刻,你又打算恨谁呢?

心中升起恨意不是什么好事,​身心处于愤怒的状态也不是什么好事。能让人产生强烈情绪的往往只是​简单,而生活本身很复杂,更不用说是婚恋关系。一段感情得以成立,一段关系得以维系,原因可能不足为外人道哉。那么,在观赏了那么长时间的愤怒和仇恨之后,​我不妨以一个黄色笑话作为今天文章的结尾:

这个笑话需要你自己去查,它收录在《笑林广记》的《卷之四·形体部》,名字叫做《家当》​。



------


2025-01-10

通往未来的门票


去年我受邀为「得到」的新书《预测之书》撰写文章,于是就有了这篇《通往未来的门票》。根据先前的约定,《预测之书》现在已经正式发布和售卖,我可以在这里把我​的这篇文章发布出来。
需要说明一点,由于是为纸质书撰稿,所以行文的方式和文章​篇幅都和我惯常的网络文章有所区别。对于纸质书而言,一篇一千多字的文章实在是太短了,会让读者有零零碎碎​的感觉。所以这篇文章长达 5000 字,而且每一个段落的长度都要比网络随笔文章的段落更​长。
希望你能​有耐心读完,毕竟我当初写得很用心。​
通往未来的门票
作者:和菜头
我个人很喜欢写关于未来的话题,因为你可以做出任何预测。反正如果届时预测不准,没人会记得你说了什么。但是如果碰巧对了,那你就是人人敬仰的预言家。也就是说,人们只在意自己在意的事情,答案命中目标是其中一种。既然如此,我是不是也可以这么说:关于未来的诸多猜想,体现的是人们对此时此刻生活的关注?因为人们对此时此刻有不满足,不满意的地方,所以才会设想问题都可以在未来的某一刻得到解决?以此作为基础,去想象未来的样貌?比如说一个热爱美食的人,大概永远也不会想象未来会出现吃一片就可以饱一天的营养药。反过来说,如果一个热爱美食的人对未来做出这样的预测,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说他是抛开了个人立场,带着某种中立、理性的态度去构想未来?
那我作为一名写作者,不妨以相同的方式开始我的预测:先假设未来人们不再需要阅读和写作,然后倒推我现在需要去做什么,才能在未来的世界里拥有一张门票。
人们不再需要阅读和写作,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因为现在就已经出现了端倪。整个世界为扫除文盲投入了大量金钱和人力,但是在短视频出现之后,一个文盲也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来学习,来认识世界,并不需要他先去学习掌握文字。假设目前的AI技术再稍微发展一点,把一本书浓缩成摘要,再把摘要用视频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应该是在三五年内能够看到的成果。即便是现在,即便是识文断字的人,也在用类似的方法听书,而不是读书。同样的,所有人在今天已经具备了自己出书的条件---并不需要自己亲自写,告诉AI大概要写什么内容,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讲完一遍大纲和章节要点,让AI按照自己要求的风格、文笔整理出一本书就行了。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是从学习效率的提升开始的。什么是学习?我可以极为粗略地说,那就是一个人在人类的总书库里读了多少本书,读得多,他就学得多,因为学习的行为可以理解为占据信息。当然,学习的本质是另外一件事,那是在占据信息的基础上理解信息的内部关联。如果我们单独讨论学习的行为,会发现它的效率很低,因为你需要一本接一本啃书,然后你还得想办法融会贯通。你需要让阅读量达到一定基础,你的阅读和理解速度才能提升起来。但即便如此,在多年之后你依然发现自己对浩若烟海的书海一无所知,而其中可能隐藏着对你个人发展至关重要的信息。但你既不能很快看完,也不知道哪里去找寻。
Google 曾经有一个失败的计划,它想通过扫描书籍的方式,建立人类历史上最大最全的书库。这样一来,Google 自身也就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强最聪明的搜索引擎,因为它知晓了人类知识的全量,在这个行星上没有任何一个活人能够超越。这个计划在执行到2000万本的时候,因为各个版权方的强烈反对,不得不中止。版权方不可能同意这个计划,因为这等于是在摧毁整个出版业。这件事发生在过去,现在情况发生了新的改变。
各大 AI 公司并没有宣布建立人类书库的野心勃勃计划,但是,他们在暗中把所有能找到的文本都找来,输入给 AI 模型去进行训练。这远远超出书籍的概念,一篇作文,一张记账单都可能被收录起来,送去作为学习资料。于是,Google 当年想做而没能做到的事情,在 AI 大模型这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得到了实现,而且随着 AI 模型的逻辑能力提升,甚至可能 AI 可以做得更好。这是因为:
未来的某一个 AI 大模型,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阅读完几乎所有人类文本的存在,不止如此,它也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理解所有人类文本内容的存在。更令人震惊的是,它也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阅读、理解完所有文本,同时通晓这些文本之间关系的超级存在。还记得我之前对于学习本质的定义么?AI 可能是最强的学习者,通过上述能力,它不单能检索、记忆知识,还能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无论是从学习的行为还是学习的本质来说,机器的效率会比人类强得多。未来的某一天,机器知道人类所不知道的知识是可能的,人类理解不了机器所理解的知识也是可能的,因为机器的学习效率太高。
考虑到这种可能性,读书做输入,写作做输出的传统学习方式当然有可能被 AI 教学替代。为什么要去读一本教科书呢?问 AI 就好,它可以从入门开始一直辅导你到极为深入的程度,不过是下一条指令的事情而已。而且,它给出的答案,它给出的方法是基于人类全量知识库,不是依据某一位老师教授的经验,也不是依据某一本特定的教科书或者课程表。一切都围绕你个人的水准和进度组织教学,而且可以回答几乎你所有的问题。在这个过程里,不存在一种叫书的东西,也不存在一种叫做阅读的行为,只存在人和机器之间的问答,这种问答可以是文字,可以是语音,还可以是图片或者视频交互。理论上来说,AI 完全可以教会一个文盲如何制造航天飞机。
从这个角度再来看今天的教育,你就会发现去到一个叫做学校的地方,坐在一个叫做教室的房间,几十个水准参差不齐的学生面对一位叫做老师的人,共同拿着一本叫做教材的东西,以听讲做笔记写作业做测试的方式进行的学习,可能形式远远大于内容,更不用考虑因材施教和学习效率这些概念了。即便是今天,即便是 AI 并不成熟,经常在回答问题时出现幻觉,胡编乱造一些答案,但是考虑到没有一位人类教师在耐心友善、循循善诱这两点上可以和AI相比,那么AI已经足够成为优秀的人类导师了。
所以并非是我杞人忧天,或者故作惊人,我只是不带个人感情彩色,冷静地、坦诚地根据我的观察和所知,推演了一下未来的可能性,哪怕是这个可能性对我不利。是的,因为学习效率的提升,人们在未来有可能不再阅读和写作,而是使用另外一种全新的方式和知识打交道,和世界打交道。也就是说,未来没收了我的门票。
那么,此时此刻对于我而言,找回未来的门票就是对我最为重要的事情,就像是一个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需要学习使用电脑,学习使用键盘输入一样,那是他通往未来的门票。
假设我自己有孩子,因为孩子是自我的延续,孩子拿到门票应该比我拿到更为重要。那么,我可能从现在开始,就要鼓励他学习使用电脑,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和适应如何和 AI 共同成长。有可能的话,我应该专门为孩子设计一段特别的家教指令,让 AI 扮演一位私人家庭教师,负责 7×24 小时回答孩子的任何问题。在学校教育之外,我会鼓励孩子通过 AI 进行学习,在任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之内,抛开教材,抛开课程表,让孩子自行探索到自身能力的边界。并且让这种探索变成孩子的某种本能,终身保持的学习习惯。
AI 在未来是否会替代人类这种问题我一点都不关心,我只关心自家孩子能不能掌握新工具,能不能在新工具的帮助下探索个人能力边界。未来世界里无论是人还是机器,又或者是外星水母做统治,这样的一个人是应该有一席之地的,因为这样的人在获取和处理信息上占据优势,也因为这样的人很早就适应了和机器合作,习惯了1+1>>2的产出。在一个大部分司机都还在驾驶马车的世界里,一个会开汽车的人他的未来应该不会局限于司机这一个职业,况且即便是汽车司机也能够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他的个人优势。
从更大的图景上来看,今天的一个孩子所能达到的个人教育水准受到太多外部条件的限制。教育资源是不平等的,教育机会是不平等的,即便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孩子所处的班级小群落是否友善,是否有益,这也是不可控因素。我个人认为,每一次技术进步,人类社会就会发生一次大型重置。在重置的短暂时间段里,有些资源是平等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家家户户得到一名顶级私人家教的机会,但是 AI 重置了学习,重置了教育,那么家家户户就有可能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公平地获得最好的 AI 私教---新技术普及之前,总有一段平等低价的试用机会窗口。利用短暂的机会窗口,能不能飞起来,能不能拿到门票,那就看各人的造化了。
问题是我现在没有孩子,所以不能在子代上寄托希望,那么就得靠自己去拿到门票。对于我自己,我有另外一套策略。很明显,今天的孩子们他们有大部分人生都在未来,而我不是,我的人生只有一小半在未来,我自己更为紧密地和过去而非未来相联系。相对而言,我的拿门票策略就要简单得多。有一句看似是废话的话:如果一个人此刻存在,那么他就有存在的理由。此刻,我以何种方式谋生,我以何种方式存在,一定是因为我在社会生活里拥有某种大部分人不具备的优势,无论这个优势多么微弱,也无论这个领域多么窄小。所以,对于我而言,最直接的策略就是加长个人的长板,以此保持优势。
加长长板又有两个策略。一个是利用新工具,既然出现了学习效率更高的新工具,那么就利用它增强我的长板。同样是写作,利用 AI 帮助我阅读分析提炼资料,要远比我亲自阅读效率高。同样是灵感,利用 AI 给出几十个可能的写作角度,要远比我自己去想更快更多,有些时候甚至会更好,完全超出我的期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启发。如果未来人类真的不再阅读和写作,这个过程对于几十亿人口而言会相当缓慢,那么我这点优势其实已经足够维持这段下坡路了。说句难听话,就像是一群人被熊追赶,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比跑最慢的那一个稍微快一点点就行。更何况究竟能快多少,目前来看还是未知之数。
另外一个策略就是对抗新工具。事情是这样的:假若阅读和写作的未来如此黯淡无光,注定要被机器所吞噬或者替代,那么现在可以多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是机器所无法替代的?其实这个策略不止是可以用在思考未来的时候,人生中应该定期思考与之类似的问题:是什么把我到带到今天?有什么是我能做而别人做不了的?就是说,人应该不时思考一下自己的处境,思考一下自身的存在,找出自身的独特价值来。如果根本不做类似的思考,那么问题不需要等到未来才出现,现在就会迫在眉睫,因为你可以做的事别人也可以做,不需要 AI 替代,他人就可以在现在替代你。
对抗策略看起来很困难,但是对于相对资深的人而言会更容易一些。因为有经验和技巧存在,有理解和思考存在,所以要去想什么是机器所无法替代的这种问题,资深者要比新手更容易一些。事实上,通过研究对比 AI 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会更加深入,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理解更加深入。我想,对于一名熟练的写作者而言,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并不会担忧 AI 会在想象力上击败自己,也不会担忧 AI 在表达独特个人感受和体验上击败自己,更不会担忧 AI 在系统性的创造性工作上击败自己---只要 AI 还不能成为真正的智能,不能成为真正的独立个体,那么它就无法通过类似的工作,从个体出发引起人群的共鸣。
AI 可以在五秒内给出30条可能的写作方向,但我选择其中的哪一个,AI 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理由。我一旦选定了一个,AI 即便分析过我过去所有的文章,也未必知道这篇文章我会怎么写,也不知道会如何收尾。因为我自己都不知道在写作中,我的想法,我的过往,我的性情,我的习惯,我的回忆,究竟会发生怎样的碰撞,最后得出怎样的一种化合物。它可以写得像我,但那就一望而知那不是我,因为会有很多重复出现。它也许可以复刻一个我,那么它就一定不会写得像我,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所以,我认为我会有一张未来的门票,我还认为大部分人都会有。关于 AI 在未来会关上大门的恐怖想象,在我看来有一种正面积极的作用。那就是在我们日复一日,因循守旧,不假思索过活的生活里,因此出现了一次打断,来自未来的威胁迫使人们停下来,想一想自己手头正在做的事,想一想自己的存在方式。在这个思考过程中,人会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发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以此作为基础,也才会从生活中无数纷乱的噪音里,分辨出来自未来的微弱信号。
就像是此时此刻我们分析 AI ,分析学习效率的提升,实际上我们已经暗中开始否认人作为一种生产资源的存在方式。人不天然隶属于田野工厂军队公司,在未来,地球上的这些事情也不需要堆那么多人去完成。但在我们思考这一点之前,人的确是以这样的形式存在了几千年。我们出生,我们学习,我们受训,就是为了填到各个岗位上,各处房顶下,作为一种生产资源让这个世界得以轰隆隆运转起来。那么,如果未来的人不再是一种生产资源,剥离了这套计划、任务、业绩的束缚,人回归到人本身,我们应该如何自处呢?
不需要等到未来到来,此刻就可以思考类似的问题,AI 也好,机器也罢,只是个引子。如果你是你,那么未来就一定存在着一张你的门票。如果你不是你,你认为自己是齿轮的一部分,那么机器就会替代机器。这个问题不难想清楚,所以我说大部分人都会有那张门票。人们对于未来的担忧,大多出自机器对机器的担忧。如果是以人作为本位,那么任何未来都可以欣然接受,也都必然顺利抵达,因为过去几十万年就是那么过来的。你手中有此刻的票,那么你就一定有未来的票。除非你活在此刻,心神却永远活在别处。




------


2025-01-09

坚持自己的眼光

 


昨天,一位中年男演员憨态十足,心花怒放的获奖感言在全世界网络上飞速传播。这人叫做浅野忠信,他拿下的是金球奖剧情类最佳男配角。他获奖感言的第一句话让我唏嘘不已:大家可能不知道我是谁,我是一名日本演员,我的名字叫做浅野忠信。
我看了也很高兴,因为在去年 9 月 17 日,我曾经对他的表演说过这样一段话:
「《幕府将军》横扫艾美奖,但是我个人认为浅野忠信在剧中的表现比真田广之更好,演技更精彩。浅野忠信才是演活了那种在各种实力交错之间左右逢源的狡诈领主,是剧中最为鲜活的角色,崖边斩首的一场戏里,眼神简直绝了,真实自我的显露,非常棒!」

浅野忠信是很好的演员,我见他演出过太多次配角,当过太多次绿叶。每次做配角的时候,他都会花心思去塑造自己的角色,努力做出一点不一样来。这次在《幕府将军》里,他的演技如此出众,以至于我越过一干男女主角,把目光聚焦在他身上,感觉他这个角色的命运才是我追完整部剧的原因。如今,金球奖也肯定了他的努力,我就觉得自己的眼光还可以。
也是在本届金球奖上,朱迪·福斯特凭借自己在《真探·4》中的表演,获得了限定剧/选剧集/电视电影类最佳女主角。这也让我很高兴,毕竟我和她合作过电影《沉默的羔羊》,有一种特别的缘分---好吧,严肃一点吧:在去年9 月 16 日,我看完《真探·4》 之后去到豆瓣,想看看人们对它的评价。
看完评价之后,我勃然大怒,当场毫不犹豫给它打了五星。连一个字的评价我都没有写,因为我觉得没有什么沟通的必要,我只需要用五星表明我的态度就好。朱迪·福斯特在剧中的表演可以说是达到了铅华尽洗,炉火纯青,非常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极为复杂和矛盾的女警长。什么悬疑剧情,什么女性主义,我一点都不关心,更不关心基于这些意识形态上的争论。我只关心这个角色,关心她身上那种人生抵达精疲力竭阶段之后依然可以迸发出来的近乎于蛮横的生命力,这一点非常动人,大概也只有朱迪·福斯特能够做到,也只有她能处理那种人性的复杂,表现出那种千疮百孔又屹立不倒的人物。
现在,浅野忠信和朱迪·福斯特获奖,​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的孤立状态。因为类似我这样的人如今应该是少数,网上的人一谈到《幕府将军》​,就要谈什么西方人猎奇视角,谈什么文化挪用,欧洲中心主义。一谈到《真探·4》 就是什么为奖打拳,政治正确先行​,导演夹带私货......我觉得他们都比我懂得多,都聊得比我深刻,而我就比较过时和浅薄,喜欢讨论一下故事和人物,觉得故事好,人物生动就很好,至于说导演和编剧,他们大可以表达任何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我甚至也不反对他们为了出名为了得奖而做的所有折腾​---我又不是他们的德育主任。
金球奖和我的个人​喜好相重合,我当然觉得很高兴。除了上述的剧集和演员之外,还有他们对《驯鹿宝贝》的肯定,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看重戏剧本身​,看重人物​塑造。当然,我也想过,如果金球奖并没有颁发给我喜欢和在意的演员、剧集又怎么办?​那我还是准备坚持一下自己的眼光,就算是只有我一个人也是如此。
因为时至今日,我想我不大可能为了背诵正确答案而违心地放弃自己在意的东西。无论是进步主义的政治正确,还是反政治正确的保守主义,​它们都提供自己的正确答案,并且希望更多人赞同他们给出的答案。我不喜欢这样,它们不单在试图告诉人们什么是正确的,而且还在努力控制人们的​视角,教育人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去看。就像是今天的网络上,人们总能看出「资本控制」,看出「阶级斗争」,看出「共济会阴谋」​一样,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这个​视角去看。
我对此没有多少兴趣,我更习惯于用自己的眼光去看。看浅野忠信如此,看朱迪·福斯特​也是如此。他们的工作中有我在意的东西,我去看​做得最好最精彩的那些演员,这对于我而言就足够了。这样一来,我可能不那么正确,可能不那么进步,还可能「登」味十足,「爹」​气外溢。但这没什么的,​我对自己起码是诚实的。更何况我终于来到了这样的年纪,终于可以不用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评判,​可以安心做自己。
今天,​是一个高兴的我自己。


------


2025-01-08

匮乏的印记

          


收你十个鸡蛋,当场要还你两捆葱,这是许多老人家会做的事情。他们不大会心安理得地收下来,必须要当场还礼。我不认为这是什么错处,那是匮乏时代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记。
在他们经历的匮乏时代里,送出去一份礼物,自己家就真的会少一部分物资,而且绝对不是生活里可有可无的东西。送出去十个鸡蛋,自己家里也许半个月就真的没有鸡蛋可以吃,所以没有人可以心安理得,必须要当场回礼,必须要保持物资上的平衡。比如说虽然半个月没有了鸡蛋吃,但是多出来一个月的大葱。
匮乏时代远去了,但是留在身上的印记却不会同步消失。当场还礼,囤积成癖,热爱剩饭剩菜,香蕉从烂的开始吃,鸡腿鱼身留给小孩子、老人然后是男丁......这都是匮乏时代对人的影响。与之对应的心理也很明确:不能占人便宜、不能浪费东西、万一有需要的时候呢。
不能说这些心理是错的,但的确不再合乎时宜。匮乏时代培养起来的惜物惜福习惯本身是好的,它是为了人能更好地生活。目的是生活,而不是这些节省、珍惜的手段本身。只不过人在这种过程中,很容易把手段当做了目的本身,于是在富足之后,依然保留着原来的习惯。
结果家里人永远有吃不完的剩饭剩菜,再大的房子再多的柜子都放不下那些古老的零碎,餐桌上永远规定了一道菜应该怎么分,分给谁吃。然后还不能说,说了就会伤心,因为这是自己为了家人而吃剩饭剩菜,为家人而节省节约,为家人而储藏各种东西免得要用的时候找不到,这一切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却不能得到理解。
实际上,任何一种强烈的意愿无论初衷如何,都有可能把事情引向反面。匮乏引发对物质的重视,物质的重要性就会超过人。习惯于围绕物质而安排生活里的一切,永远用节省和珍惜作为安排的主题,就有可能在无意识之间引发出贪吝。
比如说剩饭剩菜热了一顿又一顿,说是为了节省,但是大家一不是少了这顿饭就会饿肚子;二是明明可以有更多选择,代价也不高;三是反复加热之后亚硝酸之类物质带来的潜在损伤和风险,要比省一顿饭钱所带来的那点利益完全不成正比。从这个角度再去看,这种反复吃的坚持,就是对那点剩菜剩饭的贪吝,物比人重要。
同样的,那些囤积成山的古旧物资,经年累月堆放在那里,从来没有使用的机会。与此同时,这个世界上还存在贫苦的人,这些物资对于他们而言可以解决燃眉之急,可以立即改善生活条件。然而,经历了匮乏人走到了富足的一天,却并不愿意捐赠或者分享这些物资,甚至都不肯卖给废品回收站,不让它们流动起来,宁可让它们占据着几万十几万一平米的宝贵空间,为了永远不会到来的「有需要的那一天」,这不是贪吝还是什么呢?
贪吝会对人造成影响,它把个人的价值坐标往物的一方移动。于是,美好情感、人际关系这些属于人的部分变得没有那么重要,打包比聚餐本身重要,酒瓶比饮酒重要,方便面比旅行和风景重要。与此同时,也就不存在什么人和人之间的温情,一切都要折算成价格,一切都要做预算平衡,然后宣称我不占人便宜,别人也别占我便宜。
忍受多年,节省多年,为的是有天过上美好生活。美好生活终于到来了,人却因为贪吝并没有享受到什么美好。匮乏只是在时间上消失了,但是换了一种形态,以贪吝的形式继续把人困在无所不在的匮乏里。我不赞同「没苦硬吃」的说法,不存在这种故意,有的只是人被困住但是没有觉察,有的只是人处于不自由的状态。
在我看来,无知、贫困和匮乏是人生中最粗大的三条锁链,不单是对人的前途影响巨大,它们对心灵的伤害和束缚更为严重。这不单纯是从匮乏时代走过的老人家独有的问题,房奴在还完贷款之后未必能从还贷的生活里走出来,孩奴在孩子离家上大学之后未必能从供养的生活里走出来。体验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内心安定富足的能力,并没有随着环境和条件改变而一并改变。
在一个理想的社会里,我认为最好能做到有人能慷慨赠予,也有人能够安然接受。彼此能感受到的是情谊,而不是专注于价格标签。在无尽的赠予和接受之间,从物的束缚里解脱出来,想明白是物服务于人,而不是人服务于物。是人去过生活,而不是人去服务于生活。这样的话,贪吝也一并得以治愈,人心就可以从束缚中得到解脱。


------


2025-01-07

道歉要快,答谢要慢

 


有读者问我,怎样才​是最好的道歉时机?说是一直在热身,但始终下不定决心向对方「低头」​。

这个问题问我可能没什么用,因为我早就过了那个阶段,我现在的原则是有歉当场就道了,​绝不过夜。​道歉要快,这就是我的态度。在留言区,有时候我因为理解错误,或者过度自信,结果​错怼了读者。我的做法是立即道歉,有时候还要把留言置顶​,​让更多人看到。

站在我的角度,我有更为充分的理由不能向网上的一位陌生人「低头」,我也有足够的语言技巧可以把问题搅得天翻地覆,反正大多数读者都会​无条件站在我那一边。那我为什么​道歉得如此爽脆?

因为从心理上来说,因为我的过错而对他人造成了伤害,每多过一秒钟对方的​愤怒都会上升一个等级。人在一开始是会期待道歉的​,如果道歉准点到达,那么一切都好说。最可怕的是人等待到一定时间没有得到任何歉意,那么这个人就不再期待道歉,而是转向去想着报复,这就会把小矛盾变成私人恩怨,伤害就一定要用伤害来​弥补。

所以,​准点道歉都是不够的,最好提前道歉,越早越好。

至于说自己的面子,或者说是虚荣心,​我是这么看的:​世间最不值得投入时间精力金钱的就是这类东西,没有一次维护是成功的,​没有一次维护从长远上看是有价值的。尤其是为了面子而坚持不道歉,最后很可能连面子带里子全部都会失去,自己​会成为错误本身,也会成为错误的代价,而且​会是高价。

有歉当场就道了,对于自己而言,无论自我感觉多么难堪,​道完歉后对方表示原谅的一瞬间,事情就可以放下了。我认为这就是道歉的福利,人从此不再需要自我折磨,也无需活在后悔或者懊恼之中。问我什么是合适的道歉时机,问我究竟要不要道歉,这不是提问,这是人在受折磨。​折磨是从哪里来的呢?都是自己找的。

与此对应的,答谢要慢,类似的话我​说过不止一次。但我觉得值得多说几次,因为人们道歉的​机会少,但是需要答谢的场合多。收到他人的礼物,得到他人的帮助,受了他人的恩义,有些人坚持当场就要回报,就要答谢,​觉得不那么做就是占别人便宜。在我看来,这要比坚持不道歉还要糟糕。

人际关系不是去小超市买东西。别人送你个礼物帮你个忙,就是老板给你一瓶水,​你当场刷过去 3 块钱,大家就算是两清了。清不了的,别人帮助你,你首先得承情​。承认这是个人情,是一份情意,然后接受这一份人情,​接受这一份情意。​立即答谢,那是要两清的意思,效果​和直接打脸差不多---不承认礼物的心意,不承认得到帮助​,不承认有任何恩义的存在,大家彼此之间就是个交易,不要有任何羁绊,不要有任何因果。

「蒙此大恩,容后再报」这不是单纯的客气话,「容后再报」的意思就是承情。去年,我大学好友的​遗孀和女儿想去母校看看,但是找不到门路进去,问到我这里来。后来,经我在网上求助,许多老师校友​伸出援手,非常妥帖地解决了​参观的所有手续。接下来,我做了三件事:

1、事情结束之后,​我专门写了篇文章交代了事情的结果。我向人求助,​也得到了帮助。许多人关心这件事,那么我就有义务报告一下后续​进展和结果。许多人不是这样,​他们让事情敞着口。求助的时候微信都震麻了,​得到了帮助从此就沉默。无论用没有用到别人的帮助,既然当初开口问了,最后总得给人个交代,表示一下感谢​,别人的善意得到了结果,事情才算是完结。

2、我很明确地表示,这是「谢谢各位帮了我一个忙」​,不是「谢谢各位帮了她们一个忙」。一旦说了后面一句话,​将来就没人愿意再帮我任何忙,因为我背上立即会插上两面旗,一面写「鸡」,一面写「贼」​,脚下踩着道德的云,​飘在所有人的脑袋上。

3、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才去答谢​提供帮助的人。而且不是以答谢作为理由,只是表示​节日问候。如果我当时就答谢了,​什么意思呢?我用谢礼和他们换​门票?大家钱货两讫​,以后谁也别再找谁?而节日问候是因为不想让对方尴尬,感觉自己的帮助不是那么纯粹。

这就是我的​个人做法。道歉要从重从快,​这样对方才会从不痛快变成痛快。道个歉还要分步骤,讲策略,那就是自找麻烦,每过一分钟都会让你的歉意贬值​一大截。迟到的道歉就和迟到的正义一样,​是一种羞辱。

答谢要慢要审慎,要考虑对方​的想法,要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不好把人际关系变成生意或者是借贷,除非你的确不想承这份情,那么当场还礼就算是​含蓄地拒人于千里之外。

现代人的习惯刚好相反​,道歉的时候很慢,很审慎,开口索要帮助的时候很快,很频繁,得到帮助之后答谢更快,​更干脆。总体上来说,给人一种不值得打交道的感觉,​一切都是一笔交易货到付款的感觉。不过,如果现在人人都如此,也是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主打一个短平快,主打一个不粘锅,​也不是不可以,反正人间是​所有人的人间。



------



2025-01-06

网络吵架的真相

 


网上的奇葩言论很多,最近我看到一条宣称说一个人瑜伽做得越多,身体器官就​会越坏。

说这话的人是个台湾医生,自称是「结构中医」,什么意思我完全不懂,​感觉很厉害的样子。根据这个人的说法,他是通过「临床发现」,找自己看病​很多病家都是自身瑜伽教练或者瑜伽练习者,问题都很大。至于说病理,他解释说,皮肤是身体最大的器官,无论怎么锻炼都不能把皮肤松解开来,那么伴随着瑜伽的动作,身体和内脏就会被不断循环着拉扯......

说完意犹未尽,又补了一刀:健身的就更糟糕了,骨架都是错位的。

看到这条发言​之后,我忍不住就想留言调戏一下。结果才点开留言区,​发现已经有无数网友疯狂嘲讽了几十楼。有位医生留言说​:这不会是反串吧?健身动作正确、身体健康的人不会去看医生,用这种方式论证大部分做什么运动的人最后身体就会怎么样​未免也太过反智。

也有网友指出,​这会不会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大部分因健身而健康的人不去看医生,但是这一部分人「结构中医」没看到。​还有网友直接问:临床是临你自己的床吗?

看完我感觉很沮丧,留言太多,​已经完全没有了我的个人发挥空间。但同时我又觉得很振奋,因为虽然说网上的奇葩层出不穷,但是心智正常,可以一针见血点出问题所在的网友也不在少数,所以网络世界还是能维持着一种大体上的动态平衡。网友把两边的话都看一看,对自己的思考​也能大有帮助。

当然,「结构中医」师也没有放弃,​继续在留言区和网友辩论,继续论证他的皮肤理论。同时他也并不孤单,因为不断有网友加入进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他的话是对的​,瑜伽或者健身戕害了自己的身体。

网络上的架​就是这么吵起来的。

我个人相信那位医师是个诚实的人,他应该有真实的临床经验,他也应该有大量的真实病例,​并且他也做了很认真的思考,试图找出问题的答案。问题在哪里?问题在于他的思维方式没有经过训练,比如说统计学方面的训练,没有培养起对统计样本的敏感,大概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幸存者偏差」​一类的理论。他相信眼见为实,但是很难想到自己所​见到的本身就可能有问题。​这样的人当然是幸福而自信的,因为他们从来不会怀疑自己。

网上数量最多的一群人​都类似于这位医师。比如说前几年网上惊呼​:​如今的出轨率太高。他们的证据是一条新闻,某地做亲子鉴定的机构统计显示,结果中有 30% 的孩子并非​是丈夫亲生。于是,就顺理成章地推导为婚姻中 30% 的太太都会出轨。

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件事​:动念去做亲子鉴定的人是​一群特定的人。绝大部分丈夫没事绝对不会想着去做一次亲子鉴定​,这对于妻子和孩子的伤害都非常大,对婚姻家庭的伤害也非常大。​一定是有什么特别的缘故,才让他们坚定地要求去做鉴定。两口子生了个黑孩子,那当然要去​鉴定一下。丈夫外地工作一年半,回来发现家里在办满月酒,​那肯定也要去鉴定一下。丈夫发现孩子长到 4 岁,和隔壁老王越来越像,那​说不得也是要去鉴定一下。

所以,不是 30% 的太太都出轨,而是自我感觉头顶发绿的那些丈夫们,有 30% 最后证实感觉正确,而剩下的 70% 需要下跪道歉、缴纳罚金以及长期睡​沙发。

当然,即便把道理这么掰开了揉碎了说,也会有网友跳出来用亲身经历证实​,他的小区不止 30%​ 的太太出轨。甚至还会有天才跳出来说 DNA 检测就是骗人的,结果显示别说是他自己,孩子和他老婆之间都没有​血缘关系。

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异​可能就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对应着认知上的差异。​所有人都根据自己的认知,推导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结论来,并且相信自己的认知没有​问题,于是就会有争吵​。就像是关于瑜伽是否有害内脏一类的话题,​人们总是有得吵。

以前我很乐观,觉得通过这种争吵,真理越辩越明,人们能够从中​学习和思考,提升自己的​认知。现在我变得比较悲观,因为我发现类似的争吵只会强化​各方自己的观点。别说什么瑜伽是否危害内脏了,现在是 2025 年,「地平说」​依然是全世界各地网络上的显学,并不因为网络提速,科普内容的传播​而遭受多大的打击。

这也​让我改变了习惯。我曾经乐意和网友交流,如今看到三句话里有一句不对头,​我就想立即撤离,没有任何继续对话的欲望。因为说下去就要吵架,​但是这种吵毫无意义。问题不在争吵的论点上,而在于产生论点后面的一整套认知​。大家非亲非故,我为什么要花时间帮人一点点厘清?我自己又为什么要每一次遇见类似的分歧,就要对自己进行一次完整自检,查看是不是哪里出了纰漏​?

现在每当有人问我​:​你就不说点什么吗?​我的回答都是:人家高兴就好。​就这样,我慢慢变成了一个儒雅随和的人。




------


近期热门博文